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28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地转条件下的浪致辐射应力
孙孚, 魏永亮, 吴克俭
2006, 28(6): 1-4.
摘要:
首先将Longuet-Higgins提出的海浪辐射应力拓广为自海面至任意深度的单位面积铅直水柱承受的海浪辐射应力,并在此基础上首次给出地转条件下单位水体承受的海浪辐射应力计算式.最后给出单位水体承受的浪致作用力,为在海流数值模拟中便利的考虑海浪对流的驱动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
1980~1999年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盐度年际变化同化数据分析
李海洋, 谢强, 王东晓
2006, 28(6): 5-11.
摘要:
通过统计方法利用一套海洋同化数据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的盐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次表层盐度的年际变化与ENSO相关,且次表层盐度信号区域呈东西方向“跷跷板”的分布.对影响这些次表层的盐度信号区域平均的纬向平流、经向平流、垂直运动和淡水通量异常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影响表层盐度年际变化模态的影响因素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纬向平流的异常对表层盐度的异常变化影响较大,而对次表层盐度异常有较大影响的是海水的垂直运动异常.
渤海对辽东半岛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朱晶, 寿绍文
2006, 28(6): 12-20.
摘要:
运用MM5V3.5模式成功模拟了辽东半岛2004年8月3日的大暴雨过程,并模拟出了产生大暴雨的中尺度低压.敏感性试验比较了渤海、沙漠、城市和地形高度产生的地面温度、湿度、不同高度的水平风速、垂直速度的变化,研究了不同下垫面造成的边界层结构特征和局地环流,揭示出渤海和辽东半岛地形使降水大幅度增强.湿位涡诊断分析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低层强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条件下发生的,改变渤海地表和降低辽东半岛地形高度都使低层不稳定减弱.
渤海生态动力过程的模型研究Ⅰ.模型描述
刘浩, 尹宝树
2006, 28(6): 21-31.
摘要:
建立了一个NPZD类型的生物化学模型,并将其与原始方程海流模型(POM)、太阳辐射模型和河流输入模型耦合再现渤海的生态动力过程.模拟的初级生产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此外,该文还首次全方位地检验了渤海f-ratio的特征,通过与莱州湾的实测值比较,模拟结果也显示了相当的准确度.另外,该文在分析f-ratio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还揭示硝酸盐和铵盐对渤海浮游植物生长的相对贡献率.
利用SeaWiFS资料反演我国海域气溶胶粒子密度分布
郝增周, 潘德炉, 孙照渤, 龚芳
2006, 28(6): 32-38.
摘要:
在卫星数据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的基础上,讨论了二次反演大气柱中气溶胶粒子密度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利用多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提取大气柱中气溶胶粒子密度是可行的,并指出能否准确确定多波段气溶胶光学厚度会直接影响粒子密度的反演结果.定义并分析了气溶胶粒子消光体积权重系数随粒子半径的变化,表明从气溶胶光学厚度中反演大气柱中气溶胶积聚模态和粗模态粒子密度的结果是可信的.利用SeaWiF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运用蒙特卡罗法反演了2002年我国海域上空大气柱中积聚模态和粗模态气溶胶粒子密度,结果表明,积聚模态粒子密度比粗模态的高2~3个量级,它们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我国近岸海域大气柱中气溶胶粒子密度高于离岸海域的;春季气溶胶粒子密度高于其他季节的,特别在黄海、东海海区是如此.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合成的模拟实验研究
陈敏, 曹志敏, 业渝光, 刘昌岭
2006, 28(6): 39-43.
摘要:
为了研究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制了一套天然气水合物实验装置和一套实验流程.利用这套实验装置,在天然海水-甲烷体系中合成天然气水合物.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振动、过滤方式等对天然气水合物合成实验结果的影响.
南海深海盆表层沉积物氮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学功能
郑国侠, 宋金明, 孙云明, 戴纪翠
2006, 28(6): 44-52.
摘要:
研究了南海深海盆区域(南沙海槽西南部)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功能.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不同.其中,氧化还原转化态的氮(SOEF-N)含量最高,平均为68.3μg/g,占总氮(TN)的7.08%;弱酸转化态氮(WAEF-N)含量最小,仅占总氮(TN)的1.09%.离子交换态(IEF-N),WAEF-N,S OEF-N及TN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相似性:均由海槽东西两侧向中央递增,并在槽底呈高含量分布;SAEF-N(强碱转化态)分布则与该趋势相反.IEF-N,SAEF-N和SOEF-N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OC)控制;而WAEF-N则与碳酸盐(CaCO3)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N与OC不具有显著意义的相关,间接说明二者来源的不同.同时,各形态氮的分布还与沉积物粒度类型密切联系.此外,研究区域内由沉积物提供的氮源很大程度上补偿了浮游植物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消耗,对维持该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起到一定作用.其中,IEF-N和SOEF-N的释放对浮游植物生长及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较为显著.
普通黑烟囱热液系统及巨羽流形成的基本数学模型
刘珑龙, 翟世奎
2006, 28(6): 53-60.
摘要:
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状模型来模拟普通黑烟囱体的热液循环系统,分别用达西方程、湍流方程、Ergun方程和“浮压力差”方程来描述热液循环不同关键环节处的动力学系统,用一个温度场的对流-扩散方程来描述反应区的热能交换及系统的温度变化规律.在联立几个方程并用有效的数值算法及Matlab语言编程求解后,得出了系统中温度、压力及物质流速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对黑烟囱体内部的动态热平衡和压力平衡进行了分析.在普通黑烟囱体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巨型羽状流(巨羽流)生成的数学模型.选择胡安·德富卡(Juan de Fuca)洋脊热液喷口对巨羽流的形成进行了模拟,其结果与Baker根据实测数据估算的近似值吻合很好.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巨羽状流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及主要参数对巨羽流生成周期、温度和最大物质流速等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巨羽流系统可以由普通黑烟囱系统发展演化而成,其实际过程是普通黑烟囱流系统活动所形成的热液沉积在一定程度上会堵塞热液喷溢通道(相当于形成盖层),造成热液在海底之下积蓄和升温,从而导致浮压力差增大,经过2~3 a(浮压力差达到盖层破裂极限值)则可形成巨羽流系统,巨羽流产生时的热源温度必须超过500℃,喷出热液的最高温度为413℃左右(与实际观测到的海底热液的最高温度一致).当反应区热源温度增大时,产生巨羽流的临界时间明显变短(可能不到1 a),而临界温度(巨羽流生成时的温度)及巨羽流的最大物质流速几乎不随其变化;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巨羽流的最大物质流速也随之增大,但其增速随渗透率的进一步增大而变缓,并逐渐趋向一个相当于下渗流无摩擦阻力时的极限稳定值.
北冰洋西部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陈志华, 石学法, 蔡德陵, 韩贻兵, 杨作升
2006, 28(6): 61-71.
摘要:
通过对楚科奇海及邻近的北冰洋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含量(δ13C)、氮同位素含量(δ15N)及生物成因SiO2(BSiO2)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海源和陆源有机质的分布受海区环流结构和营养盐结构所制约.楚科奇海中西部和楚科奇海台受太平洋富营养盐海水的影响,海洋生产力高,沉积物中海源有机质和BSiO2含量高;靠阿拉斯加一侧海域海水的营养盐含量和生产力都偏低,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比重增加;在研究区北部和东北部的楚科奇高地和加拿大海盆,冰封时间较长,营养盐供应少,海洋生产力低,但来自马更些河和阿拉斯加北部的陆源有机质增多,沉积物中BSiO2含量小于5%,海源有机质百分含量小于40%.由于亚北极太平洋水通过楚科奇海向北冰洋海盆输送,研究区营养盐池表现为开放系统,营养盐的利用率与它的供应成反比,与海洋生产力成反比.
冰后期珠江三角洲沉积物通量的初步研究
何志刚, 吴超羽, 莫文渊, 唐兆民
2006, 28(6): 72-77.
摘要:
从珠江三角洲283个钻孔资料中识别出了冰后期海侵旋回底界面,从269个钻孔中识别出了最大海侵面,记录了它们的埋深值,并由此计算了冰后期及其海侵和海退期间的沉积物总量,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在冰后期及其海侵和海退期间的沉积物总量分别为114.09,36.70,77.39Gt.海退期沉积量大于海侵期.以现今珠江输沙量的约84%沉积在三角洲范围内计算得到冰后期珠江年均输沙量约为9.91Mt,6000a以来的年均输沙量约为15.35Mt.
江苏中部海岸全新世中期温暖期风暴潮频率的研究
柏春广, 王建, 徐永辉
2006, 28(6): 78-85.
摘要:
通过对采集于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镇的三个柱状沉积剖面(W,M,E)的岩性特征及其对比关系的分析、沉积物14C年代的测定以及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磁化率特征的分析,结合有孔虫和颗石藻的分析结果,判定研究沉积层段为全新世中期的潮滩沉积.孢粉分析结果显示当时的气候较现在温暖.以潮汐层理的周期性特征为依据,对以泥为主的潮滩沉积剖面中每隔10~20cm有规律出现的一层砂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沉积特征为季节性的潮滩沉积旋回.在此基础上,观察沉积剖面中的风暴潮事件的记录状况,估算出剖面中记录的与9711号台风风暴潮强度相当的风暴潮的发生频率为二至四年一遇,而依据盐城市东台梁垛河闸多年的现代最高潮位资料,应用耿贝尔(Gum-bel)曲线拟合法计算出的9711号台风所引起的风暴潮频率为十二年一遇,即全新世中期温暖期的台风风暴潮的频率比现在大.据此推测全球变暖后台风风暴潮的频率将会增加.
砂质底质潮汐水道均衡态模拟初探
谢东风, 高抒, 汪亚平
2006, 28(6): 86-93.
摘要:
以过程模拟法探讨了发育在砂质堆积体上的潮汐水道的均衡态问题.在潮汐作用为主导、初始状况为平坦海底、底质粒度均一等条件下,利用修正的Bagnold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和沉积物连续方程,建立砂质潮汐水道均衡态的一维模型.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潮汐水道达到均衡态的时间尺度为10a以上,水道形成的早期冲刷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冲刷减缓.从水道冲刷出来的物质在水道前方形成堆积体.潮汐水道的演变受控于水动力变化和沉积物冲淤的负反馈机制,水道均衡态主要与沉积物粒径、涨落潮流速、历时、流速沿水道轴向分布的组合特征有关.流场特征决定了水道均衡态的形态;在沉积物组分均一的情况下水道均衡深度与潮流流速呈正相关;达到均衡态的时间尺度与沉积物粒径、涨落潮历时、流速的变化以及水道规模有关.沉积物临界起动流速随深度的变化对水道均衡态有较大影响.
两种石斑鱼及其杂种子代的分子鉴定
杜佳莹, 丁少雄, 王军, 王世锋, 庄轩, 尤颖哲
2006, 28(6): 94-99.
摘要:
针对在分类上存在混淆的点带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在形态学基础上,运用mtDNA Cytb基因扩增序列分析、RAPD、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对两种石斑鱼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的分化已达到种间水平,mtDNACytb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4.4%,AFLP扩增片段的遗传相似率为0.7539;(2)两种石斑鱼存在杂交现象,RAPD、AFLP的扩增谱图中均获得亲本与子代的特异性条带,父本对杂交子代的遗传影响略大于母本;(3)AFLP标记在点带和斜带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代中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可用于构建两种石斑鱼的遗传连锁图谱.研究结果将对两种石斑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及人工繁育的可续性提供重要参考.
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研究
鄢庆枇, 陈强, 马甡, 庄峙厦, 王小如
2006, 28(6): 100-105.
摘要: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的黏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经营养饥饿、热处理、抗体处理、蛋白酶及高碘酸处理后黏附作用明显下降;在8种碳水化合物的干扰下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葡萄糖、果糖、甘露糖能明显促进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中较大分子量的物质有较强的亲和力.这些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存在特异性黏附作用,这种黏附与细菌活力、其表面的蛋白类、糖类等物质以及黏液的化学组成都有密切关系.
南黄海和东海毛颚类生态特征的研究Ⅰ.数量分布的特征
戴燕玉
2006, 28(6): 106-111.
摘要:
根据国家海洋局1977年12月份至1978年11月份在黄海南部和东海(28°~34°N,120°30'~127°00'E)广大海域进行周年逐月份的12航次综合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毛颚类数量变动、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调查区毛颚类的数量以6~9月份较高,7月份为年最高值.1~4月份为年低值期,尤以4月份为最低谷.其中在数量上取主导作用的种类是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强壮箭虫(S.crassa)拿卡箭虫(S.nagae)和百陶箭虫(S.bedoti)等种类.在平面分布上,长江口以北毛颚类数量一般高于长江口以南的海域,在南黄海,除夏季外,其他季节均有出现高值.在东海高密集区一般出现在不同水系交汇区,尤其在长江冲淡水、沿岸水和外海高温高盐水交汇的锋面最为密集.这对于不同水系在研究区内运动和消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螅水母纲新种和新记录记述
许振祖, 黄加祺, 刘光兴
2006, 28(6): 112-118.
摘要: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螅水母纲有49种,隶属于26科,34属,其中有2个新种:瓣高手水母(Bougainvillia lamellata n.sp.)、单管玛拉水母(Malagazzia monocanalis n.sp.)和2种我国新记录:橙黄高手水母(Bougainvillia aurantiaca Bouillon,1980)、玫瑰太阳水母[Solmaris rhodolma(Brandt,1838)],此外,我国记载的束状高手水母[Bougainvillia ramosa(van Beneden,1844)]订正为鳞茎高手水母(B.muscus(Allman,1863)).
4种石斑鱼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尹绍武, 黄海, 廖经球, 张本, 陈国华
2006, 28(6): 119-126.
摘要:
采用25个引物,对海南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广东养殖的斜带石斑鱼、南海西沙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UPGMA法对4种石斑鱼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58.07%和55.65%,平均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1793和0.1622,表明南海野生石斑鱼遗传变异水平较高,种质资源状况良好;而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偏低,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49.70%和40.38%,平均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1349和0.1135,表明石斑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应及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2)4种石斑鱼种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表明,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遗传距离最近(D=0.2570);鲑点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遗传距离次之(D=0.5146);斜带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的亲缘关系最远(D=0.5810).(3)在8个引物中,有区分4种石斑鱼的特异性片段,可用于这些石斑鱼的鉴定.
用双特异探针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微型原甲藻
蔡青松, 李荣秀, 甄毓, 米铁柱, 于志刚
2006, 28(6): 127-133.
摘要:
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和小亚基RNA分别设计了大亚基探针(LSU probe)和小亚基探针(SSU probe),发展了对微型原甲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双特异探针技术.分析数据表明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RNA的LSU probe能够特异地将微型原甲藻和其他7种微藻分开,而且检测信号的强弱在一定的范围内与细胞数呈线性关系;由于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小亚基的SSU probe探针由于与具齿原甲藻存在核酸序列一致性,该探针与具齿原甲藻有严重的交叉反应,但未发现与海洋原甲藻和其他藻的交叉反应.另外,研究还优化了破碎微型原甲藻细胞所需的超声时间以及获得探针的特异性所需的S1酶反应温度.本研究为实现对微型原甲藻海水样品的快速准确监测奠定了基础.
嘉庚蛸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尤仲杰, 焦海峰
2006, 28(6): 134-138.
摘要:
研究了嘉庚蛸个体生殖力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各个体征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嘉庚蛸个体绝对生殖力r,r/L(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之比),r/W(绝对生殖力与湿的质量之比),r/V(绝对生殖力/体积)均服从正态分布;个体生殖力rr/W与多数体征指标呈幂函数关系,r与胴长、性腺重和第一对腕长分别以“S”曲线、线性和二次曲线拟合最优,r/W与肝重和性腺重均以三次曲线拟合最优,r/L与各指标均不相关,而r/V与各体征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复杂.还进一步构造出了个体生殖力与各指标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r随着胴宽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饵料粒度对玉筋鱼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的影响
刘勇, 孙耀, 唐启升
2006, 28(6): 139-143.
摘要:
在实验室大型玻璃钢水槽中,流水条件下投喂两种不同颗粒大小的卤虫,采用Eggers模型比较了黄海、渤海主要中上层小型鱼类玉筋鱼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表明:投喂颗粒小的幼体卤虫的排空率比投喂颗粒大的成体卤虫的大,分别为0.2136,0.1887.摄食小颗粒幼体卤虫的玉筋鱼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分别为22.53g/(100g·d)(湿质量)或60.14kJ/(100g·d),3.63g/(100g·d)(湿质量)或14.86kJ/(100g·d),16.12%(以湿质量计)或24.70%(以能量计);而摄食大颗粒成体卤虫的玉筋鱼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生态转换效率分别为27.54g/(100g·d)(湿质量)或51.69kJ/(100g·d),4.77g/(100g·d)(湿质量)或19.50(kJ/100g·d),17.31%(以湿质量计)或37.69%(以能量计).摄食成体卤虫的湿重比摄食幼体卤虫的多,而摄食幼体卤虫所含能量比成体卤虫的高;从玉筋鱼的生长情况来看,成体卤虫投喂的效果明显优于幼体卤虫,不管是用湿重还是用能含量来表示,摄食成体卤虫的生长都比摄食幼体的快,摄食成体的生态转化效率也都比摄食幼体的要高.
波生流对海岸污染物输移的影响
金红, 邹志利, 邱大洪, 孙鹤泉, 任春平
2006, 28(6): 144-150.
摘要: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海岸波浪作用下污染物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质量输移流、沿岸流、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及破波带内旋涡运动等海岸水动力因素的影响.实验中坡度分别取为1:100和1:40,实验中采用CCD摄像机记录墨水的运动轨迹,同步测量流体质点速度以及波面升高.实验表明,在破碎带外污染物主要受波浪非线性引起的质量输移流的影响;在破碎带内主要受沿岸流的影响,同时还受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及大尺度旋涡运动的影响.
一种改进的随机起伏海面的仿真方法
黄兴忠, 熊惠芳, 李彦佐
2006, 28(6): 151-157.
摘要:
根据线性滤波器模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高阶滤波器的随机起伏海面仿真方法.利用Pierson的半经验海浪谱模型,得到了各种不同风速条件下海面随机起伏的仿真结果,并且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结果表明,利用高阶滤波器方法能更加准确地仿真不同风速下的实际海面、更好地再现随机起伏海面的海浪谱特征.这一方法的提出为海浪的物理模拟实验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值计算方法,也为研究目标与海面共存条件下高频地波雷达信号的回波特性提供了更好的数值仿真平台.
研究报道
基于光谱阈值法和分裂合并聚类算法的“HY-1A”CCD云检测算法和应用
王瑞富, 孙凌, 张杰, 宋平舰
2006, 28(6): 158-163.
摘要:
“海洋1号A”卫星(简称“HY-1A”)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它搭载了水色扫描仪和CCD成像仪,其中CCD成像仪主要应用于海岸带地区.为了对海岸带地区进行准确的信息提取和分析,必须去除云的影响和干扰,因此本文针对“HY-1A”CCD数据的特点,对云检测算法进行了评估、遴选和改造,实现了业务化应用,这也是“HY-1A”卫星CCD成像仪海岸带应用示范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云检测的方法众多,主要可以分为可见光/红外阈值法和聚类法两种,每种方法还可以辅以空间均匀性判识.
粤东柘林湾表层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
黄宏, 董巧香, 黄长江
2006, 28(6): 164-168.
摘要:
近岸海域是绝大数污染物的最终归宿,其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环境问题的焦点之一[1~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河口湾、港湾、近岸海域等海洋环境中PAHs的含量、组成、分布、归趋及来源等做了大量的调查[4~15].比如,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对珠三角水域和厦门大学对厦门港一带均做了大量的工作,结果发现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PAHs总量在珠江口达到156~9220 ng/g,闽江口为175~817ng/g,厦门西港则在196~675 ng/g之间,证明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河口及港湾沉积物中的PAHs污染已经达到中等水平[13~15].
华贵栉孔扇贝→中国龙虾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传递与代谢研究
江天久, 徐轶肖
2006, 28(6): 169-175.
摘要: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是目前已知的赤潮生物毒素中,发生次数最频繁、对人类影响最严重的一种[1].以往的监测数据表明,PSP可以沿食物网进行传递、积累和代谢,结果不仅使直接营滤食生活的贝类、草食性鱼类等含毒,而且可能使更高营养级的生物染毒,如常见的水产甲壳类,甚至包括一些海洋哺乳动物[2,3].总的来说,国内对PSP在生物体内的传递和代谢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报道主要见于近5年,内容基本集中在实验室条件下PSP沿藻类→贝类体内的积累、转化与排出[4~6].而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要更深入且涉及的范围亦更广.
不同地理种群大黄鱼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
王德祥, 苏永全, 王世锋, 王军
2006, 28(6): 176-178.
摘要: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eani-dae),黄鱼属(Pseudosciaena),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近年来,经过长期的人工繁育和人工养殖,大黄鱼的性状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个体小型化,性成熟提前,抗病力下降等.目前有关大黄鱼遗传背景的研究还十分缺乏,相关的研究仅见于国内学者对养殖、野生大黄鱼的染色体核型、同工酶酶谱、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的研究[1~7],这些研究多是针对我国沿海3个大黄鱼地理种群之一的闽粤东族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