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41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目录
2019年41卷4期目录
2019, 41(4): .
摘要:
2019年41卷4期封面
2019, 41(4): .
摘要:
《海洋学报》作者投稿须知
2019, 41(4): .
摘要:
2019年第4期整期打包下载
2019, 41(4): .
摘要:
综述
全球变暖“停滞”研究综述
刘珊, 陈幸荣, 蔡怡
2019, 41(4): 1-1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01
摘要:
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自提出以来,备受关注,是近来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全球变暖停滞主要表现为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在1998-2012年增温速率明显偏低。除此之外,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在归因分析方面,很多科学家认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的可能因素还有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和南极底层水的改变等。然而,由于观测资料在时间一致性和空间覆盖区域等方面存在偏差,从而为全球变暖停滞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但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发生改变,导致深层海洋吸收热量增多是众多科学家的共识。尝试解答变...
论文
长江口盐度梯度下不同形态碳的分布、来源与混合行为
叶君, 姚鹏, 徐亚宏, 王金鹏, 赵彬
2019, 41(4): 15-26.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02
摘要:
河口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通过测定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度(δ13CDIC),溶解有机碳(DOC),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颗粒有机碳(POC)及其稳定同位素丰度(δ13CPOC)与元素比值(N/C)及相关指标,研究了2014年7月长江口盐度梯度下不同形态碳的分布、来源和混合行为。结果表明,DIC浓度、DOC浓度、POC含量分别为1 583.2~1 739.6 μmol/L,128.4~369.4 μmol/L和51.2~530.8 μmol/L,这些不同...
钦州湾河流沉积物中镭的解吸行为
罗浩, 李林蔚, 王锦龙, 钟强强, 杜金洲
2019, 41(4): 27-4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03
摘要:
放射性镭同位素在海底地下水排放(SGD)等海洋物质变化过程的研究中具有优良的示踪作用,估算SGD通量时需要计算河流悬浮颗粒物的解吸通量。因此,对河流沉积物/悬浮颗粒物中镭同位素解吸行为的研究不可或缺,而目前对于粒度较小范围内镭同位素的解吸特征及其机理的研究依然不足。本文选用钦州湾河流沉积物,通过室内实验探究粒度和盐度对沉积物中镭同位素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沉积物平均粒径0.9~136.0 μm范围内,随着粒径增大,沉积物中镭同位素在海水(盐度为33.9)中解吸活度逐渐减小,且变化趋势也逐渐...
空间互相关方法在分析海底沙波迁移规律中的应用
甘雨, 马小川, 阎军
2019, 41(4): 42-52.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04
摘要:
海底沙波具有显著的活动性并能够对海底工程设施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对海底沙波活动性的评估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仍利用平面剖面对比来分析海底沙波的迁移特征。然而,该方法难以全面高效地获取海底沙波二维平面迁移矢量。本文基于2007年和2009年的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数据,详细阐述了空间互相关方法在分析北部湾东南海域海底沙波迁移规律中的应用过程。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海底沙波的活动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空间互相关算法中不同参数的选取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空间互相关分析方法...
陆架环流作用下的北黄海中北部细颗粒物质输运
石勇, 高建华, 刘强, 艾乔, 盛辉, 汪亚平, 李军, 白凤龙
2019, 41(4): 53-6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05
摘要:
海洋泥质沉积是流域、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对该粒级物质的系统研究,是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为此,采集北黄海中北部表层沉积物80件,经室内筛分处理,并对细颗粒组分(<63 μm)进行了稀土元素(REE)测试。结果显示REE的含量及分布模式在长山列岛东西两侧差异显著:东侧物质明显富集REE,尤其轻稀土元素(LREE),Eu元素则明显缺失,指示了受鸭绿江的显著控制;长山列岛以西,REE除含量降低外,分布模式也变平缓。造影剂马根维显(Gd-DTPA)在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大量使用...
基于灰色系统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丰度预测模型的构建
王言丰, 陈新军, 陈芃, 余景
2019, 41(4): 64-7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06
摘要: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西南大西洋鱿钓渔业的主要作业鱼种,对资源丰度进行准确的预测可指导企业合理安排渔业生产。因此,本研究根据2000-2016年我国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的生产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为阿根廷滑柔鱼资源丰度的指标,利用灰色绝对关联分析和灰色预测建模的方法(GM(0, N)),计算2001-2015年CPUE的时间序列值与产卵期(6-8月)产卵场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
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组织间差异性研究
刘博, 陈琳琳, 李宝泉, 侯西勇, 冯光海, 李晓炜, 李秉钧, 王玉珏
2019, 41(4): 74-82.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07
摘要:
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物网研究中。然而,生物样品取样部位对食物网构建的影响的研究相对少见。大型底栖动物作为潮间带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物网研究中有必要对其采样部位进行统一,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较性。本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和烟台潮间带10种代表性的大型底栖动物,比较δ13C和δ15N在不同采样部位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对于大多数底栖动物而言,采样部位将直接影响到δ13C和δ15N的测定结果。当底栖动物作为摄食者,需分析其食性和营养级时,应统一采用肌肉组织,如贝类的闭壳肌或足...
舟山近岸海域主要甲壳类的生态位及其与种间联结性
刘惠, 郭朋军, 陈洲杰, 水玉跃, 俞存根, 邓小艳, 颜文超, 徐永久, 郑基
2019, 41(4): 83-9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08
摘要:
本文基于2015年11月(秋季)和2016年5月(春季)在舟山近岸海域开展80个站位的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甲壳类资料,将调查海域划分为10个区域,并随机分层抽样选取20个站位进行分析。运用生态位测定、典范对应分析(CCA)、方差比率(VR)、卡方检验、联结系数、种对共同出现百分比、点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主要甲壳动物共19种,其中优势种3种,重要种6种。通过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可将主要甲壳类划分成3类,包括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狭生态位种。生态位重叠值区间为[0,0.96],...
北部湾北部海域水体异养细菌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贺成, 徐沙, 宋书群, 李才文
2019, 41(4): 94-10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09
摘要:
为探讨环境因素对异养细菌丰度的影响,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通过月度航次调查对北部湾北部海域异养细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异养细菌丰度介于(2.75~56.86)×105 cell/mL,平均值为(11.01±6.31)×105 cell/mL。各季节细菌丰度从高至低依次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异养细菌丰度由近岸海域向西南深水区方向逐渐降低,在近岸浅水区垂直分布均匀,在水深大于20 m的海区出现季节性分层现象:表层细菌丰度较高,底层细菌丰度较低。主成分分析...
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海马齿生长参数确定
刘好真, 焦海峰, 史西志, 王一农, 尤仲杰
2019, 41(4): 109-11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10
摘要:
为确定海马齿生长的相关参数,对海马齿进行了室内水培实验,连续监测海马齿生长及生态因子状况。考虑营养盐循环,基于一级衰减模式构建海马齿生长模型。使用基于单纯形实验设计的Morris法进行全局定性灵敏度分析发现,对所有状态变量均敏感的参数为氨氮硝化率和有机氮矿化常数,表明所构建模型主要由氮的循环系统所支配;最适光照是对海马齿生长最为灵敏的参数,光照是影响海马齿生长的最主要生态因子。以各状态变量的最大均方误差为代价函数,使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及确定,选取多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模拟...
基于深度学习RCF模型的三都澳筏式养殖区提取研究
刘岳明, 杨晓梅, 王志华, 陆尘
2019, 41(4): 119-13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11
摘要:
三都澳是中国重要的海水养殖海湾,在水产养殖中占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快速准确地获取养殖区的分布范围、数量以及面积等信息,对养殖区规划、产值估计、生态调查、风暴潮灾害预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养殖区域的扩大,海水背景状态愈发复杂多样,光谱特征差异较大,为养殖区提取带来困难。在本实验中,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GF-2图像,引入深度学习RCF(Richer Convolutional Features)网络模型对海湾内的筏式养殖区进行了提取。结果显示:该方法无需事先对区域进行水陆分离处理,且对水中泥沙...
基于数据挖掘的GF-1遥感影像绿潮自适应阈值分区智能检测方法研究
王蕊, 王常颖, 李劲华
2019, 41(4): 131-14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12
摘要:
由于受到云雾的影响,可见光影像能够高效用于绿潮检测的数据源较为有限,特别是云覆盖较为严重的可见光影像,基本无法用于检测绿潮。即使影像数据是在薄云、薄雾、无云覆盖的情况下获取的,由于其光谱反射值存在较大差异,依然很难采用同一阈值进行绿潮检测。基于此,为了提高可见光影像的利用率,实现不同云覆盖情况下,绿潮的高精度自适应阈值的自动检测,本文以GF-1影像为数据源,首先采用K-means聚类和C4.5决策树方法实现影像云覆盖情况的自动识别;其次,选取大量不同云覆盖情况下子图像样本(每个子图像样本中均包含...
新闻与观点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北极海冰覆盖观测
李晓明, 张强
2019, 41(4): 145-146.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4.01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