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9卷  第10期

显示方式:
目录
2017年39卷10期目录
2017, 39(10): .
摘要:
2017年39卷10期封面
2017, 39(10): .
摘要:
2017年第10期整期打包下载
2017, 39(10): .
摘要:
综述
生态模型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
张崇良, 陈勇, 韩东燕, 邢磊, 任一平
2017, 39(10): 1-1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01
摘要:
随着人们对于海洋生态的认识逐渐深入,渔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BFM)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国际组织所接受。生态模型为EBFM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技术工具。与单鱼种评估模型相比,生态模型更多地考虑了系统内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作用机制,栖息地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整体的结构和功能等,依此来反映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由于生态模型是多样化的,关注和涉及不同的目标对象、机制过程、模型结构和参数,本文按照生态模型所关注的生态层次和组分将其分为多物种模型、群落结构模型和生态系统模型3个类型,分析了各类模型的优劣点。本文进一步阐述了生态模型在渔业管理中的应用领域,以管理策略评估为中心的应用方式,以及实践中模型选择和构建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探讨了生态模型中降低不确定性和提高预测能力的方法。
论文
应用木质素示踪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和降解程度
王心怡, 李中乔, 金海燕, 郑豪, 陈建芳
2017, 39(10): 19-3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02
摘要:
埋藏在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净汇,而埋藏过程主要发生在陆架区。北冰洋拥有全球最大的陆架,接收大量来自河流和沿岸侵蚀输运的陆源有机碳,楚科奇海作为北冰洋的边缘海,是有机碳埋藏的重要海区之一。本研究选用楚科奇海和海台的表层沉积物(陆架区33~82.69 m,陆坡区164.63~3 763 m),通过木质素,结合粒度、比表面积、有机碳百分含量(OC%)、有机碳稳定同位素(δ13C)等指标来示踪楚科奇海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和降解程度。结果表明,有机碳载荷从陆架到陆坡有明显的降低趋势;δ13C的范围指示有机碳可能来自苔藓、草本裸子植被、浮游植物和冰藻等;木质素丁香基酚(S)与香草基酚(V)的比值(S/V)和肉桂基酚(C)与香草基酚(V)的比值(C/V)表明裸子植物的草本组织贡献了更多的陆源有机碳;此外,较高含量的C9DA二酸(干酪根氧化产物)表明干酪根也可能是楚科奇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重要组成。指示降解的参数[(Ad/Al) s、(Ad/Al) v、(Ad/Al) p、3,5-Bd/V]在陆架和陆坡沉积物中的差异表明陆坡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过程受到水动力分选以及原位降解等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
海洋生物
基于捕捞努力量的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业入渔预测分析
陈洋洋, 陈新军, 郭立新, 王冉, 肖卫平, 徐良琦
2017, 39(10): 32-45.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03
摘要:
中西太平洋是全球主要的鲣鱼(Katsuwonus pelamis)围网作业渔场,渔场极易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但渔场分布在众多岛国的管辖海域,如何科学指导企业准确入渔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1995-2012年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捕捞生产统计数据,选取产量最高的22个海区(5°×5°),结合Niñ;o3.4区海表温度距平值(SSTA)和作业海域表温(SST),研究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以各海区捕捞努力量(作业次数)所占的百分比为入渔指标,建立基于环境因子的入渔决策模型。研究认为,中西太平洋鲣鱼捕捞努力量在纬度方向上主要分布于5°S~5°N,其累计捕捞努力量占所有作业海区的87.4%,其中以130°~140°E经度范围为最高,其捕捞努力量占22个海区的45.08%。入渔指标与Niñ;o3.4区的SSTA、作业海域SST均符合正态模型(P<0.01),Niñ;o3.4区的SSTA最适值为0.25℃,作业海域SST最适值在29.5℃左右。对预测和实际排名前十的海域进行统计发现,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研究认为,所建立的入渔预测模型可有效指导企业的渔业生产,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供支撑。
基于耳石微结构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年龄与生长研究
花传祥, 高玉珍, 朱清澄, 周阳帆, 李珊珊
2017, 39(10): 46-5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04
摘要:
根据2014年6月和10-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168尾秋刀鱼样本,基于耳石微结构并结合基础生物学数据,鉴定了秋刀鱼的日龄,推算了孵化日期,并建立了生长模型和生长率。研究发现:耳石微结构从核心到透明区边缘,轮纹宽度由宽至窄,亮度由暗至明,标记轮多分布在透明区。日龄范围为204~549 d,优势日龄组为231~290 d和381~470 d,日龄最小个体体长207 mm,体质量39 g,日龄最大个体体长291 mm,体质量131 g。孵化日期为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孵化高峰期出现在1-3月和8-10月,初步推算秋刀鱼主要分为春生群和秋生群产卵群体。体长和体质量生长模型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体长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别为0.224 mm/d和0.000 88,绝对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而减小。体质量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别为0.293 g/d和0.003 25,最大绝对生长率(0.504 mm/d)和最大相对生长率(0.004 86)出现在351~400 d。
威海近岸人工鱼礁布设对生物资源恢复效果
袁小楠, 梁振林, 吕振波, 王颖丽, 孙晓红
2017, 39(10): 54-6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05
摘要:
为了解人工鱼礁投放对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效果,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在北黄海近岸人工鱼礁投放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区发现浮游动物53种,其中优势种为浮游桡足类。夏秋季底栖生物幼体成为季节性优势种。游泳动物共发现14种,主要为常见的礁区鱼类。底栖动物共12种,其中棘皮动物海燕为绝对优势种,为近岸养殖生物的主要敌害生物,主要的底栖资源优势种为虾蟹类与软体动物。投礁区的浮游动物与游泳动物物种数明显多于未投礁区,表明人工投礁有助于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生态系统。但该海域大型底栖藻类较少,还应进一步对大型底栖藻类增殖以提高海域初级生产。
南麂列岛海域蟹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谢旭, 俞存根, 蔡厚才, 郑基, 陈万东, 伍尔魏, 夏陆军, 毕耜瑶
2017, 39(10): 65-77.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06
摘要:
根据2013年11月、2014年2月、5月、9月在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进行生物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南麂列岛海域蟹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并定量分析了群落结构与水文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周年4个季度月调查共鉴定出蟹类21种,隶属7科、12属,其中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bimaculata)和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3种。不同季节的蟹类种类组成差异较大,而优势种类组成变化较少,其中,以秋季的蟹类种类数最多,冬季最少。从不同水深区域的渔获种类分布趋势来看,蟹类种类以20~30 m水深带较多,30~40 m水深带较少。夏季多样性指数低于其他季节,以水深来看,多样性指数在10~20 m水深带较高,30~40 m水深带较低,蟹类多样性指数与水深呈反比。根据冗余分析认为,水深、水温和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
辽河口邻近海域小型底栖生物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
叶晟, 孔飞, 李宏俊, 刘敏, 李洪波, 邵魁双, 樊景凤, 郭皓
2017, 39(10): 78-89.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07
摘要:
本文研究了辽河口邻近海域2013年8月、10月和2014年5月3个航次小型底栖生物的种类及其空间分布,分析了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3个航次(夏季、秋季和春季)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264±83) ind/(10 cm2)、(216±85) ind/(10 cm2)和(227±67) ind/(10 c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72±125)μg/(10 cm2)、(207±89)μg/(10 cm2)和(244±103)μg/(10 cm2)。与其他研究海域相比,辽河口小型底栖的丰度和生物量处于较低水平。共鉴定出了14个小型生物类群,按照丰度排序,线虫是最优势的类群,夏季、秋季和春季3个航次占总丰度的比例分别为94.0%、92.5%和90.8%;其他优势类群为多毛类、桡足类和双壳类。小型底栖生物量的优势类群则为多毛类(41.1%~44.0%),高于线虫(33.8%~36.5%),其次是双壳类(2.6%~6.7%)。水平分布的研究表明,调查海域近岸入海口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普遍低于近海海域,但是秋季时近岸分布与近海差距不大。垂直分布的研究表明,95.9%的小型底栖生物分布于0~5 cm的表层沉积物中。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在夏季时都达到高峰值。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小型底栖生物的数量分布与盐度和水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P<0.05)。
我国近岸多室草苔虫(Bugula neritina)的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李海, 刘巧红, 唐雪颖, 陈武个, 丁少雄
2017, 39(10): 90-10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08
摘要: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SLAF-seq,对重要药源生物多室草苔虫的群体遗传分化水平开展了研究。控制区序列中检测到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130 7和0.000 7,单倍型网络图和NJ系统进化树的结构都较简单,无明显拓扑结构。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结果均表明多室草苔虫未经历过大规模群体扩张。Fst和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SLAF建库共开发得到214 409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23 437个,共开发出99 432个SNP位点。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且低于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基于SNP所做的系统发育树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各群体之间没有显著的遗传结构。综上所述,我国沿海多室草苔虫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不同地理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结构。多室草苔虫较强的扩散能力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另外,本研究还验证和讨论了SLAF-seq应用在海洋生物群体遗传分化研究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生物标志物重建全新世以来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
吴珺洁, 袁子能, 向荣, 张海龙, 肖晓彤, 赵美训
2017, 39(10): 101-11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09
摘要:
现有研究对全新世以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黄海的时空变化还缺乏深入认识,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分析了C02和N05岩心中的生物标志物,并结合已发表岩心生物标志物数据,重建黄海全新世以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在早全新世,长链烯酮相对比例(A/∑PB)和菜子甾醇相对比例(B/∑PB)低,甲藻甾醇相对比例(D/∑PB)高。较高的陆源有机质指标(TMBR')值说明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陆源营养盐输入控制。在中全新世,A/∑PB升高,B/∑PB和D/∑PB减小,是由于高温高盐的黄海暖流入侵有利于颗石藻生长。在空间分布上,以ZY3、ZY2、ZY1和YE-2 4个站位组成的35.5°N断面区域烯酮相对比例大幅升高,西部站位C02与东部N05烯酮比例小幅上升,这是由于黄海暖流主轴流经35.5°N断面,该区域主要受黄海暖流控制,而其他区域仍受陆源营养盐输入控制。从早全新世到中全新世,B/∑PB(D/∑PB)高值相继出现在N05(C02)和C02(N05)区域,这是由于2个站位的控制因素不同,可能与黄海暖流主轴摆动和陆源物质的搬运有关。在晚全新世,A/∑PB继续升高,B/∑PB和D/∑PB减小。晚全新世东亚冬季季风增强使黄海环流体系加强,黄海暖流对颗石藻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甲藻甾醇与菜子甾醇的相对比例(D/B)升高,可能是由于东亚冬季季风增强,使含有更多氮元素的大气物质沉降到黄海,有利于甲藻对硅藻的竞争。
南流江河口区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分布特征
叶又茵, 项鹏, 王磊, 杨燕燕, 王雨, 林茂, 蓝文陆
2017, 39(10): 111-12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10
摘要:
通过2016年3月底现场航次11个站点的调查,应用反相高效液色谱(RP-HPLC)并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技术,分析了春季广西南流江河口区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组成,进而由CHEMTAX软件估算全粒级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春季含量较高的浮游植物特征光合色素含量以叶绿素b最高,其次为岩黄藻素;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为隐藻,其次为绿藻和硅藻,它们分别平均占据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54.95%、23.36%和17.37%,其他藻类所占比例很低。南流江河口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东西部入海分支有较大差异:东部分支营养盐较西部分支低,隐藻所占生物量比例最高,其次为绿藻和硅藻,浮游植物群结构与分布受营养盐因素影响较大;西部分支营养盐含量明显比东部分支高,绿藻和硅藻的所占比例有所提升,隐藻的生物量所占比则有所下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分布受非营养盐因素的影响较大。南流江河口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除了受营养盐影响外,还与浊度、盐度等密切相关,表明南流江浊度增加已明显影响着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需要密切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丰、枯水期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初探
李照, 宋书群, 李才文, 俞志明
2017, 39(10): 124-14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10.011
摘要:
通过2013年3月和8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了枯水期和丰水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子效应。枯水期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41属80种(不包括变种和变型),以硅藻为主,主要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15×103~16.35×103 cells/L,平均值为(3.24±3.14)×103 cells/L;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长江口外东北部海域形成高值,垂直变化较小,硅藻刻画了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丰水期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67属135种(不包括变种和变型),甲藻物种数量和细胞丰度均升高,主要优势种为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骨条藻(Skeletonema sp.);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2×103~1 925.45×103 cells/L,平均值为(41.67±186.00)×103 cells/L;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长江口外形成南北两个高值区,随水深增加,细胞丰度逐渐降低。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受长江口冲淡水影响,与盐度和浊度有显著的相关性;N/P比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随着N/P比升高,甲藻的相对丰度升高,硅藻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浮游植物在层化水体的上层大量繁殖是底层低氧形成的必要条件,硅藻具有较高的沉降速率,因而以硅藻为主的群落更利于低氧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