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7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目录
2015年37卷4期目录
2015, 37(4): .
摘要:
2015年37卷4期封面
2015, 37(4): .
摘要:
《海洋学报》作者投稿须知
2015, 37(4): .
摘要:
2015年第4期整期打包下载
2015, 37(4): .
摘要:
论文
基于水淘选分级的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
潘慧慧, 姚鹏, 赵彬, 孟佳, 李栋, 王金鹏
2015, 37(4): 1-15.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01
摘要:
从分粒级的角度研究大河河口颗粒有机碳的输送特征是深刻理解河口淡咸水混合过程中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于2011年6月采集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盐度梯度下的表层悬浮颗粒物,采用水淘选方法对其按照水动力直径大小进行了分级分离,分析了这些颗粒物的有机碳含量、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颗粒物比表面积等参数,讨论了不同粒级颗粒物上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随盐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和粒径的增大,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分级颗粒有机碳逐渐降低,颗粒有机碳含量主要集中在小于32 μm的粒级.相对于长江干流,长江口颗粒有机碳含量偏低,可能归因于河口最大浑浊带附近特殊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如细颗粒物絮凝-沉降、微生物分解等.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三端元混合模型的计算表明长江口分级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河流和三角洲输入,海洋来源贡献较小,三者的平均贡献比例分别为40%、35%和25%.在河口盐度梯度的淡水端,不同粒级颗粒物上三角洲来源的有机碳比例均随着盐度升高而增加,而在咸水端,海源有机碳的贡献比例升高,尤其是在16~32 μm粒级,最高达39%.32~63 μm粒级的颗粒物单位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均大于1.0 mg/m2,小于32 μm的颗粒物单位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均在0.4~1.0 mg/m2的范围之内,符合河流颗粒物的一般特点,同时也说明细颗粒物上的有机碳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不过相对于长江口表层沉积物,颗粒物单位比表面积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表明这些颗粒有机碳在沉降过程中或沉积之后还要经历进一步的再矿化分解,初步的估算表明,长江所输送的陆源有机碳约71%会在沉积过程中损失掉.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大河河口不同粒级颗粒物在有机碳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深化对高浊度河口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
春季水华对南黄海总溶解态无机砷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
孙友旭, 任景玲, 刘素美, 刘诚刚
2015, 37(4): 16-27.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02
摘要: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2007年3月30日至4月23日南黄海海域总溶解态无机砷(TDIAs, [TDIAs]=[As5+]+[As3+])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针对水华中心区域(BM1站)进行了25 h的连续观测,以探讨春季水华对有毒类金属元素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DIAs的浓度范围为7.9 ~ 22.3 nmol/L,平均值为(17.8±1.9) nmol/L.TDIAs在南黄海的分布主要表现为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升高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南部海域底层海水中.近岸海域表、底层TDIAs的含量相当,而中、南部海域由于存在明显的密度跃层,表、底层TDIAs的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2007年3月31日至4月1日研究区域西南部受到沙尘天气和降雨的影响,表层海水中TDIAs的含量显著升高.研究区域中、南部海域在观测期间暴发了典型的黄海春季水华,通过大面观测和对重点区域的连续观测可以发现,水华期间TDIAs的分布和磷酸盐类似,与Chl a呈现出较好的负相关关系(r=0.51,p <0.05,n=39).经初步计算,浮游植物水华对10 m以上表层水体中TDIAs的清除量约为2.4 nmol/L,占表层保有量的15%左右.通过箱式模型计算得出黄海TDIAs的停留时间约为(15.6±7.3) a,远远低于大洋.通过对该海域砷、磷摩尔比值的计算可以发现,南黄海砷、磷摩尔比值为大洋中的20倍左右,这可能会引起浮游生物对砷酸盐的大量吸收和转化,从而带来潜在的生态危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基于矢耳石形态的平鲉属鱼类鉴别及研究方法比较
张凤侠, 张秀梅, 覃乐政, 李文涛
2015, 37(4): 28-39.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03
摘要:
分析了青岛胶州湾铠平鲉(Sebastes hubbsi)、花斑平鲉(Sebastes nigricans)和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 3种平鲉属鱼类的矢耳石形态特征,探究基于矢耳石形态鉴别3种鱼类的可行性.以8个耳石形状指标和37个椭圆傅里叶系数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显示铠平鲉与许氏平鲉的耳石形态差异最大,铠平鲉与花斑平鲉间差异最小.利用耳石形状指标、椭圆傅里叶系数、耳石形状指标与椭圆傅里叶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鱼类的综合判别率均可达95%以上,判别分析散点图可明显将3种鱼类区分开.耳石长介于4~7 mm的3种鱼类小规格组与2龄及以上成鱼组耳石样本的判别结果一致,表明针对不同发育阶段平鲉属鱼类,基于耳石形态的种类鉴别均是可行的;仅使用椭圆傅里叶系数鉴别3种鱼类时综合判别率虽高达100%,但难以快速定位3种鱼类耳石形态间,在统计上差异显著而实际上微小的形状差异所在;而使用耳石形状指标和椭圆傅里叶系数联合判别,综合判别率亦高达99%,且能快速找出3种鱼类耳石在矩形趋近率、形态因子、面密度等的形态差异.研究表明,耳石形状指标和椭圆傅里叶分析联合判别是平鲉属鱼类种类鉴别及耳石形态差异分析的有效手段.
牙鲆选育F3代家系的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田永胜, 陈红林, 齐文山, 姜静, 张英平, 刘万军, 李宝玉, 刘寿堂, 孙德强, 陈松林
2015, 37(4): 40-5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04
摘要:
牙鲆是太平洋西岸海水养殖、捕捞和自然增殖的主要鱼类,但是人工养殖病害多、生长慢,针对这一问题,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牙鲆选择育种.本文利用筛选和培育的F1、F2代牙鲆家系核心群体,构建了F3代家系52个,在生长到196 d时,对家系1 560尾鱼苗全长、体宽、体质量、全长日增量和体质量日增量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和计算,获得7 800个数据.采用"加性-显性"线性模型、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计法(MINQUE)对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加性方差分量、显性方差分量、随机方差分量、狭义遗传力、广义遗传力、亲本加性效应、杂交随机效应等遗传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202、1206、1226和1211家系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同时显著高于其他家系.以上5个生长性状的加性方差分量比率为(0.099±0.01)~(0.24±0.02),显性方差分量比率为(0.30±0.02)~(0.31±0.02),随机方差分量比率为(0.48±0.02)~(0.61±0.01),5个性状狭义遗传力为0.099~0.24,广义遗传力为0.38~0.54,以上遗传参数均达极显著性水平(p< 0.01).综合比较18个亲本5个性状的加性效应预测值,发现F0917、F0908、F0905、F0915、F09125和KS(韩国牙鲆)亲本在5个性状上都具有极显著的正向效应(p< 0.01),其他亲本5个性状都不同程度的表现为显著(p< 0.05)或极显著(p< 0.01)的负向加性效应.对42个杂交组合显性随机效应进行预测,D(2×6)、D(2×18)、D(3×4)、D(7×12)、D(7×14)和D(8×13) 6个杂交组合在5个性状上都表现为极显著(p< 0.05)正效应,利用这些杂交组合建立家系将促进牙鲆以上5个性状的生长.本文研究结果,为牙鲆优良家系的建立及新品种的培育初步筛选出了性状优良的亲本、杂交组合和家系,同时为牙鲆进一步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长心卡帕藻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其形态建成的初步研究
李虎, 刘建国, 庞通
2015, 37(4): 52-6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05
摘要:
以PES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开展了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棕色藻株组织培养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探索了蔗糖、光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新芽形成和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IBA、6-BA处理可诱导该藻产生愈伤组织,同时固体培养基更利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显微跟踪观察显示,该藻愈伤组织与高等植物的疏松愈伤组织不同,由细丝状细胞组成,系藻枝段中心髓部细胞脱分化形成的致密型愈伤组织;另外,愈伤枝段比新芽枝段有更高的光合和呼吸速率.
调水调沙后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响应特征
苏芝娟, 王玉珏, 董志军, 张义文, 刘东艳, 王艳霞
2015, 37(4): 62-75.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06
摘要:
为研究黄河调水调沙对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2013年7月在黄河第16次调水调沙事件后,开展了水文、化学与生物综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口邻近海域温度、营养盐浓度整体呈现由河口向离岸区域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盐度呈现由河口向离岸区域逐渐递增的分布趋势,显示了黄河水输入的影响程度.叶绿素a与营养盐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黄河口偏渤海湾侧明显高于偏莱州湾侧,且近河口区明显高于离岸区.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黄河口邻近海域普遍存在磷酸盐(DIP)的绝对和相对限制;但黄河水沙输入在局部站位缓解了硅(DSi)限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显著受到盐度的影响,在受黄河水输入影响显著的C、D、E断面,蓝藻与绿藻的生物量比例明显增高;影响相对较弱的断面则以硅藻、甲藻为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DSi、DIP和盐度是影响该海域浮游植物空间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甲藻、蓝藻与绿藻群落受盐度变化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硅藻群落;但甲藻群落对营养盐结构的敏感性低于硅藻、蓝藻和绿藻群落.
研究报道
基于AIS距离-多普勒投影的地波雷达CFAR检测验证方法
王祎鸣, 张杰, 纪永刚, 楚晓亮
2015, 37(4): 76-82.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07
摘要:
恒虚警(CFAR)检测是地波雷达船只目标探测的主要方法.目前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信息的CFAR检测验证方法是一种间接验证方式,容易受地波雷达系统测向误差的影响,且不具备对错检与漏检目标的分析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IS信息的评价地波雷达CFAR检测结果的直接验证方法.该方法将有效的AIS信息转换到地波雷达的距离-多普勒谱中,通过在该谱中AIS信息与CFAR检测结果的关联分析,实现CFAR检测结果的直接评价.论文首先给出了方法的原理和处理流程,然后利用实测数据给出了该方法在CFAR检测结果评价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方法有效性,而且该方法也为低可观测目标的CFAR检测提供了参数优化调整的依据.
35SO42-示踪法测定九龙江河口沉积中硫酸盐还原速率
尹希杰, 孙治雷, 徐勇航, 李云海, 邵长伟
2015, 37(4): 83-9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08
摘要:
在2011年7月利用35SO42- 培养示踪法测定九龙江河口两个站位(A站位位于咸淡混合区,盐度3~5;B站位位于海相区,盐度20~25)沉积柱中硫酸盐还原速率的垂直分布.结果显示A站位沉积柱中硫酸盐还原速率变化范围为54~2 345 nmol/(cm3·d),从表层到底部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20 cm深度附近;B站位硫酸盐还原速率在 24~987 nmol /(cm3·d)之间,分别在10 cm和78 cm深度附近出现两个峰值,分别为876和987 nmol/(cm3·d).综合分析两个站位孔隙水中SO42-、甲烷浓度和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温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垂直变化趋势与其硫酸盐还原速率的分布规律,表明A站位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以有机矿化为主;B站位受到有机质矿化和甲烷厌氧氧化的共同作用;两个站位硫酸盐还原速率及垂直分布趋势受孔隙水中SO42-浓度、有机质活性和温度的共同影响;根据各个层位硫酸盐还原速率估算两个站位硫酸盐还原通量(以硫计)分别为527.9和357.1 mmol/(m2·d),表明硫酸盐还原是九龙江河口有机质厌氧矿化的重要路径.
半滑舌鳎3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刘峰, 陈松林, 刘肖峰, 刘洋, 崔忠凯, 邓寒
2015, 37(4): 94-102.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09
摘要:
为了深入认识半滑舌鳎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831尾12月龄左右半滑舌鳎个体的体质量[BM(g)]和形态性状,包括全长[TL(cm)]、体高[BH(cm)]、体厚[BW(cm)],通过模型拟合筛选获得能够反映雌、雄性个体各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关系的最佳模型.建立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并计算了直接、间接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全长、体高和体厚与体质量的最优拟合模型都为幂函数曲线模型,雌性个体3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最优模型分别为: ŷ =0.004x3.090、ŷ =0.382x2.983、ŷ =61.912x2.461;雄性个体的3个最优模型公式依次为:ŷ =0.005x3.003、ŷ =0.300x3.147、ŷ =57.681x2.156.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雌性个体中体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0.535,而雄性个体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407.雌、雄个体的3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都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其最优多元回归方程:雌性为BM=-88.530+1.297TL+15.862BH+39.021BW;雄性为BM=-71.579+2.587TL+7.351BH+35.595BW.
2010-2011年胶州湾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
王玉珏, 刘哲, 张永, 汪岷, 刘东艳
2015, 37(4): 103-116.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10
摘要:
2010年4、6、8、10月和2011年1、3月在胶州湾开展了6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研究了表层海水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调查期间,总无机氮(DIN)、磷酸盐(PO4)和硅酸盐(SiO3)多呈现东北部湾边缘高,而湾内和湾口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表明,DIN和PO4主要受养殖排放、河流径流输入和浮游植物生长消耗的影响,呈现初夏和秋季高,夏末和冬季低的特点;而SiO3主要受河流径流输入和浮游植物消耗的影响,呈现夏、秋高,而冬、春低的特点.营养盐浓度和结构分析表明,胶州湾存在PO4和SiO3的绝对和相对限制;SiO3限制尤其严重,是控制胶州湾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SiO3和PO4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冬季,几乎遍布整个海湾;夏季降水可有效缓解海域的SiO3限制.叶绿素a浓度呈现春、夏季高,秋、冬季低的季节分布,温度、营养盐浓度与结构和季节性贝类养殖活动是控制胶州湾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布的关键因素.
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的分子鉴定及其形态变异
李海涛, 何薇, 周鹏, 陈凯彪, 董燕红
2015, 37(4): 117-12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11
摘要:
根据榧螺螺旋部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类型Ⅰ(Morphotype Ⅰ)的个体螺旋部陷入体螺层中,其壳顶与前部数螺层愈合;类型Ⅱ(Morphotype Ⅱ)的个体螺旋部高出壳顶,缝合线明显,此类型可明确鉴定为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本研究通过线粒体COⅠ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对两种形态类型的榧螺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种形态类型的榧螺含有共享的单倍型;不同形态类型间的遗传距离和同一形态类型内的遗传距离重叠;两者的单系性在系统发育分析中没有得到显现,而是共同构成一个单系.因此,两种形态类型的个体均为伶鼬榧螺.类型Ⅰ可能是伶鼬榧螺中一种少见的有别于典型个体的形态变异类型.
钦州湾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蓝文陆, 李天深, 刘勐伶, 庞碧剑, 刘昕明
2015, 37(4): 124-13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4.012
摘要:
在2011年丰水期(7月)和2012年枯水期(3月),分别对钦州湾的内湾和外湾开展了浮游动物调查,研究了枯水期和丰水期钦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分别为27种和44种,以优势度指数Y >0.02确定的优势种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3种和4种.丰水期浮游动物丰度为4.0~133.6 ind/m3,平均丰度为50.9 ind/m3;枯水期浮游动物丰度为1.2~1 725.0 ind/m3,平均丰度为272.2 ind/m3.丰水期浮游动物(包含鱼卵仔鱼)生物量为1.7~179.2 mg/m3,平均生物量为44.0 mg/m3;枯水期浮游动物(包含鱼卵仔鱼)生物量为3.1~3 530.0 mg/m3,平均生物量为474.9 mg/m3.无论是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和生物量,均显示出内湾低于外湾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枯水期高于丰水期的变化特征.钦州湾浮游动物的这种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与浮游植物生物量、贝类养殖、环境的稳定度以及人为干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