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5年  第7卷  第5期

海洋水文
利用海流观测资料检验近海内波
束星北, 耿世江, 顾学俊, 孙洪亮, 王桢祥, 赵俊生
1985, 7(5): 535-538.
摘要:
本文基于分层流体中内波流的切变效应,从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方程出发,导出了流体中可能存在内波的必要条件和不存在内波的充分条件,作者利用某些测站海流计垂直阵列的观测结果,对上述条件进行了验证,在观测资料的处理中,首先用福里哀分析方法将实测海流中的潮周期成分分离出来,然后又依据某些考虑将潮周期内波流从实测海流的潮周期成分中分离出来,观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当一致,并由此得出内波的一些性质,从而得出结论:海流计垂直阵列的观测资料是检验近海内波的重要手段.
倾斜水底上线性波动势函数解析解
胡定明
1985, 7(5): 539-553.
摘要:
本文导出了在倾斜水底上线性波动势函数的解析解,精度为α的平方,精确到a一次方的解与Biesell 951年提出的势函数[1]相同,精确到a2时,弥散关系出现修正项.本文的求解方法为求解精确到a更高次方的势函数的解析解提供了一条较简便的途径.
海洋气象
中国沙漠尘土向北太平洋的长距离大气输送
陈立奇
1985, 7(5): 554-560.
摘要:
本文从北太平洋气溶胶元素组成特征,示踪物观察及气象条件等几方面,论述北太平洋上空的矿物气溶胶主要来自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尘土,每年约有6-12×106吨尘土传输入太平洋上空.并发现其气溶胶浓度明显随季节变化.
海上冷空气大风初步分析
雷宗友, 高希兰
1985, 7(5): 628-632.
摘要:
目前沿海气象台站的海上大风预报范围一般仅指一、二百公里的近海海域,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开展了远海预报也是根据近海的预报经验来估计,鉴于远海缺乏实况,预报效果很难检验.为了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取得远海大风预报的经验,本文对长达7个月的远海风实况进行了分析,并与近海岛屿的大风实况作了比较,可供远海海区大风预报参考.
台风暴潮的数值预报试验
吴辉碇, 季晓阳
1985, 7(5): 633-640.
摘要:
近十几年来,秦曾灏(1975)、孙文心等(1978)、冯士筰(1982)和刘凤树(1982)[1-4]等在风暴潮动力学和数值模拟等方面作了不少工作,为数值预报打下了基础,Flather (1979)[5]联合大气模式和海洋模式进行风暴潮业务数值预报,大气模式采用英国气象局10层细网格业务预报模式[6].
海洋化学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河流中的主要化学组分及其入海通量
张群英, 林峰, 李迅, 胡明辉
1985, 7(5): 561-566.
摘要:
经分析发现,西江河水的化学组成类似于长江,为碳酸盐风化产物所支配,而粤东、闽水系则以高溶解硅酸和低溶解组分为特征,为典型的硅质河流,它们的溶解组份入海通量较小,其流域化学风化速率仅为西江的三分之一,接近于世界河流的平均值.
海水中铀与锌型吸附剂离子交换的液膜扩散机理
李轩如, 陈连志, 刘石玉, 洪立英
1985, 7(5): 567-571.
摘要:
我们根据Boya等人的扩散理论,由试验结果证实:当海水中的铀浓度为10μg U/ml及20μg U/ml时,海水中的铀与碱式碳酸锌吸附剂的离子交换速率主要为液膜扩散所控制[1],本文用天然海水直接进行实验,也获得了与上述相同的结果.由此可见,在含10-20μg U/ml的加浓铀海水中及天然海水中,铀与锌型离子交换速率主要为液膜扩散所控制.
海水中可溶铬的化学形态研究
杨孙楷, 林建东
1985, 7(5): 572-578.
摘要:
天然海水中元素所呈现的化学形态十分复杂,作为易变价的过渡元素铬,在海水中则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本文在建立海水中铬的极谱催化波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简便的海水中可溶铬的化学形态分析流程,应用于海水的实际监测,所得有关形态的数据经数理统计处理,符合调查海域的环境实际情况,方法灵敏快速,操作方便.
珠江口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柯东胜
1985, 7(5): 641-645.
摘要:
在影响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的诸多环境因素中,河口水体的盐度、底质pH值、有机质及悬浮物等对重金属的影响尤为显著[1,2,4].本文选用珠江口海区的1976-1978年所调查的32个测站底质表层重金属浓度和相应测站的底质pH值,有机质和水体盐度等有关资料,用一元回归及多元回归的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珠江口海区铜与其他重金属之间及重金属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它们在海区的分布特征.
贻贝肉和壳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许清辉, 杨春瑾, 吕荣辉, 林力斌, 林义祥
1985, 7(5): 646-649.
摘要:
在国际贻贝监测计划中,提出了以贻贝软组织中污染物的浓度来指示沿岸海水的污染程度,但是,贻贝的软组织中重金属的浓度受季节、盐度和生物性别的影响较大,且分析方法比较复杂.贻贝的壳是长期历史的记录,易于保存,因此探索测定壳中重金属含量代替测定肉中重金属含量的可行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采用湿消化后以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壳中的Pb、Cd、Cu和Zn,方法比常用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单.
海洋地质、地貌
南海北部内陆架沉积物来源及控制因素的研究
陈俊仁, 郑祥民
1985, 7(5): 579-589.
摘要:
南海北部内陆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它们通过河流源源不断输入南海,暴雨、洪水构成的片流亦将泥沙滚滚推进海区,波浪和海流对海岸、海峡底壁的侵蚀和磨蚀,也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进入海底的陆源物质在海洋水动力条件作用下进行沉积分异,粗碎屑主要堆积在粤西、海南岛、广西沿岸20米水深以内,局部海区生物繁殖昌盛,形成珊瑚礁平台、有孔虫砂、贝壳砂,在河口,海湾区发育有化学成因的粘土矿物和各类自生矿物,南海现代沉积物厚度不大,是海进时间较短的缘故.沉积物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海平面变化则起着主导作用.
南海深海盆地硅藻组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王开发, 蒋辉, 冯文科
1985, 7(5): 590-597.
摘要:
南海深海盆地硅藻以热带、亚热带远洋性种类为主,伴有少量近岸种和北方种,依据柱状剖面硅藻种类百分含量的变化,自上而下划分出六个硅藻带,奇数带基本上为热带-南亚热带硅藻植物群,而偶数带则为亚热带硅藻植物群,反映了该区古温度及古地理条件变化,其中Ⅰ带相当于全新世,其余各带均属更新世.
海洋生物
几种海洋浮游植物的氨基酸含量
纪明侯, 蒲淑珠, 潘永尧, 牛洪
1985, 7(5): 598-604.
摘要:
室内培养了5种浮游植物,并测定了它们的氮和总氨基酸含量,氮含量范围为3.37-7.61%,含量顺序为菱形藻>杜氏藻>三角褐指藻>小角刺藻>亚心扁藻,总氨基酸中共测出17种氨基酸,含量最多的氨基酸顺序一般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范围为1.0-4.16%,各藻的总氨基酸含量顺序与氮含量相同,还测定了杜氏藻和菱形藻的乙醇可溶游离氨基酸含量,共测出16种,其中以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为主要成分,含量范围为0.15-0.59%.
放射性核素在人工密闭小生境中的转移
蔡福龙, 陈英, 许丕安, 邱曼华, 赖招才, 林荣盛
1985, 7(5): 605-610.
摘要:
本文根据单细胞植物利用太阳光和CO2进行光合作用,为海洋生物提供能量和食物,而底质中的细菌又把海洋动物排泄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可供单细胞植物利用的氮源之原理,建立一个人工密闭小生境,综合地考察137Cs、134Cs、65Zn、60Co、59Fe、54Mn在小生境中各组成部分(海水、底质及五种生物)的分配关系.结果表明,137Cs,134Cs有78%是以离子态存在于天然海水中,其中28%几乎均匀地参与悬浮物和生物过程的交换,59Fe、54Mn,65Zn、60Co则均约80%被固相物质所浓集,它们的运动主要受生物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所控制,文中还讨论了影响核素在各组成部分分配的因素,本文也是目前国内外正在进行的各种受控生态系研究的另一种类型,它对于定量地研究污染物质在海洋中的转移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微生物对海洋环境中金属材料腐蚀影响的初步研究
叶德赞, 梁子原, 姚瑞梅, 林燕顺
1985, 7(5): 650-655.
摘要:
微生物分布广泛,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众多,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对微生物腐蚀问题进行单因子研究;而在实验室内,许多研究者往往只利用一个或几个菌株,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研究其对金属腐蚀作用,本文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几种细菌以及微生物天然混合区系,对处在海洋环境的不同介质中五种金属材料腐蚀的影响.
两种紫露草对海水污染敏感性的比较实验
陈登勤, 周方
1985, 7(5): 656-660.
摘要:
紫露草微核技术(Tradescantia,MCN Test)是用来监测大气、污水、农药残毒等诱变物质污染的有效的生物平段,1980年介绍到我国以来,目前有所应用和推广[1-5,7,8]后来我们对该项技术加以改进,用于海水污染监测,也获得成功[3,4].
海洋工程
波浪谱在斜向流作用下的折射
李玉成
1985, 7(5): 611-620.
摘要:
本文根据二波向线间波浪作用通量守恒的原则,提出了在斜向流作用下,波浪频谱折射的分析方法和其计算程序WCINDS1,计算表明,谱分析法得出的结果较规则波分析法更为合理,在斜向流作用下频率各异的组成波,折射后的方向是不同的,此时可以谱峰频的方向角作为整个谱平均方向角的代表值.
105例潜水员肺通气功能的分析
陈国根, 朱文祥
1985, 7(5): 621-627.
摘要:
本文对103例潜水员肺通气功能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潜水员通气功能的大多数参数大于常人值,而且随潜水年数和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流量-容量曲线各参数与潜水年数和深度无明显关系,从而提示,潜水员在高气压环境下,经常呼吸高密度气体,不但不会影响潜水员的通气功能,而且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