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6年  第8卷  第6期

海洋水文
二维无旋进行波普遍积分性质的简化证明和一些推广
余宙文, 丁平兴
1986, 8(6): 663-670.
摘要:
本文用非常简单直接的论证方法导出了波动动能与水平动量的关系以及能量劈分关系,大大简化了Starr等人原来给出的相应推导过程.本文还把二维无旋周期不变形波动的若干重要普遍积分性质推广至有均匀流存在时的波场中,为此提出了波动超量的概念,给出了波动超量的若干重要普遍积分性质.
海流矢量时间序列旋转谱估计及其应用实例
马继瑞
1986, 8(6): 671-677.
摘要:
本文扼要叙述了海流矢量旋转谱估计的数学背景和有关的旋转不变量,概括介绍了目前矢量旋转谱估计置信区间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借鉴和利用标量谱估计的某些假设和结果,推导出了矢量旋转谱自谱估计的期望和方差表达式,进而给出了矢量旋转谱自谱估计的置信区间,最后列举了矢量旋转谱估计的计算实例.
东海西部陆架海区潮内波特征的初步分析
尹逊福, 孔祥德, 潘惠周
1986, 8(6): 772-778.
摘要:
我国对浅海内波现象的调查和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六十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进行过多次单船定点连续观测和三船同步定点连续观测,并用调和分析的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过分析和研究,计算过该海区潮周期内波的各要素.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黄海也进行过多次短期定点连续观测,并报道过与声场有关的高频段内波谱分析的结果,但没有涉及潮周期内波.
海洋气象
海洋大气边界层风场的非线性动力诊断模式的数值试验
秦曾灏, 刘秦玉, 封少林
1986, 8(6): 678-685.
摘要:
本文介绍利用所提出的边界层风场的非线性动力诊断模式,作风场“MOD”预报的方法.根椐对1985年4月至10月北太平洋洋面风场“MOD”预报的试验,说明此模式优于线性动力诊断模式.
船舶最佳航线计算研究
韩忠南
1986, 8(6): 686-693.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化原理的船舶最佳航线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案中引用了统筹学中求主要矛盾线的“破圈法”,并实现了计算网络和初值的自动选取,对不同浪、流条件下航行速度的变化作了定量估计,为船舶定线和跟踪服务提供了客观定量的计算方法,经过个例运算和实船试验,证明该计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水温距平的自回归模式
于惠苓, 蒲书箴
1986, 8(6): 779-783.
摘要:
埃尔尼诺现象是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的焦点,引起了海洋学界和气象学界的注意.为了监测埃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发展和结束,通常采用海表面水温距平值做为研究的对象[1]. 就大多数的埃尔尼诺过程而言,表面水温的暖距平于圣诞节前后首先出现于南美沿岸,然后自东向西扩展,历经数月而不衰,平均长达18个月[2].但并不是所有的埃尔尼诺过程都按照上面描述的模式发生,发展和结束.
海洋化学
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的地球化学
陈松, 许爱玉, 骆炳坤
1986, 8(6): 694-700.
摘要:
作者测定了中太平洋北部与锰结核伴生的沉积物及其酸可溶部分Fe、Mn、Cu、Co、Ni、Pb和Zn等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了各组分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沉积物中Mn、Cu、Ni的含量比一般沉积物高约一个数量级,可能与锰结核一样,主要来源于海底.各微量金属的含量明显地受Fe-Mn氧化物和有机质等组分以及海水深度、沉积物颗粒大小和Eh等环境参数所控制,分别建立各微量金属的多元相关方程,沉积物酸可溶部分各微量金属所占的比例也比一般沉积物高得多,并与海水深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估计这与碳酸盐的存在形式有关.
含偕胺肟基和羧基纤维状吸附剂的研制及其吸铀作用
傅文通, 骆炳坤, 陈连志, 陈慧贞, 庄万金, 刘石玉
1986, 8(6): 701-707.
摘要:
在聚丙烯腈纤维上导入偕胺肟基和羧基,制得具有高吸铀量和高吸铀速度的纤维状吸附剂,每克纤维10天能从天然海水中吸铀4.6毫克,研究了纤维吸附剂的平衡吸铀量Xm和吸铀速度常数K与基团含量的关系,发现XmK分别与偕胺肟基和羧基含量相关,因而得出结论:偕胺肟基为吸铀活性基团,羧基为加快吸铀速度的促进基团,同时研究了纤维对铀的吸附机理,用分子轨函观点讨论吸附态的螯合结构.
锰结核及其金属富集的水深制约
王成厚, 张海生
1986, 8(6): 784-787.
摘要:
有关锰结核及其金属富集的制约因素问题,已有不少作者报道过,认识较为普遍的有沉积速率[1]、核种物质[2]和沉积物类型[3]对锰结核赋存的制约作用以及来源物质[4]、环境因子[5,6](Eh、水深等)对金属富集的重要影响.
铝系复合富集剂富集海水中铀的基础研究
周仲怀, 陆家平, 刘兴俊
1986, 8(6): 788-792.
摘要:
由于海水提铀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海水中铀的富集机理和溶存形态的研究,这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在海洋化学方面引起注目的一个研究课题.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对筛选海水提铀富集剂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阐明海洋中铀的转移机理及其成矿作用,对铀的海洋地球化学的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海水中的铀的富集机理和溶存形态[1-9].
海洋地质、地貌
黄海晚更新世沉积环境的演变
谢福缘
1986, 8(6): 708-713.
摘要:
笔者曾于1979年与1981年对黄海晚更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的演变进行过研究,又据1980年所获得的综合分析资料对黄海晚更新世沉积环境的演变得到了新的认识,即黄海晚更新世以来,有三次裸露成陆,经历了陆—海—陆—海—陆—海的演变历史.研究证明,泥炭层可作为划分黄海晚更新世地层的标志层.
弧形俯冲构造的初步解析——岛链、海沟的弧状形态与贝尼奥夫带倾角的关系
邬(山仑), 梁海华, 任伏虎, 李茂松
1986, 8(6): 714-723.
摘要:
大洋板块的俯冲消减形成了各种弧状构造,而这些构造之所以成为弧形的原田,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解释.本文从地球球面和俯冲板块之间的几何关系(主要是俯冲角的大小和海沟形态的变化)出发,提出几个解析模式,并将解析结果同实际资料对比,初步揭示了地球球面和俯冲板块之间的几何关系是这些弧形构造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并据此对俯冲带几何性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这对板块学说无疑是一种佐证和补充.
大连地区高海面遗迹的新发现
刘国海, 韩慕康
1986, 8(6): 793-796.
摘要:
辽东半岛南端大连地区高海面遗迹,以往见诸于文献报道的,最高位置也只在100米左右,所指的都是海蚀阶地面,地点与形态特征的介绍不具体,高度也不确切.最近,笔者等结合大连地震区翅任务,带领两校毕业班同学进行海滨新构造详细调查时,在大连市南郊的三处海滨低山上发现了更高的古海面遗迹(图1).
海洋生物、水产
重金属在泥蚶体内的累积
王初升, 尹卫平
1986, 8(6): 724-728.
摘要:
实验通过测定泥蚶(Arca granosa Linnus)血液和软体组织中Cd,Pl和Cu的含量,讨论泥蚶对这三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体内分布,结果表明,金属在血液和软体组织中的浓缩系数高低顺序为:Cd>Cu>Pb,且Cu和Pb的浓缩系数值接近,体内分布相似,有别于Cd;血液浓缩系数可反映出软体组织的富集能力,由海水铅致毒实验表明,血液Pb浓度受环境海水Pb浓度的支配并随时间变化;海水铅致毒浓度1-100μg/l,泥蚶血液和软体组织中Pb含量随海水Pb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三者之间具指数相关.
渤海原油对黄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的围隔式实验
沈亮夫, 黄文祥, 朱琳
1986, 8(6): 729-735.
摘要:
本实验共使用三个海上围隔实验生态系统,模拟海上溢油事故,测定了渤海原油对黄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和2毫米厚度溢油的影响下,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即小型硅藻和鞭毛藻代替了大型硅藻.同时,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多样性和总细胞数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溢油量的增多而增大.由于降解作用,水中油含量随时间而逐渐减少,在溢油入海后的第8天,水中油消失,第12天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也大体恢复正常.
南极维多利亚干谷和罗斯岛的异养微生物
倪纯治, 林燕顺, 周宗澄, 叶德赞, 曾活水, 梁子原, 李志棠, 张南峰
1986, 8(6): 736-742.
摘要:
本文报道了1981年12月—1932年2月,在参加新西兰组织的南极维多利亚干谷和罗斯岛海滨考察中,从10个采样点采集了水、泥、雪和海水样品,进行了包括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异养菌的分离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有10属的细菌,9属的酵母菌和9属的霉菌.大部分菌株能在20℃和5℃生长,极个别菌株只能在5℃以下才能生长,从海滨及附近湖泊分离的菌属多于从内陆干谷样品中分离的菌属,表现了菌类组成和极地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关系.
海洋工程
分析海洋重力式建筑物地基位移反应的拟静力方法
曹亚林, 章守恭, 何广讷
1986, 8(6): 743-750.
摘要:
随机波浪荷载下海洋重力式建筑物的位移反应,是工程设计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对我国某海砂所进行的循环三轴试验成果的分析和研究,文中通过建立起一个考虑了不同初始固结应力状态及不同振次效应的土的综合归一化数学模型,提出了一个分析计算重力式海洋建筑物地基位移反应的拟静力方法.与一般的动力分析方法相比较,这一方法具有简捷方便之特点,文中最后还通过一重力式海洋平台地基位移反应分析的具体算例,表明了文中建议方法的实用性.
作用于垂直桩柱上的波浪水流力
李玉成, 张福然
1986, 8(6): 751-761.
摘要:
本文基于Morison方程和线性波理论分析了波浪与水流共存条件下作用于垂直桩柱上的波流力,提出了在规则波条件下适用于波流共存时的KC数(N'KC)的定义,试验证明速度力系数C4及惯性力系数Cm与N'K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一相关关系可以应用于不规则波条件下波流力在时域内的计算,其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文中还提出了一个简化的波流力极大值概率分布的分析方法,其结果与试验值相符也很好,可供工程实际使用.
海洋物理
分层海底反射信号的一种波形分段技术
吴国清
1986, 8(6): 762-771.
摘要:
从分层海底反射回来的水声回波信号包含了许多海底未知的重要信息,其信号中统计特性突然变化而形成的边界,反映了海底的深度和分层海底的层数及各层的相对深度.用一种波形分段技术来检测这些边界显得很有效.在这种接续的波形分段算法中,采用自回归模型和广义似然比检验方法来检测波形中突变的边界.这种技术只要求低阶数自回归模型,下降了计算时间.
论文
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著名地理学家、海洋学家刘恩兰教授在北京逝世
陈鸿衡
1986, 8(6): 797-797.
摘要:
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地理学家、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原国家海洋局顾问、《海洋学报》编委刘恩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86年7月15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81岁.刘恩兰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于7月2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