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第6卷 第2期
1984, 6(2): 143-150.
摘要:
本文利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浅水海浪的连续记录,基于谱形相似的原理和参量化方法,建立了以平均坡高、平均周期及相对深度为参量的浅水海浪谱模式.该模式的高频部分频率指数的大小取决于相对深度,不同于菲利普斯[1]负五次方结论.经部分实测资料检验证实,模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是吻合的.
本文利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浅水海浪的连续记录,基于谱形相似的原理和参量化方法,建立了以平均坡高、平均周期及相对深度为参量的浅水海浪谱模式.该模式的高频部分频率指数的大小取决于相对深度,不同于菲利普斯[1]负五次方结论.经部分实测资料检验证实,模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是吻合的.
1984, 6(2): 151-159.
摘要:
本文研究了六昼夜连续观测到的黄海北部水下环境噪声的一些地域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噪声谱级具有较强烈的,并且各频率谱级之间存在的同期相似起伏的时变性.再者就是噪声谱级依赖于风速关系比较复杂.例如在中等风速范围(16-30节)内,谱级随风速增长的变化会出现“V”字形特征.本文提出一个改进了的数学模型,推广了Piggott(1964)和Crouch等(1972)的结果.用此改进了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噪声所表现的诸如“V”字形的特殊状态.
本文研究了六昼夜连续观测到的黄海北部水下环境噪声的一些地域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噪声谱级具有较强烈的,并且各频率谱级之间存在的同期相似起伏的时变性.再者就是噪声谱级依赖于风速关系比较复杂.例如在中等风速范围(16-30节)内,谱级随风速增长的变化会出现“V”字形特征.本文提出一个改进了的数学模型,推广了Piggott(1964)和Crouch等(1972)的结果.用此改进了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噪声所表现的诸如“V”字形的特殊状态.
1984, 6(2): 160-173.
摘要:
本文通过对1979年资料的分析,初步确定东经105°附近的赤道地区是西太平洋上一条最显著的低空越赤道气流通道,并对东经105°低空越赤道气流的结构和强度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本文通过对1979年资料的分析,初步确定东经105°附近的赤道地区是西太平洋上一条最显著的低空越赤道气流通道,并对东经105°低空越赤道气流的结构和强度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984, 6(2): 174-179.
摘要:
本文以1975-1978年间,低纬观测记录较多的7-8月份海平面天气图为基础,采用分析流场和温-湿场(或称能量场、θe场,θse场)的方法,研究了盛夏季节多台风生成期及台风间歇期的流场,温-湿场的主要特征,进而指出,在热带扰动不活跃、少台风或无台风生成期内,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与赤道缓冲带轴线趋于连接,低纬东风气流强大,分析区内高值温-湿区发展,控制了大部分洋面.在热带扰动活跃、ITCZ明显加强、多台风或台风成“群”出现的时期,低纬西风东进,研究区内低值温-湿区发展,且高值区断裂,多个中心交错出现.最后指出,台风生成地点及其移动路径和海平面低值温-湿区及其走向基本一致,从而为台风路径预报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信息.
本文以1975-1978年间,低纬观测记录较多的7-8月份海平面天气图为基础,采用分析流场和温-湿场(或称能量场、θe场,θse场)的方法,研究了盛夏季节多台风生成期及台风间歇期的流场,温-湿场的主要特征,进而指出,在热带扰动不活跃、少台风或无台风生成期内,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与赤道缓冲带轴线趋于连接,低纬东风气流强大,分析区内高值温-湿区发展,控制了大部分洋面.在热带扰动活跃、ITCZ明显加强、多台风或台风成“群”出现的时期,低纬西风东进,研究区内低值温-湿区发展,且高值区断裂,多个中心交错出现.最后指出,台风生成地点及其移动路径和海平面低值温-湿区及其走向基本一致,从而为台风路径预报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信息.
1984, 6(2): 180-185.
摘要:
本文阐述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及其酸可溶相和间隙水中Pb、Cu和Cd的分布,分析了它们与环境参数的关系,发现它们的多数与沉积物的粒度、有机质、氧化铁和粘土矿物的含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与Eh、pH也有一定的关系.间隙水和沉积物之间存在着准平衡关系.Pb、Cu在两相间的分配主要受氧化铁和有机质的吸附-解吸和沉淀-溶解过程所控制,Cd的分配主要受CdS的沉淀-溶解过程所控制.
本文阐述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及其酸可溶相和间隙水中Pb、Cu和Cd的分布,分析了它们与环境参数的关系,发现它们的多数与沉积物的粒度、有机质、氧化铁和粘土矿物的含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与Eh、pH也有一定的关系.间隙水和沉积物之间存在着准平衡关系.Pb、Cu在两相间的分配主要受氧化铁和有机质的吸附-解吸和沉淀-溶解过程所控制,Cd的分配主要受CdS的沉淀-溶解过程所控制.
1984, 6(2): 186-196.
摘要:
本实验主要做了海水中镉与水合氧化铁(三种形式)相互作用的pH曲线和等温线,实验结果主要为:(1)发现一类有一个“拐点”或两个“平台”的海水中的新型等温线;(2)用分级离子交换理论解释了这类等温线;(3)并进而导出了相应的等温方程式;(4)提出用作图法求得了相应的平衡常数K1和K2;(5)由离子交换率(%)-pH曲线得知,镉以CdCl+形式在水合氧化铁上进行阳离子交换,并详细研究了实验条件的变化对曲线的影响.
本实验主要做了海水中镉与水合氧化铁(三种形式)相互作用的pH曲线和等温线,实验结果主要为:(1)发现一类有一个“拐点”或两个“平台”的海水中的新型等温线;(2)用分级离子交换理论解释了这类等温线;(3)并进而导出了相应的等温方程式;(4)提出用作图法求得了相应的平衡常数K1和K2;(5)由离子交换率(%)-pH曲线得知,镉以CdCl+形式在水合氧化铁上进行阳离子交换,并详细研究了实验条件的变化对曲线的影响.
1984, 6(2): 197-205.
摘要:
本文初步探讨了珠江河口的表层沉淀物和悬浮颗粒物中的粘土分布及其作用机理.用沉降离心法分离出沉积物中粒度<0.2μ的粘土,X-射线衍射相分析法测定沉淀物和悬浮体颗粒中粘土组分.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粘土向海变化趋势:高岭石含量下降,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增高.且同世界上其他大河河口海区沉积物中粘土矿分布的向海变化趋势相似.本文初步探讨了珠江河口粘土矿分布的向海变化作用机理,认为主要是由粘土物的差异凝聚引起的.
本文初步探讨了珠江河口的表层沉淀物和悬浮颗粒物中的粘土分布及其作用机理.用沉降离心法分离出沉积物中粒度<0.2μ的粘土,X-射线衍射相分析法测定沉淀物和悬浮体颗粒中粘土组分.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粘土向海变化趋势:高岭石含量下降,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增高.且同世界上其他大河河口海区沉积物中粘土矿分布的向海变化趋势相似.本文初步探讨了珠江河口粘土矿分布的向海变化作用机理,认为主要是由粘土物的差异凝聚引起的.
1984, 6(2): 206-214.
摘要:
本文提出了测定海水中痕量银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玻炭金膜电极与薄层流动示差脉冲溶出法相结合,改善了玻炭电极的重现性,提高了测定银的灵敏度.实验中,控制流速为1.8-2.0毫升/分,电极电位取-0.6伏,银峰电位在0-+0.9伏之间,灵敏度、线性、重现性和干扰实验均获得较好的结果.海水不经预富集,在天然海水中加入纯硝酸至酸度为0.025M,即可进行测定.实验可得到清晰的示差脉冲阳极溶出峰,方法灵敏度为1×10-10M,重复测定六次的标准偏差小于±2%,回收率为85-96%.应用本方法测定了厦门港海水、外海海水等水样,均得到满意的结果.
本文提出了测定海水中痕量银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玻炭金膜电极与薄层流动示差脉冲溶出法相结合,改善了玻炭电极的重现性,提高了测定银的灵敏度.实验中,控制流速为1.8-2.0毫升/分,电极电位取-0.6伏,银峰电位在0-+0.9伏之间,灵敏度、线性、重现性和干扰实验均获得较好的结果.海水不经预富集,在天然海水中加入纯硝酸至酸度为0.025M,即可进行测定.实验可得到清晰的示差脉冲阳极溶出峰,方法灵敏度为1×10-10M,重复测定六次的标准偏差小于±2%,回收率为85-96%.应用本方法测定了厦门港海水、外海海水等水样,均得到满意的结果.
1984, 6(2): 215-222.
摘要:
珊瑚样品的现代位置是地质历史进程中海面变化与地壳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计算沿海地区构造运动速率的方法,都依赖于具体的海平面变化曲线.为了认识海面变化与地壳运动各自的情形与规律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比较不同地区构造运动速率的新方法.这一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特殊海平面变化曲线.本文根据中国全新世珊瑚礁样品的14C等资料,获得了各珊瑚礁区构造运动速率的相对比较值为:台湾东海岸,约4.5或6.0毫米/年;恒春半岛,3.5毫米/年;台南地区,约2.6毫米/年;钓鱼岛,约1.6毫米/年;台湾北海岸,约0.8毫米/年;西沙群岛,约0.7毫米/年;海南岛南岸,约0.5毫米/年.
珊瑚样品的现代位置是地质历史进程中海面变化与地壳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计算沿海地区构造运动速率的方法,都依赖于具体的海平面变化曲线.为了认识海面变化与地壳运动各自的情形与规律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定量比较不同地区构造运动速率的新方法.这一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特殊海平面变化曲线.本文根据中国全新世珊瑚礁样品的14C等资料,获得了各珊瑚礁区构造运动速率的相对比较值为:台湾东海岸,约4.5或6.0毫米/年;恒春半岛,3.5毫米/年;台南地区,约2.6毫米/年;钓鱼岛,约1.6毫米/年;台湾北海岸,约0.8毫米/年;西沙群岛,约0.7毫米/年;海南岛南岸,约0.5毫米/年.
1984, 6(2): 223-234.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表明:(1)弶港潮滩是在两股强潮流以弶港为中心辐聚辐散的控制作用下形成的,由于潮流对海底物质的冲刷、搬运和堆积,使潮沟水系发育;(2)湖沟在滩面上纵横交错,规模较大,横向迁移摆动迅速,对潮滩沉积物起着重大的改造作用;(3)本文总结了潮沟沉积物特征,提出判别这类沉积物的标志,并概括了潮沟发育的阶段性,为探讨古代类似环境,提供依据.
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表明:(1)弶港潮滩是在两股强潮流以弶港为中心辐聚辐散的控制作用下形成的,由于潮流对海底物质的冲刷、搬运和堆积,使潮沟水系发育;(2)湖沟在滩面上纵横交错,规模较大,横向迁移摆动迅速,对潮滩沉积物起着重大的改造作用;(3)本文总结了潮沟沉积物特征,提出判别这类沉积物的标志,并概括了潮沟发育的阶段性,为探讨古代类似环境,提供依据.
1984, 6(2): 272-276.
摘要:
对渤海30多个表层样作了粘土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广泛存在的粘土矿物是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蒙脱石.伊利石为优势矿物,平均含量为60%;次之为高岭石,平均18%;绿泥石与蒙脱石为次要矿物,平均都在10%左右.渤海粘土矿物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图式受物源控制,其中黄河的入海泥沙影响最大.海区的水动力特征与地球化学环境(如盐度)也是影响粘土矿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根据粘土矿物的分布与组合特征,可将渤海划分为两个矿物省:辽东湾矿物省与渤海湾-莱洲湾矿物省,而这后一个矿物省明显地反映了黄河泥沙入海后的运移、扩散与沉淀的特征,这对渤海沉积物来源的研究以及了解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与对它的开发利用都是有意义的.
对渤海30多个表层样作了粘土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广泛存在的粘土矿物是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蒙脱石.伊利石为优势矿物,平均含量为60%;次之为高岭石,平均18%;绿泥石与蒙脱石为次要矿物,平均都在10%左右.渤海粘土矿物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图式受物源控制,其中黄河的入海泥沙影响最大.海区的水动力特征与地球化学环境(如盐度)也是影响粘土矿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根据粘土矿物的分布与组合特征,可将渤海划分为两个矿物省:辽东湾矿物省与渤海湾-莱洲湾矿物省,而这后一个矿物省明显地反映了黄河泥沙入海后的运移、扩散与沉淀的特征,这对渤海沉积物来源的研究以及了解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与对它的开发利用都是有意义的.
1984, 6(2): 235-243.
摘要:
本文应用群落结构四个主要参数——Shannon-Wiever种类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种类丰度指数(d)、Pielous种类均度指数(J)和McNauchton种类优势度指数(D2),分析本调查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1)本调查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较简单,四个指数值的平均值分别是:H'=2.06、d=3.34、J=0.46和D2=0.73;(2)五个断面各指数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3)各调查断面的四个指数值也具有相当大的差异.
本文应用群落结构四个主要参数——Shannon-Wiever种类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种类丰度指数(d)、Pielous种类均度指数(J)和McNauchton种类优势度指数(D2),分析本调查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1)本调查区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较简单,四个指数值的平均值分别是:H'=2.06、d=3.34、J=0.46和D2=0.73;(2)五个断面各指数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3)各调查断面的四个指数值也具有相当大的差异.
1984, 6(2): 244-252.
摘要:
用TRS-80微型电子计算机,BASIC-Ⅱ语言,对多孔螅Milleporidae(Cnidaria,Hydrozoa,Hydrocorallina)的分类鉴定,本文已设计有四种功能:(1)根据形态特征,用数码输入计算机,能快速鉴定,回答种名和其有几多同物异名;(2)输入有效种拉丁文,讯问同物异名时,电视屏幕显示其同物异名录;(3)输入拉丁文,问其分类特征是什么?计算机会显示其分类特点;(4)输入拉丁文,查讯是否是有效种?机器回答:“它是有效种或是无效种,它是某有效种的同物异名”.发现新种随时可以输入,设计时留有余位.
用TRS-80微型电子计算机,BASIC-Ⅱ语言,对多孔螅Milleporidae(Cnidaria,Hydrozoa,Hydrocorallina)的分类鉴定,本文已设计有四种功能:(1)根据形态特征,用数码输入计算机,能快速鉴定,回答种名和其有几多同物异名;(2)输入有效种拉丁文,讯问同物异名时,电视屏幕显示其同物异名录;(3)输入拉丁文,问其分类特征是什么?计算机会显示其分类特点;(4)输入拉丁文,查讯是否是有效种?机器回答:“它是有效种或是无效种,它是某有效种的同物异名”.发现新种随时可以输入,设计时留有余位.
1984, 6(2): 253-259.
摘要:
采用海泥提取液和不同氮源的培养基对牟氏角毛藻进行培养研究的结果,表明海泥提取液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施用维生素和生物素好,尤以2%浓度为佳.不同氮源的培养结果表现出牟氏角毛藻在短时间内,每小时每个细胞吸收NO3-N1.6-4.4×10-8毫克,而吸收NH4-N 4.9-5.9×10-8毫克;这证实了牟氏角毛藻吸收NH4-N的能力强于NO3-N,所以生长在NH4-N培养基中胜过生长在NO3-N培养基中.从培养利用出发,我们认为采用铵盐培养基为宜.
采用海泥提取液和不同氮源的培养基对牟氏角毛藻进行培养研究的结果,表明海泥提取液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施用维生素和生物素好,尤以2%浓度为佳.不同氮源的培养结果表现出牟氏角毛藻在短时间内,每小时每个细胞吸收NO3-N1.6-4.4×10-8毫克,而吸收NH4-N 4.9-5.9×10-8毫克;这证实了牟氏角毛藻吸收NH4-N的能力强于NO3-N,所以生长在NH4-N培养基中胜过生长在NO3-N培养基中.从培养利用出发,我们认为采用铵盐培养基为宜.
1984, 6(2): 260-271.
摘要:
破开算子法(Methode des éclatements d'operateurs)是近年来在国外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文运用该法的基本原理,以杭州湾的实测资料为依据,试用若干种不同的破开格式,进行了二维潮流的计算,并对计算成果作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潮流实测资料.该法除具有形式上比较简单的显著优点外,在破开方式和计算格式处理上,还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在稳定性、收敛性和计算精度方面也是令人满意的,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一种方法.
破开算子法(Methode des éclatements d'operateurs)是近年来在国外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文运用该法的基本原理,以杭州湾的实测资料为依据,试用若干种不同的破开格式,进行了二维潮流的计算,并对计算成果作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潮流实测资料.该法除具有形式上比较简单的显著优点外,在破开方式和计算格式处理上,还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在稳定性、收敛性和计算精度方面也是令人满意的,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