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4年  第6卷  第3期

海洋水文
应用聚类分析法划分黄海水团的初步研究
邱道立, 周诗赉, 李昌明
1984, 6(3): 281-292.
摘要:
本文主要利用温盐的相对值及其季节变化规律作为确定浅海变性水团性质的主要依据,应用逐步聚类分析法划分黄海区1978-1980年三年逐月的表底层水团,并以温盐点聚对照法为基础,使聚类分析的计算结果向其逼近,最后求得独立的聚类分析方法.文中对应用聚类分析法的优点及存在问题以及水团与渔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南海潮汐特征的初步探讨
俞慕耕
1984, 6(3): 293-300.
摘要:
本文以英版潮汐表上刊出的调和常数为主,选取了320个站资料,计算了南海的潮汐性质、潮差,半日潮和日潮的同潮时线、潮差,并用等高线法,绘制了M2、S2、K1、O1分潮图,从而较好地展现了潮汐的分布规律.在南海北部,汕头以南海区发现了一个新的半日分潮(S2)无潮点.海区的潮波运动,以前进波为主,由北向南传播,到了沿岸海湾,因受地形等影响变成驻波.与以往文献比较,更准确地揭示了本海区的潮汐特征.
海洋气象
西太平洋赤道槽区大尺度扰动的结构及热量收支
徐炳荣
1984, 6(3): 301-310.
摘要:
选用海洋调查船“实践”号、“向阳红09”号在全球大气试验热带风观测(TWOS)期间的六天观测资料及同期的两个岛屿站的探空记录,计算了区域平均的大尺度参数:相当位温、水平散度、相对涡度及垂直速度的垂直分布.结合热量,湿度的收支研究计算了视热源、视湿度汇及总涡动热通量的垂直分布,据卫星云图及海面气象观测将所研究的六天分为扰动控制及信风控制两类.通过扰动及信风控制下各大尺度参数平均值的比较,并与西太平洋赤道海域、大西洋信风区的其他研究结果相比较,得到西太平洋赤道槽区大尺度扰动结构上的一些特征.
影响北大西洋飓风形成的大尺度环流条件
丁一汇, E.R.莱特
1984, 6(3): 311-323.
摘要:
本文对多飓风月(或季)和少飓风月(或季)的大尺度环流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大西洋飓风形成频率与下列大尺度环流条件有关的结论: 在多飓风月或季,副热带高压有明显发展并向北移,冰岛低压加深,极地涡旋较强并且有一深的长波槽沿美国东岸南伸;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有一强高压脊发展,相应的高空急流移向北;在200毫巴,在副热带大西洋上盛行异常反气旋环流;高空东风气流较强和海面温度为正距平.而少飓风季的情况在许多主要方面与上述情况相反.统计检验表明,这种差异从统计上是显著的.最后,我们比较了大西洋和西太平洋有利于飓风或台风形成条件的差异.
海洋化学
长江口重金属元素固-液界面的过程——Ⅱ.水合氧化铁对Pb、Cu和Cd吸附的热力学模式
陈松, 廖文卓, 艾宏韬, 潘皆再, 许爱玉, 庄国顺, 许建中
1984, 6(3): 324-333.
摘要:
模拟长江口某些环境条件,用制备的水合氧化铁对Pb、Cu和Cd进行吸附实验,不同温度下的数据均符合Langmuir等温式.测定了各元素的饱和吸附量、吸附热、平衡常数及其他热力学参数.溶液pH对吸附有明显的影响,各元素均在一定的pH区间产生吸附突跃,吸附过程可用改进的M2+-H+表面化学交换模式说明.初步确定:水含氧化铁对Pb、Cu的吸附以化学作用为主;Cd的吸附则以静电作用为主.模拟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性质给予定量的描述.
海水中铜在δ-MnO2,r-MnOOH和水锰矿上液-固分配的一类新型等温线
张正斌, 刘莲生, 郑士淮, 周迪颐, 孟晓光, 胡建耀
1984, 6(3): 334-342.
摘要:
本实验主要作了铜-水合氧化锰作用的pH曲线和等温线,其主要实验结果是(1)得到了一种有两个“拐点”或三个“平台”的新型等温线,这类等温线文献上未见报道;(2)据分级离子交换理论导出了与新型等温线相应的等温式,应用作图法求出了平衡常数K1、K2、K3;(3)由离子交换率-pH曲线得知,铜以CuOH+形式在水合氧化锰上进行阳离子交换.
吸附溶出伏安法快速测定海水及淡水中的痕量铀
陈梅安, 张天祥
1984, 6(3): 343-351.
摘要:
本实验在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直接测废水中铀的工作基础上,用悬汞电极富集铀络合物后,以溶出伏安法测定,灵敏度比以往根谱法有了很大提高,铀的检出限达0.3毫微克/毫升.本法直接测定一个样品只需10-20分钟,从而建立了快速测定水中铀的分析方法.
海洋地质、地貌
潮汐汊道的若干问题
任美锷, 张忍顺
1984, 6(3): 352-360.
摘要:
本文通过国外潮汐汊道研究进展的回顾,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论述了潮汐汊道的定义以及它与其他类型的潮汐水道的区别;并证明中小河口湾也是潮汐汊道的一种特殊类型,文中举例说明,海岸动力地貌学,特别是堆积地貌的慎密研究是判断潮汐汊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缺乏详细的近岸带泥沙运移和水动力要素的定量数据时,更是如此.
潮流脊的形成机制和发育条件
夏东兴, 刘振夏
1984, 6(3): 361-367.
摘要:
本文重点讨论了潮流脊的形成机制和发育条件.1-3.5节的往复潮流和丰富的松散沉积是潮流脊发育的动力和物质条件,它形成的动力机制类同于顺直河流.在脊间槽道中,潮流以双向螺旋流的形式运动,即在水体向前运动的同时,于槽道中央下降刷深沟槽,而在两侧上升堆积沙脊,直至地形、动力和物质三者取得平衡为止,潮流脊通常分布在河口、海湾及海峡口等水深浅于35米的浅海近岸地区.
洋区高程异常及垂线偏差的计算与分析
许时耕
1984, 6(3): 368-376.
摘要:
高程异常和垂线偏差是大地测量及空间技术中常用到的一组大地参数.精确计算大洋区这些参数的工作是十分困难的.本文以我国在中太平洋调查的一个海区为例,介绍了用重力法计算洋区高程异常及垂线偏差的基本公式、分区原则、资料来源、数据处理及程序设计等主要内容.讨论了计算误差的主要来源及提高计算精度的基本途径,分析了试算区大地水准面参数的展布特征.
海洋生物
中国海洋枝角类研究——Ⅲ.生殖
郑重, 曹文清
1984, 6(3): 377-388.
摘要:
本文对我国数量较大、分布较广的两种海洋枝角类(鸟喙尖头溞Penilia avirostris,肥胖僧帽溞Evadne tergestina)的生殖作了研究,着重探讨孤雌生殖雌溞的生殖量(每胎幼体数)问题,并获得以下一些结果:(1)生殖量和个体大小呈明显正相关--个体愈大,生殖量也愈大,(2)生殖量有季节变化,一般在水温较高、食料较多的夏季(8-9月)最高.这和种群密度的季节变化(8-9月密度最大)基本一致;但前者高峰往往比后者高峰约早半个月出现,(3)生殖量随着有性生殖强度的增强而降低,换言之,当有性生殖个体(S,)增多时,生殖量有减少趋势.(4)从我国沿岸各海区生殖量的比较中,发现有逐渐向南增多的趋势.这与生殖量在夏季增多的趋势是一致的.增多的原因显然和水温升高有关.此外,本文对有性生殖问题(包括有性个体的大小、出现期、性比、在种群中的数量比例,以及休眠卵(冬卵)的特点和数目等)也作了扼要叙述.
台湾海峡西部近海底栖生物生态初步研究
江锦祥, 陈灿忠, 吴启泉, 蔡尔西, 张水浸, 陈金堤
1984, 6(3): 389-398.
摘要:
1961-1964年于台湾海峡西部近海进行了七航次调查,其范围为23°20'-25°54'N,117°11'-119°58'E,水深一般不超过50米,布设了定量采泥189站和定性拖网33站. 本次调查获得的底栖动物已鉴定到种的共392种.种类组成特点:以近岸浅水种占主导地位,而且热带亚热带种占绝对优势,显示了台湾海峡具有热带海区的特征.本海区底栖生物生物量总平均为38.0克/米2,平均密度为116个/米2,生物量组成以棘皮动物占优势,其次是软体动物. 群落的分布特点:(1)阳遂足-海地瓜群落属于近岸低盐性质,主要分布在平潭岛以北受闽江径流影响较大的水域,底质为软泥.(2)歪刺锚参-薄倍棘蛇尾-浅缝合骨螺群落则广泛分布于调查海区,群落种类繁多,结构较复杂.底质为软泥.(3)麦氏偏顶蛤-刘五店沙鸡子-阿曼吉娅虫群落以细砂底为主,局限于北部海区.(4)厦门文昌鱼-瑰斑竹蛏-中华岩鳃-多鳃欧努菲虫群落则以粗、中砂为主,仅分布于南部海区.(5)日本俏羽枝-布纹蚶群落分布在港湾的出口处或岛屿之间,流速较大,底质为砾石或石块.
浙江近海上升流调查海区赤潮的初步探讨
方绍锦
1984, 6(3): 408-414.
摘要:
本文报道了1991年8月浙江近海上升流调查海区(27°30'-30°30'N,124°00'E以西)赤潮现场观测的结果.文中通过赤潮发生前期的水文和气象以及叶绿素(Chlorophyll)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大面观测结果的分析,阐明了该海区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水文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点,并对赤潮生物的组成特点作了描述,通过赤潮期间(临近期、暴发期和消亡期)的水温和叶绿素含量的垂直分布,并结合气象要素的比较分析,阐明了水体稳定度与赤潮发生的内在关系,从而对赤潮的成因作初步探讨,
海洋工程
关于海洋工程设计波高标准研究
刘德辅, 王超
1984, 6(3): 399-407.
摘要:
针对海洋工程设计波浪标准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以海洋工程构筑物的使用期和使用期内可能超过设计波高的危险率作为控制条件的海洋工程设计波高标准,推导出一组适用于各种资料取样方法和波浪不同的原始分布形式下设计波高推算公式,根据海洋工程构筑物使用期、设计危险率以及设计海域的波高统计特征值,即可推算设计波高,文中还通过算例,将这组新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现行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302米氦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中人体心脏电活动的变化
崔人镜, 王兴化, 李鹏英, 陆萍萍
1984, 6(3): 415-422.
摘要:
本工作观察和分析了受试者在302米氦氧饱和潜水模拟实验中的心电图,判断心脏功能状况及变化,实验观察到:高压性心动徐缓和窦性心律不齐;运动后心电图上呈右心优势,出现横面QRS向量右前成分增大,额面QRS平均电轴向右偏转的趋势;静息和运动后心电图上Q-T/T-Q比值的变化与相应的心率变化趋势一致;运动后RV1+SV5的变化趋势主要由SV5的变化决定;高压下紧接运动后的心率明显高于加压前对照,提示人在高压下心脏动员水平增高,劳动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