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 第7卷 第3期
1985, 7(3): 265-275.
摘要:
本文以江浙沿岸为背景,基于文献[1]数值模拟结果,取5310、5612、6126、6207号台风潮过程为例,讨论了各水文、气象、地理因子对台风潮的贡献以及粗细网格的选取对数值计算的影响问题,并指出了各动力学因子与台风路径、水深、地形的关系.
本文以江浙沿岸为背景,基于文献[1]数值模拟结果,取5310、5612、6126、6207号台风潮过程为例,讨论了各水文、气象、地理因子对台风潮的贡献以及粗细网格的选取对数值计算的影响问题,并指出了各动力学因子与台风路径、水深、地形的关系.
1985, 7(3): 276-279.
摘要:
本文描述中国近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对与海平面变化有密切关系的6个长周期分潮(Sa、Ssa、Mm、Mf、MSf和MN)进行分析,并对它们的分布和特征进行讨论,结果表明,Sa和Ssa的调和常数是由气象因子的影响决定的,Sa是所有长周期分潮的最大者,MN的振幅约3厘米.
本文描述中国近海海平面的季节变化,对与海平面变化有密切关系的6个长周期分潮(Sa、Ssa、Mm、Mf、MSf和MN)进行分析,并对它们的分布和特征进行讨论,结果表明,Sa和Ssa的调和常数是由气象因子的影响决定的,Sa是所有长周期分潮的最大者,MN的振幅约3厘米.
1985, 7(3): 280-287.
摘要:
本文根据Rice和Longuet-Higgins提出的波群包络线统计理论,导出了波群包络线最大值和波群波高的统计分布.只要计算出海浪谱及各阶矩,便可由海浪波高得到波群波高,本文应用截断的P-M谱计算得到了理论分布曲线,并用外海和实验室资料进行了比较.
本文根据Rice和Longuet-Higgins提出的波群包络线统计理论,导出了波群包络线最大值和波群波高的统计分布.只要计算出海浪谱及各阶矩,便可由海浪波高得到波群波高,本文应用截断的P-M谱计算得到了理论分布曲线,并用外海和实验室资料进行了比较.
1985, 7(3): 288-297.
摘要:
近年来应用海温场进行长期天气预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3],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尺度的海气相互作用对长期天气过程的影响,对表层海温的大尺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利用1949-1972年资料,对整个大西洋表层海温进行了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并与北大西洋(1949-1980年)的分析进行了比较.
近年来应用海温场进行长期天气预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3],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尺度的海气相互作用对长期天气过程的影响,对表层海温的大尺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利用1949-1972年资料,对整个大西洋表层海温进行了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并与北大西洋(1949-1980年)的分析进行了比较.
1985, 7(3): 361-366.
摘要:
研究局地风的日变化,是了解一地天气气候特征的重要点之一,而且,可进一步了解一地散度和垂直运动的日变化,这对大尺度热量和水汽收支分析也是重要的,国外曾有很多人研究过对流层中风的日变化[1-4],然而,由于资料限制,对于风的日变化,国内的工作还比较少.
研究局地风的日变化,是了解一地天气气候特征的重要点之一,而且,可进一步了解一地散度和垂直运动的日变化,这对大尺度热量和水汽收支分析也是重要的,国外曾有很多人研究过对流层中风的日变化[1-4],然而,由于资料限制,对于风的日变化,国内的工作还比较少.
1985, 7(3): 367-373.
摘要:
本文选用流体动力学中描述风暴潮运动的全流方程组及相应的有限差分方程组,对解放后造成渤海沿岸灾害最为严重的7203号强台风潮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获得了与实测风暴潮相当吻合的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台风域内的风和气压对风暴潮的效应,台风移行路径及移行速度对风暴潮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探讨,获得了有益结果.
本文选用流体动力学中描述风暴潮运动的全流方程组及相应的有限差分方程组,对解放后造成渤海沿岸灾害最为严重的7203号强台风潮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获得了与实测风暴潮相当吻合的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台风域内的风和气压对风暴潮的效应,台风移行路径及移行速度对风暴潮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探讨,获得了有益结果.
1985, 7(3): 298-305.
摘要:
本文研究了海水中痕量铬的极谱催化波及其机理,在乙二胺-NaNO2-EDTA底液体系中,可得到清晰、灵敏而稳定的极谱催化波,其导数示波极谱上的峰电位为-1.7伏(SCE),检测浓度可低达1.5×10-9M,天然海水试样不必经过分离富集手续即可直接测定,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变异系数为5%,回收率相对误差为10%,研究表明为具有吸附性质的氢催化波.
本文研究了海水中痕量铬的极谱催化波及其机理,在乙二胺-NaNO2-EDTA底液体系中,可得到清晰、灵敏而稳定的极谱催化波,其导数示波极谱上的峰电位为-1.7伏(SCE),检测浓度可低达1.5×10-9M,天然海水试样不必经过分离富集手续即可直接测定,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变异系数为5%,回收率相对误差为10%,研究表明为具有吸附性质的氢催化波.
1985, 7(3): 306-312.
摘要:
本文测定了厦门港海域表层沉积物36个站位样品中10种污染物的含量,并用Q型因子分析法用电子计算机编制程序对36个样品10个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6个站位表层沉积物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以有机质、硫化物、铅、铜、汞含量较多为其特征,此类沉积物大多粒度较细,处于较封闭环境,另一类以DDT、666含量较多,有机质、硫化物等含量较少为特征,此类沉积物大多处于较开阔环境且粒度较粗,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各站位的污染情况.
本文测定了厦门港海域表层沉积物36个站位样品中10种污染物的含量,并用Q型因子分析法用电子计算机编制程序对36个样品10个变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6个站位表层沉积物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以有机质、硫化物、铅、铜、汞含量较多为其特征,此类沉积物大多粒度较细,处于较封闭环境,另一类以DDT、666含量较多,有机质、硫化物等含量较少为特征,此类沉积物大多处于较开阔环境且粒度较粗,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各站位的污染情况.
1985, 7(3): 313-316.
摘要: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1.吸附剂中的铀浓度与所使用的天然海水的含铀量存在如下关系:C=8.51×10-1(u*)0.49.2.当吸附剂的用量基本保持不变时,随着通过吸附柱海水量的增加,吸附剂的吸铀量、吸附剂中的铀浓度以及吸铀后天然海水中剩余的铀浓度不断增加;而铀的回收率不断减少;分配系数随着通过吸附柱海水量的增加而减少至一定值之后,又稍有回升.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1.吸附剂中的铀浓度与所使用的天然海水的含铀量存在如下关系:C=8.51×10-1(u*)0.49.2.当吸附剂的用量基本保持不变时,随着通过吸附柱海水量的增加,吸附剂的吸铀量、吸附剂中的铀浓度以及吸铀后天然海水中剩余的铀浓度不断增加;而铀的回收率不断减少;分配系数随着通过吸附柱海水量的增加而减少至一定值之后,又稍有回升.
1985, 7(3): 374-377.
摘要:
海水中硝酸盐的测定多以比色法为主[1-5],但极谱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测定方法虽然较多,但结果尚不能令人满意,近期李延创立了BSPB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反应迅速及精度高的优点[9,10].在自动分析系统中,目前多采用铜镉还原法[2,3],虽然精度较高,但还原柱制备复杂且在操作中要经常更换,为此作者对BSPB法用于自动分析仪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满意结果.
海水中硝酸盐的测定多以比色法为主[1-5],但极谱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测定方法虽然较多,但结果尚不能令人满意,近期李延创立了BSPB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反应迅速及精度高的优点[9,10].在自动分析系统中,目前多采用铜镉还原法[2,3],虽然精度较高,但还原柱制备复杂且在操作中要经常更换,为此作者对BSPB法用于自动分析仪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满意结果.
1985, 7(3): 317-323.
摘要:
我国关于黄海的瓣鳃类化石的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晚,资料少见,七十年代后期,在大规模的黄海沉积物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海底沉积物的表层和柱状样品.发现许多瓣鳃类化石,经初步鉴定,瓣鳃类化石有46种.黄海瓣鳃类化石的成分复杂,有浅海种、滨海种和反映有淡水注入的河口或潮间带的半咸水环境的化石.通过瓣鳃类化石的属种和生态环境的研究,不仅恢复了黄海上更新统瓣鳃类动物群的面貌,而且为黄海晚更新世的古海流和古水温的研究,提供一些较为重要的资料.
我国关于黄海的瓣鳃类化石的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晚,资料少见,七十年代后期,在大规模的黄海沉积物调查中,取得了大量的海底沉积物的表层和柱状样品.发现许多瓣鳃类化石,经初步鉴定,瓣鳃类化石有46种.黄海瓣鳃类化石的成分复杂,有浅海种、滨海种和反映有淡水注入的河口或潮间带的半咸水环境的化石.通过瓣鳃类化石的属种和生态环境的研究,不仅恢复了黄海上更新统瓣鳃类动物群的面貌,而且为黄海晚更新世的古海流和古水温的研究,提供一些较为重要的资料.
1985, 7(3): 324-332.
摘要:
中太平洋西部沉积物细砂-极细砂中的碎屑矿物不下90种,根据矿物学标志和稀土配分模式论证了火山矿物主要源于早更新世及其后大洋拉斑玄武岩浆的喷发,矿物组合特征表明,矿物碎屑主要是远洋成因,但美拉尼西亚海盆中的陆源成分较多,其中石英含量在间冰期中普遍增加,瓦利斯群岛近区尤其是北斐济海盆则赋存较典型的远洋物质,陆源成分较少,自生锰结核的形成同褐色粘土关系密切,在碳酸钙沉积物中也能见到,但主要形成显微颗粒,而在北斐济海盆较松散的含钙质火山灰层中尚未发现.
中太平洋西部沉积物细砂-极细砂中的碎屑矿物不下90种,根据矿物学标志和稀土配分模式论证了火山矿物主要源于早更新世及其后大洋拉斑玄武岩浆的喷发,矿物组合特征表明,矿物碎屑主要是远洋成因,但美拉尼西亚海盆中的陆源成分较多,其中石英含量在间冰期中普遍增加,瓦利斯群岛近区尤其是北斐济海盆则赋存较典型的远洋物质,陆源成分较少,自生锰结核的形成同褐色粘土关系密切,在碳酸钙沉积物中也能见到,但主要形成显微颗粒,而在北斐济海盆较松散的含钙质火山灰层中尚未发现.
1985, 7(3): 333-341.
摘要:
我国近岸海域产出的钙质结核,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在世界陆架海域中首屈一指,黄海、东海钙质结核在结构、构造及碳酸钙含量等方面均有差异,然而它们的自生组分均为方解石,含MgO量均在1.05%以下,含Fe、Mn量均低.二海区结核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基本一致,δ18O和δ13C的全距为2‰左右,并具有轻碳轻氧的特征,结核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碳氧同位素资料均说明它形成于大陆环境之下,约形成在1.8万-2.5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晚期,可以有条件地作为一种指相标志.
我国近岸海域产出的钙质结核,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在世界陆架海域中首屈一指,黄海、东海钙质结核在结构、构造及碳酸钙含量等方面均有差异,然而它们的自生组分均为方解石,含MgO量均在1.05%以下,含Fe、Mn量均低.二海区结核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值基本一致,δ18O和δ13C的全距为2‰左右,并具有轻碳轻氧的特征,结核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碳氧同位素资料均说明它形成于大陆环境之下,约形成在1.8万-2.5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晚期,可以有条件地作为一种指相标志.
1985, 7(3): 342-352.
摘要: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铜、锌、铅、镉四种重金属对牟氏角毛藻进行培养试验,探索这四种重金属离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细胞形态结构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同时进行不同浓度重金属混合培养试验.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铜、锌、铅、镉四种重金属对牟氏角毛藻进行培养试验,探索这四种重金属离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细胞形态结构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同时进行不同浓度重金属混合培养试验.
1985, 7(3): 378-387.
摘要:
厦门港他于台湾海峡西部金门湾内,包括九龙江口、厦门外港、厦门西港和浔江海域,系一个亚热带河口港湾,本港不同程度地受到南海水系和浙闽南下沿岸流的影响,生物区系比较复杂,郑重、金德祥、黄宗国等人已先后研究了该港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附着生物和潮间带生物[2-4],但迄今为止,对厦门港浅海带和潮下带底栖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1980-1981年对该港进行了周年逐月的综合调查,本文根据其中四个季度月(2、5、8、11)底栖动物资料整理而成.
厦门港他于台湾海峡西部金门湾内,包括九龙江口、厦门外港、厦门西港和浔江海域,系一个亚热带河口港湾,本港不同程度地受到南海水系和浙闽南下沿岸流的影响,生物区系比较复杂,郑重、金德祥、黄宗国等人已先后研究了该港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附着生物和潮间带生物[2-4],但迄今为止,对厦门港浅海带和潮下带底栖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1980-1981年对该港进行了周年逐月的综合调查,本文根据其中四个季度月(2、5、8、11)底栖动物资料整理而成.
1985, 7(3): 353-360.
摘要:
本文介绍了4名潜水员在21ATA、呼吸氦氧混合气、暴露53小时、进行模拟饱和潜水环境下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的技术资料.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成功地实施了医学保障任务,积累的资料对了解和评价机体在高气压下不同阶段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适应及工作能力,营养卫生状况,加、减压方案的安全性及医疗安全保证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对今后实施海上实际饱和潜水医学保障均有参考价值.
本文介绍了4名潜水员在21ATA、呼吸氦氧混合气、暴露53小时、进行模拟饱和潜水环境下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的技术资料.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成功地实施了医学保障任务,积累的资料对了解和评价机体在高气压下不同阶段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适应及工作能力,营养卫生状况,加、减压方案的安全性及医疗安全保证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对今后实施海上实际饱和潜水医学保障均有参考价值.
1985, 7(3): 388-394.
摘要:
参加训练者为4名健康男性饱和潜水员,年龄23.3±0.5岁(均值±标准差,下同),身高173.8±3.9厘米,体重66.1±4.4公斤,体表面积1.75±0.07平方米,有实际潜水经验.训练前经详细临床检查,符合进舱要求.训练在2300型饱和潜水甲板居住舱内进行,分为生活及卫生两舱,总容积25.5立方米,舱内温度控制在30±2℃,相对湿度60-80%.在200米停留的53小时及107小时15分的减压过程中,氧分压分别为0.4及0.6ATA.加压前两周对潜水员进行了肺功能测试方法的训练,使能熟练掌握.在加压前的常压下测试一次,作为对照,在200米高压停留期间测试两次;在减压过程中,分别在127、80及38米深处各测试一次,为避免压力变化对测试的影响,测试时暂停减压;在减压完毕后5小时,在舱内测试一次,以观察减压后的恢复情况.
参加训练者为4名健康男性饱和潜水员,年龄23.3±0.5岁(均值±标准差,下同),身高173.8±3.9厘米,体重66.1±4.4公斤,体表面积1.75±0.07平方米,有实际潜水经验.训练前经详细临床检查,符合进舱要求.训练在2300型饱和潜水甲板居住舱内进行,分为生活及卫生两舱,总容积25.5立方米,舱内温度控制在30±2℃,相对湿度60-80%.在200米停留的53小时及107小时15分的减压过程中,氧分压分别为0.4及0.6ATA.加压前两周对潜水员进行了肺功能测试方法的训练,使能熟练掌握.在加压前的常压下测试一次,作为对照,在200米高压停留期间测试两次;在减压过程中,分别在127、80及38米深处各测试一次,为避免压力变化对测试的影响,测试时暂停减压;在减压完毕后5小时,在舱内测试一次,以观察减压后的恢复情况.
1985, 7(3): 395-398.
摘要:
本工作测定听觉功能的指标有:听力、听觉疲劳测定和中耳功能测定(包括中耳腔压力及镫骨肌反射阈),受试者为听力正常的男性潜水员,共4名,年龄在23-24岁间.上述各项指标均以进舱加压前第6天的测定值作为相应对照值,减压出舱后的测定于出舱后24小时进行.潜水员在200米模拟深度下停留53小时,加压过程历时9小时,减压过程计107小时15分.饱和潜水舱内噪声为62-75dBA,主要频段为31.5-1000Hz.
本工作测定听觉功能的指标有:听力、听觉疲劳测定和中耳功能测定(包括中耳腔压力及镫骨肌反射阈),受试者为听力正常的男性潜水员,共4名,年龄在23-24岁间.上述各项指标均以进舱加压前第6天的测定值作为相应对照值,减压出舱后的测定于出舱后24小时进行.潜水员在200米模拟深度下停留53小时,加压过程历时9小时,减压过程计107小时15分.饱和潜水舱内噪声为62-75dBA,主要频段为31.5-100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