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3年  第5卷  第2期

海洋水文
台湾以东及东海黑潮调查研究的主要动向及结果
管秉贤
1983, 5(2): 133-146.
摘要:
本文阐述台湾以东及东海中黑潮调查研究的情况.但本文不拟就此作一全面的历史性回顾,而是着重介绍六十年代中期,即“黑潮及其邻近海域合作调查(CSK)”开展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一海域黑潮调查研究的主要动向及结果.
风对浅水地区波浪传播的影响
曹祖德
1983, 5(2): 147-156.
摘要:
风浪从深水区向海滨传播时,一般情况下还不会脱离风场,因此,研究风对浅水区波浪传播的影响,有其实用意义.风浪在浅水区传播时,除了地形作用外,还有风的影响,因此,风浪在浅水区传播时的变形与折射等现象,与涌浪的变形和折射有所不同.本文企图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来揭示这二者之间的差别.
海洋气象
北上台风异常路径数值试验的初步探讨
王达文
1983, 5(2): 157-162.
摘要:
早在六十年代,陶诗言、陈联寿等人就对北上台风路径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北上台风路径与中高纬度流型有关.七十年代以来,7203、7303以及7416等异常路径台风的相继出现,更引起人们的重视,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研究.辽宁省气象局台风会战组曾指出,对北上台风后期路径有重大影响的是西风带系统,当西风带低槽(涡)和南下高压共存时,高压常常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海温韵律与海冰的长期预报
臧恒范, 王绍武
1983, 5(2): 163-171.
摘要:
臧恒范等在研究冬季渤海海冰的长期预报时发现,前一年7月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的海水温度是一个较好的指标,为了能进一步对这个指标进行检查,除在日常业务预报中试用外,逐步探讨这个指标与预报对象之间联系的物理过程也是很重要的.本文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初步尝试.
海洋化学
河口硅酸盐物理化学过程研究--Ⅴ.河口硅酸盐吸附形成自生矿的模拟实验
郭劳动, 郭锦宝, 李法西
1983, 5(2): 172-177.
摘要:
在本研究系列的前四篇中,我们就河水中溶解硅酸盐在河口转移机理问题,提出了我们的观点和研究结果,指出河口溶解硅酸盐在一定的水文与地理条件下是有明显转移的,不仅通过生物转移,且包含有相当程度的化学转移,因而,提出了“溶解硅酸盐在河口区水体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河、海水混合时新生成的Al(OH)3与Fe(OH)3等水合氧化物对它的吸附,再逐步经过结构重排转化为不溶性的自生硅酸盐矿物,下沉海底”这一地球化学图象.在测定这一过程的吸附热时,我们又发现在氯化镁溶液介质中吸附热特别高,说明镁离子可能参与了这一化学吸附过程,而成为新自生硅酸盐中的一个主要成分.
海洋沉积物不同地球化学相中Zn、Cu、Pb、Cd的连续提取和测定--一珠江口沉积物的研究
李飞永, 林植青, 郑建禄, 何承顺, 陈玲娣
1983, 5(2): 178-186.
摘要:
沉积物可视为水环境条件的反映的结果,对天然水沉积物的研究,在探索天然水的化学相互作用和界面平衡的研究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因素,过去对海洋沉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揭示了各种元素在海洋沉积物中的总分布,探索了其中矿物的蕴藏量及其经济价值等,随着地球化学研究的深入,拢统地测定元素的总浓度是很不够的,因为由此不能阐明海洋沉积物复杂的地球化学变化过程.
渤海湾表层海水中铬的分布与迁移
黄华瑞, 庞学忠
1983, 5(2): 187-193.
摘要:
重金属污染是海洋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重金属污染中铬又是重要的研究对象.铬是近海和海湾污染研究中的重要调查内容之一,因此,研究它在近海和海湾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对于环境化学和地球化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海洋地质、地貌
我国首次在中太平洋发现的微玻璃陨石的初步研究
彭汉昌, 于众缪昕, 庄世杰
1983, 5(2): 194-201.
摘要:
1979年,我国“向阳红09”号海洋调查船在参加全球大气考察中,从中太平洋西部(南纬10°-北纬5°,东经160°-173°)采得许多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样品,后来,我们在对这些样品进行矿物学研究时,首次从中发现了深海宇宙尘,并作了初步研究.
断裂作用与韩江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
张虎男
1983, 5(2): 202-211.
摘要:
韩江三角洲由韩江下游的汊流--北溪、东溪和西溪堆积而成,是广东省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的近代冲积平原,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广义的韩江三角洲,即通常所谓的潮汕平原,还包括南侧的榕江三角洲和更南的练江三角洲,总面积约3,000余平方公里,是粤东主要的农业基地.
我国东部沿海一些海岸的海进海退层序三角洲地区
李从先, 李萍, 王利
1983, 5(2): 212-221.
摘要:
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广泛开展了第四纪海进调查,发现多个海相层,初步确定了不同地区各个时期海进海退的范围.然而,对每个海相层内部的沉积结构却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而这种沉积结构对认识海进海退的过程、沉积相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预测石油、天然气,煤层在海陆过渡相地层中的分布都有重要意义.
海洋生物
渤海湾毛蚶对汞的富集规律的研究
谭燕翔, 苏华青, 李秀荣, 王同焕
1983, 5(2): 222-229.
摘要:
有关海洋生物对汞的富集规律的研究已有过一些报道,研究得较多的种类有贻贝、牡蛎等软体动物,根据渤海湾大沽口海区的海岸特征和底栖动物群落的特点,近两年来,我们着重开展了以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为主的底栖动物对汞的富集规律的研究.
镉污染对翡翠贻贝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赖德荣, 金秀美, 林岳夫, 翁庆平, 周秀兰
1983, 5(2): 230-235.
摘要:
自从六十年代末,日本发生骨痛病公害事件后,镉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在科学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量镉对机体骨骼的损害作用,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目前普遍认为,骨痛病就是由于镉的慢性中毒而引起骨骼脱钙的结果.碱性磷酸酶是磷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酶类之一.
菲律宾蛤生殖机制的研究——Ⅰ.氨海水的生理作用及排放激素的发现
方永强, 汪敏
1983, 5(2): 236-243.
摘要:
菲律宾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福建沿岸滩涂养殖的经济贝类之一,由于苗种的供应不足,影响大面积养殖,搞清它的生殖机制,是解决苗种的一个关键.
几种不同类型的滤膜对叶绿素a荧光测定的影响
宁修仁
1983, 5(2): 254-256.
摘要:
测定海水中浮游植物叶绿素,通常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程序[1],采用Millipore微孔滤膜、使用分光光度法.在实际操作中感到该程序步骤繁琐,而且这种由纤维素酯类而制成的微孔滤膜,也常因在丙酮中溶解不完全,存在难溶的微细胶体颗粒,使叶绿素萃取液微呈乳白色而影响比色测定.
海洋工程
海底铰接柱结构在波浪作用下的动力反应
邱大洪, 左其华
1983, 5(2): 244-253.
摘要:
海底铰接柱结构是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海上工程结构.它可用于海上石油开发的生产塔柱、港口工程的导航灯标、海上系泊设施以及安装水下设备的构筑物等工程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