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第17卷 第6期
1995, 17(6): 1-8.
摘要: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实测双峰谱型海浪过程资料,分析讨论了双峰谱形下波高、周期的统计分布,以及波高与周期联合分布及混合浪的有效波高和有效波周期的计算问题,得到若干重要结论.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实测双峰谱型海浪过程资料,分析讨论了双峰谱形下波高、周期的统计分布,以及波高与周期联合分布及混合浪的有效波高和有效波周期的计算问题,得到若干重要结论.
1995, 17(6): 9-20.
摘要:
利用最优插值法发展了一个海温短期数值预报的资料同化系统.并进行了一些客观分析试验.这个同化系统具有下述几个特点:(1)由于海温的保守性,在对每个时次的船舶报SST资料进行同化时,加入了前后相差6h的相邻资料作为同时资料,增加了资料密度,较好地解决了海洋资料相对稀疏引起的问题;(2)利用模式的一系列后报试验结果来估计模式预报误差的标准差,这比常用主观猜测的方法更加客观;(3)对观测资料进行检误的质量控制方案也利用了最优插值的方法,这既在形式上简单又充分利用了所能得到的信息;(4)在数值算法上采用了Householder变换方法来解方程组而不是采用常规的共轭梯度法,用的先验信息是合理的.利用实际资料进行的试验表明分析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真实海温分布状况.
利用最优插值法发展了一个海温短期数值预报的资料同化系统.并进行了一些客观分析试验.这个同化系统具有下述几个特点:(1)由于海温的保守性,在对每个时次的船舶报SST资料进行同化时,加入了前后相差6h的相邻资料作为同时资料,增加了资料密度,较好地解决了海洋资料相对稀疏引起的问题;(2)利用模式的一系列后报试验结果来估计模式预报误差的标准差,这比常用主观猜测的方法更加客观;(3)对观测资料进行检误的质量控制方案也利用了最优插值的方法,这既在形式上简单又充分利用了所能得到的信息;(4)在数值算法上采用了Householder变换方法来解方程组而不是采用常规的共轭梯度法,用的先验信息是合理的.利用实际资料进行的试验表明分析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真实海温分布状况.
1995, 17(6): 21-27.
摘要:
本文采用笔者建立并经过模拟检验的台风风暴潮数值模式,由已确定的可能最大台风,按3种类型的13条台风路径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对产生可能最大风暴潮的假想登陆台风进行了不同移速的计算,由此确定了镇海的可能最大台风增水(PMSS)值.对当地工程项目的建设和防灾规划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文采用笔者建立并经过模拟检验的台风风暴潮数值模式,由已确定的可能最大台风,按3种类型的13条台风路径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对产生可能最大风暴潮的假想登陆台风进行了不同移速的计算,由此确定了镇海的可能最大台风增水(PMSS)值.对当地工程项目的建设和防灾规划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
1995, 17(6): 28-38.
摘要:
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高分辨率自由表面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区域为南北纬30°,经纬圈方向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和2°,垂直方向分为不等距14层),在观测到的海表面风应力和热量及淡水通量驱动下,对热带太平洋平均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了海面起伏中赤道槽、赤道脊、北赤道逆流槽及中小尺度涡旋(如棉兰老涡)系统等分布;与这些槽脊分布相对应的北赤道流,南赤道流和北赤道逆流等热带流系;对气候有重大影响的海表温度分布;次表层温跃层结构和赤道潜流等.文中特别讨论了海面起伏与模式其他变量场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高分辨率自由表面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区域为南北纬30°,经纬圈方向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和2°,垂直方向分为不等距14层),在观测到的海表面风应力和热量及淡水通量驱动下,对热带太平洋平均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了海面起伏中赤道槽、赤道脊、北赤道逆流槽及中小尺度涡旋(如棉兰老涡)系统等分布;与这些槽脊分布相对应的北赤道流,南赤道流和北赤道逆流等热带流系;对气候有重大影响的海表温度分布;次表层温跃层结构和赤道潜流等.文中特别讨论了海面起伏与模式其他变量场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1995, 17(6): 39-47.
摘要:
本文利用加以改进的中尺度模式分析讨论了20.5°~26.5°N、119°~125°E范围内黑潮暖流对中尺度流汤的影响.地势陡峭的台湾岛对岛屿上空的局地环流特征起主要作用;在冬季,当大尺度背景风较弱时,近台湾岛海域的流场主要受黑潮暖流的影响,这种流场便得台湾岛的东岸和南岸较少发生雾和雷暴等天气现象.
1995, 17(6): 48-57.
摘要:
大地水准面是地球重力势等势面,它反映了地球形状及海面重力场异常特征,对大地测量学及海底探矿意义重大.本文利用Geosat高度计50个ERM周期共2.3a的数据,对包括东海区域的20°~40°N,120°~140°E海域进行了大地水准面反演计算.本文采用时间平均处理法有效地抑制了高度计数据中含有的由海洋时变因素引起的高度偏差,并用两种计算模型得到了东海大地水准面.计算出的大地水准面可反映出某些小区域海底特征,但与大尺度海底地形相关较差,这主要是由地壳均衡补偿作用引起的.对计算误差分析得出,采用模型-1和模型-2得出的大地水准面中残留的轨道误差分别为10.8和5.6cm,与OSU91A大地水准面模型偏差分别为37.6和42.2cm,时间平均处理使海洋时变因素引起的海面高度偏差降低了7倍.
大地水准面是地球重力势等势面,它反映了地球形状及海面重力场异常特征,对大地测量学及海底探矿意义重大.本文利用Geosat高度计50个ERM周期共2.3a的数据,对包括东海区域的20°~40°N,120°~140°E海域进行了大地水准面反演计算.本文采用时间平均处理法有效地抑制了高度计数据中含有的由海洋时变因素引起的高度偏差,并用两种计算模型得到了东海大地水准面.计算出的大地水准面可反映出某些小区域海底特征,但与大尺度海底地形相关较差,这主要是由地壳均衡补偿作用引起的.对计算误差分析得出,采用模型-1和模型-2得出的大地水准面中残留的轨道误差分别为10.8和5.6cm,与OSU91A大地水准面模型偏差分别为37.6和42.2cm,时间平均处理使海洋时变因素引起的海面高度偏差降低了7倍.
1995, 17(6): 58-64.
摘要:
用活性灰色谱法和凝胶过滤法分离了胶州湾表层和底层海水中游离单糖、寡糖和多糖,并测定了其含量比例和分子量.3种糖在表、底层水中的含量差异不大.表层海水中多糖分子量大于5000占24%,氯仿萃取碳水化合物中分子量大于10000占99%.表、底层海水中的游离单糖、寡糖和颗粒物中单糖组分均由8种单糖组成.其中,甘露糖、葡萄糖等占优势,并且表层海水中的含量高于底层.还探讨了颗粒有机物分解过程的动力学.
用活性灰色谱法和凝胶过滤法分离了胶州湾表层和底层海水中游离单糖、寡糖和多糖,并测定了其含量比例和分子量.3种糖在表、底层水中的含量差异不大.表层海水中多糖分子量大于5000占24%,氯仿萃取碳水化合物中分子量大于10000占99%.表、底层海水中的游离单糖、寡糖和颗粒物中单糖组分均由8种单糖组成.其中,甘露糖、葡萄糖等占优势,并且表层海水中的含量高于底层.还探讨了颗粒有机物分解过程的动力学.
1995, 17(6): 65-71.
摘要:
本文从界面热力学理论方面证明了海上溢油分散剂主要是通过降低溢油与海水之间的界面张力(IFT),减少分散过程所需要的自由能以使溢油的分散易于实现.实验中测定了含有不同种类溢油分散剂的原油与模拟海水之间的界面张力(旋转滴法)、界面粘度(IFV,深槽法)及分散效果(回旋振荡法),表明对于本研究工作中使用的体系,较好的分散效果必须使IFT降低到10-1mN·m-1以下,而界面粘度对分散效果的影响不甚显着.
本文从界面热力学理论方面证明了海上溢油分散剂主要是通过降低溢油与海水之间的界面张力(IFT),减少分散过程所需要的自由能以使溢油的分散易于实现.实验中测定了含有不同种类溢油分散剂的原油与模拟海水之间的界面张力(旋转滴法)、界面粘度(IFV,深槽法)及分散效果(回旋振荡法),表明对于本研究工作中使用的体系,较好的分散效果必须使IFT降低到10-1mN·m-1以下,而界面粘度对分散效果的影响不甚显着.
1995, 17(6): 72-80.
摘要:
本文应用动态系统特征分析和多维谱分析方法分析了粤西水东湾晏镜海滩3个高度带海滩体积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海滩具有以半月周期变化为主的多频带振动特征,由低潮带向上海滩趋于稳定,偏相干谱和偏位相谱反映了海滩体积变化是波能在潮位变化影响和风应力驱动下对海滩直接作用的结果.此外,对海滩体积变化过程进行了门限混合回归模型的辨识和模拟.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随高度增大,潮汐对海滩体积变化的影响变小,波能和风应力的直接作用明显加大.
本文应用动态系统特征分析和多维谱分析方法分析了粤西水东湾晏镜海滩3个高度带海滩体积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海滩具有以半月周期变化为主的多频带振动特征,由低潮带向上海滩趋于稳定,偏相干谱和偏位相谱反映了海滩体积变化是波能在潮位变化影响和风应力驱动下对海滩直接作用的结果.此外,对海滩体积变化过程进行了门限混合回归模型的辨识和模拟.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随高度增大,潮汐对海滩体积变化的影响变小,波能和风应力的直接作用明显加大.
1995, 17(6): 81-89.
摘要:
鉴于历史地震资料的匮缺和台站控制能力的限制,对南海海域地震活动的了解,基本上处于空白,影响了区域稳定性评价的可信度.本文系统地收集了近年来发生在南海及其周缘的地震活动资料,结合历史地震活动和有关地质构造资料,探讨南海海域的地震活动史、活动趋势及有无潜在的海啸威胁,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稳定性.
鉴于历史地震资料的匮缺和台站控制能力的限制,对南海海域地震活动的了解,基本上处于空白,影响了区域稳定性评价的可信度.本文系统地收集了近年来发生在南海及其周缘的地震活动资料,结合历史地震活动和有关地质构造资料,探讨南海海域的地震活动史、活动趋势及有无潜在的海啸威胁,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稳定性.
1995, 17(6): 90-96.
摘要:
本文根据山东半岛滨海平原区29个钻孔的粒度分析、化石分析、孢粉分析及14C测年资料,研究了该区全新统的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
本文根据山东半岛滨海平原区29个钻孔的粒度分析、化石分析、孢粉分析及14C测年资料,研究了该区全新统的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
1995, 17(6): 97-104.
摘要:
对南极陆缘维斯德福尔特丘陵一些海生盐湖进行长期的生态学观测与研究,其结果表明,湖中浮游动物群落存在着明显的生态演替现象.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盐湖自然环境的变迁、盐湖物理化学因子的波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Burton湖,温度和盐度有较为稳定的年度变化,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已相对进入顶极阶段.在Fletcher湖,因受邻近海湾不定期潮汐影响,湖中温、盐因子发生较大波动,从而造成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的不断变化.
对南极陆缘维斯德福尔特丘陵一些海生盐湖进行长期的生态学观测与研究,其结果表明,湖中浮游动物群落存在着明显的生态演替现象.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盐湖自然环境的变迁、盐湖物理化学因子的波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Burton湖,温度和盐度有较为稳定的年度变化,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已相对进入顶极阶段.在Fletcher湖,因受邻近海湾不定期潮汐影响,湖中温、盐因子发生较大波动,从而造成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的不断变化.
1995, 17(6): 105-110.
摘要:
借助蛋白银技术对海洋纤毛虫钩刺尾刺虫无性二分裂期间的形态发生进了观察(1991年7月10日),结果表明:(1)前仔虫也有一口原基出现并由其对老的口围带进行部分重建,另一部分未被更新的小膜将保留并为前仔虫所继承;(2)额棘毛分别来自第1、2棘毛原基及口侧膜原基;(3)形式上的右缘棘毛实为腹棘毛,来自第5列棘毛原基;(4)尾棘毛十分独特地由两组原基演化而成;(5)背触毛的发生为分步式进行.文中另对本属的演化模式及在游仆虫科中所体现的独特性做了讨论.
借助蛋白银技术对海洋纤毛虫钩刺尾刺虫无性二分裂期间的形态发生进了观察(1991年7月10日),结果表明:(1)前仔虫也有一口原基出现并由其对老的口围带进行部分重建,另一部分未被更新的小膜将保留并为前仔虫所继承;(2)额棘毛分别来自第1、2棘毛原基及口侧膜原基;(3)形式上的右缘棘毛实为腹棘毛,来自第5列棘毛原基;(4)尾棘毛十分独特地由两组原基演化而成;(5)背触毛的发生为分步式进行.文中另对本属的演化模式及在游仆虫科中所体现的独特性做了讨论.
1995, 17(6): 111-116.
摘要:
记述了南海中部海域翼足类和异足类的数量变化、群落结构特征及垂直分布的状况,并分析了翼足类和异足类的分布与海区环境因子的关系.
记述了南海中部海域翼足类和异足类的数量变化、群落结构特征及垂直分布的状况,并分析了翼足类和异足类的分布与海区环境因子的关系.
1995, 17(6): 117-125.
摘要:
本文以渤海有冰海域的导管架平台为对象,探讨了结构系统在海冰、海流和风荷载联合作用下,考虑弯矩与轴力两种荷载效应以及腐蚀海生物附着综合影响的三维可靠性分析方法.
本文以渤海有冰海域的导管架平台为对象,探讨了结构系统在海冰、海流和风荷载联合作用下,考虑弯矩与轴力两种荷载效应以及腐蚀海生物附着综合影响的三维可靠性分析方法.
1995, 17(6): 126-131.
摘要:
从工程应用角度对四种典型波浪谱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平台结构对随机波浪的动力响应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从工程应用角度对四种典型波浪谱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平台结构对随机波浪的动力响应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95, 17(6): 132-136.
摘要:
砷在一般大洋水中约为2.0×10-8mol/dm3(文献[1,2]为1.5×10-9),从热力学平衡计算砷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主要为砷(V)[3],而实际上大部分海区中三价砷(As(Ⅲ)〕的含量都是较高的(表1).
砷在一般大洋水中约为2.0×10-8mol/dm3(文献[1,2]为1.5×10-9),从热力学平衡计算砷在海水中的存在形态主要为砷(V)[3],而实际上大部分海区中三价砷(As(Ⅲ)〕的含量都是较高的(表1).
1995, 17(6): 137-141.
摘要:
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质量评价中,生物学指标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底栖生物中的双壳类动物,特别是紫贻贝等世界性经济种类,由于具有理想指示生物的大部分条件,尤为国际国内所推崇.过去用紫贻贝监测环境污染状况,一般是先进行海上采样,然后室内消化处理,再进行化学分析.这样工作量很大,又不能立即反映当时的环境状况——即有“滞后性”.因此,有待于实验方法和仪器的改进,以达到快速、简便地监测环境的目的.
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质量评价中,生物学指标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底栖生物中的双壳类动物,特别是紫贻贝等世界性经济种类,由于具有理想指示生物的大部分条件,尤为国际国内所推崇.过去用紫贻贝监测环境污染状况,一般是先进行海上采样,然后室内消化处理,再进行化学分析.这样工作量很大,又不能立即反映当时的环境状况——即有“滞后性”.因此,有待于实验方法和仪器的改进,以达到快速、简便地监测环境的目的.
1995, 17(6): 142-146.
摘要:
钻(Co)和镍(Ni)是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1],它们与动物体内许多酶的活性与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2].缺Co将影响维生素B12的合成速度和丙酸的代谢过程;缺Ni则使淀粉酶与肝脏脱氢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氨基酸的代谢[3].关于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在生长过程中Co,Ni的含量与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笔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体长的天然对虾和养殖对虾体内Co,Ni的含量,并通过多元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Co和Ni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其体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钻(Co)和镍(Ni)是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1],它们与动物体内许多酶的活性与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2].缺Co将影响维生素B12的合成速度和丙酸的代谢过程;缺Ni则使淀粉酶与肝脏脱氢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氨基酸的代谢[3].关于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在生长过程中Co,Ni的含量与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笔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体长的天然对虾和养殖对虾体内Co,Ni的含量,并通过多元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对虾在不同生长阶段Co和Ni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它们与其体长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