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79年  第1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f—平面上的宽陆架诱导阻尼波
冯士筰
1979, 1(2): 177-191.
摘要:
由于陆架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污染、地震海啸和风暴潮预报等等的实际需要,近廿年来,随着浅海动力学中的陆架动力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陆架诱导波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应的进展.特别是,我国东临宽广的浅水陆架区域,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水产等资源,又不断遭到风暴潮的袭击,显然,宽陆架诱导阻尼波的探讨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
超浅海风暴潮的数值模拟(一)——零阶模型对渤海风潮的初步应用
孙文心, 冯士筰, 秦曾灏
1979, 1(2): 193-211.
摘要:
由我国北方的寒潮或冷空气所引起的渤海风潮,按文献的分析,该属于“超浅海风暴潮”类型.以渤海风潮为例,按超浅海风暴潮理论进行数值计算,不仅对该理论是一有力的检验,且对探讨渤海风潮的机制和预报也是一个有益的参考. 将冷锋所造成的大风风场重现在计算网格上,在现场海面风资料极度贫乏的情况下,显然是一较难的课题.本文仅就发生渤海风潮时,渤海上空风场的几个主要力学特征,设计了几个理论模式风应力场,对渤海风潮进行了数值计算,以期获得全过程概貌及主要特征.计算结果达到了这一预期目的.
浅海均匀层远程混响的垂直相干性
周纪浔
1979, 1(2): 212-218.
摘要:
混响是主动声纳在浅海环境中的一种干扰,有关其空间相关特性,Urick和Lund发表了两篇实验性报告[7].本文根据浅海平均声场角度谱分析法[3],从理论上计算了浅海均匀层远程混响垂直相关特性与界面反射、散射等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随距离、水听器间隔的变化,供声纳设计或在浅海环境中研究低频、小掠角的散射特性时参考.
河口硅酸盐物理化学过程研究——Ⅲ、河口活性硅转移机理的现场验证初步研究—悬浮物中硅、铁和铝的含量分布
陈泽夏, 庄栋法, 许木折, 吴瑜端, 李法西
1979, 1(2): 219-226.
摘要:
在本研究第二篇中,我们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发现海水中Fe+++或Al+++离子在适当pH条件下生成Fe(OH)3或Al(OH)3胶体沉淀后,对活性硅有相当大的吸附能力;同时还通过吸附热计算、淋洗脱附实验和重溶解实验,判断上述吸附并不是一般可逆的离子交换吸附,而比较可能是化学吸附,吸附后基本上不转化为高聚硅酸结构,而比较可能进行结构重排转入内部结构中去.根据这些结果,我们提出一个关于河口活性硅地球化学转移的理论图象:即活性硅主要通过由于pH和盐度提高而生成的铁、铝等元素氢氧化物胶体沉淀的吸附而转移,再进一步转化为比较稳定的铁、铝的硅酸盐化合物形式,沉积到海底.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理论图象的现实性,我们再度在九龙江口进行了一些现场取样分析研究,试图通过河口各处海水悬浮物中各化合形式硅、铁、铝的分布变化资料,加以初步归纳总结,并和理论图象相对照.
海水中微量元素无机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液膜递进模型理论
张正斌, 王强
1979, 1(2): 227-242.
摘要:
在前文中,我们在天然海水条件下,具体研究了铀(Ⅵ)-水合氧化钛体系及其它体系的离子交换动力学,确定控制速率的步骤为扩散,并进而提出《液膜递进模型》理论,具体确定为液膜扩散控制的机理.其结果与B、A、M理论处理的结果一致,两者还存在着较严格的定量联系.但是,在海水物理化学研究和海水提铀等研究中,并非只限于天然海水体系.因目前海水分析水平所限和进行加速试验等原因,常常要研究加浓海水体系.那末,在加浓海水条件下,《液膜递进模型》理论及其计算公式是否仍然有效?文献上未见报导.本文中我们仍从海水中铀(Ⅵ)与水合氧化钛体系为例,在一系列的铀浓度下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证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铀浓度从天然海水的3.3μg/l至几百μg/l或更大)《液膜递进模型》理论仍然正确,与B.A.M理论仍然有较好的定量关系,并得出一些天然海水条件下未发现的新结果.
弧后盆地
许靖华
1979, 1(2): 243-251.
摘要:
有关岛弧的研究,在三十年代早已开始了.1930年时,荷兰一位地球物理学家在研究重力异常时发现,在印尼南部的诸岛形成了一个弧状的构造,称它为岛弧.而且发现了它以南弧形的爪哇海槽,这是个很深的海槽,在它北坡下有个很大的重力异常带.这个海槽发现后,许多地质学家普遍认为岛弧在海洋地质上是个很重要的现象,与造山运动有关.
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地区砂体的特征和分布
李从先, 郭蓄民, 许世远, 王靖泰, 李萍
1979, 1(2): 252-268.
摘要:
砂体是三角洲的重要沉积单元,它构成三角洲的骨架,决定三角洲的形态,反映三角洲的演变过程,是认识三角洲的关键.砂体的矿物组分能为推断三角洲的物质来源提供重要线索,而其内部特征则是判断沉积环境最灵敏、最可靠的因素.三角洲砂体的上覆和下伏层及其与砂体的接触关系,有助于辩认海进海退和沉积盆地发育历史.此外,三角洲砂体紧靠富含有机质的泥质沉积,是石油和天然气储集的良好场所,是勘探的主要目标.因此,研究三角洲砂体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能为沉积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中国东部20000年来的海平面变化
赵希涛, 耿秀山, 张景文
1979, 1(2): 269-281.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沿海与近海陆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研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在沿海地区,发现了多层海相地层与许多古岸线遗迹.在陆架地区,则发现陆相地层与沉溺的古滨线遗迹.在这些指示古海面的地貌、沉积与生物证据中,往往含有可供进行C14年代测定的样品,其中若干样品已获得比较可靠的年代测定结果.这为建立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海洋平面变化曲线和探讨与海面变化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了较充分的依据.
黄海的丝管虫Filograna inmplexa Berkeley及其幼虫发育
吴宝铃, 陈木
1979, 1(2): 282-291.
摘要:
多毛类龙介虫科Serpulidae的丝管虫Filograna implexa Berkeley是黄海的习见种.栖于潮下带硬质底上,拖网时常可采到很大的白色丝管虫栖管集结块;此外,在港湾停泊的废旧船底和其它水下物体的表面也常有丝管虫附着.1964年6月我们在青岛胶州湾采到性成熟的丝管虫,观察了早期胚胎和各期幼虫发育及产生了虫管的幼小个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西沙群岛珊瑚礁组成成份的分析和“海藻脊”的讨论
邹仁林, 朱袁智, 王永川, 钟晋樑
1979, 1(2): 292-298.
摘要:
西沙群岛由大小30余个岛、洲、礁、暗滩组成,除高尖石外,均是珊瑚礁.但是,珊瑚礁在形成过程中到底是什么生物起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有的认为主要是造礁石珊瑚起主要作用[3][4][6],也有的认为石灰藻的珊瑚藻类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或积极的作用[2][4],同样,在西沙群岛向海迎浪面有无“海藻脊”(Algal ridge)亦有分岐,有人认为西沙群岛相当普遍地存在海藻脊[2][4],而有人确认为西沙群岛不存在“海藻脊”[2].
舟山海区附着生物与钻孔生物生态研究
黄宗国, 李传燕, 张良兴, 李福荣
1979, 1(2): 299-310.
摘要:
海洋附着生物也称污损生物.附着生物的生态研究,欧美50年代前就做了许多工作[10][20],目前仍在继续进行;50年代后,苏联、日本、南美、印度和大洋洲等都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2,17,18].我国自50年代以来,已经开展了许多工作,也发表了一些研究报告.国内钻孔生物的研究主要是船蛆的分类[1,4],生态方面的工作开展不多.
海浪对直立堤作用力的研究
黄培基, 杨克奇, 吕常五, 刘来臣
1979, 1(2): 311-322.
摘要:
海浪对水工建筑物作用的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目前直立堤在海岸工程中仍然是一种广为采用的结构型式.众所周知,很早以来,人们就波浪对直立堤的作用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不少成功的结果.但至今在工程设计中,关于海浪对直立堤作用力的计算方法仍是把复杂的海浪抽象成为规则波的形式,根据规则波的波高、周期来计算,并且大都借室内规则波的模型试验进行验证与订正.在这种计算过程中,目前多数在求得海浪参数时,是考虑了海浪的不规则性的,但在波压力计算本身,则又从规则波理论出发.因此,为建立工程上实用的海浪对直立堤作用力的计算方法,国内外都从各种途径进行着研究.
20~36.5米氮氧饱和及50~70米空气巡回潜水模拟实验的呼吸功能研究
荆岩林, 陈宝松, 郑继昌
1979, 1(2): 323-337.
摘要:
饱和潜水的实验室摸似研究始于五十年代末,海上现场实验始于六十年代初.由于饱和潜水技术不但能大大提高潜水作业效率,而且被认为是进行大深度水下作业的必要手段,所以各国竞相发展.现在,国外已在海洋工程领域中开始应用.我国在七十年代才进行动物摸拟实验,1976年10月海军六所首次进行了人体20、30米空气饱和潜水摸拟实验;11月上海救捞局等单位又进行了人体10米空气饱和、30~40米巡回潜水16昼夜的摸拟实验.
山东济阳凹陷下第三系多毛类虫管的发现
陈木, 吴宝铃
1979, 1(2): 338-341.
摘要:
目前国际上在多毛类、苔藓虫和棘皮动物等的分类研究中,一个重要动向就是古今结合,因为新生代第三系中的无脊椎动物接近现代.多毛类虫迹、虫管化石的研究,可提供探讨系统发生的化石依据,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在生产上(勘探油气)也具有重要意义. 钙质蠕虫管从寒武纪至现代都有广泛的分布,主要产于海相沉积内.多毛类化石在我国湘鄂西晚震旦纪末期已有发现,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喀什)下第三系齐姆根组的海相地层中产丰富的龙介虫(石灰虫)科化石.1974年我们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江苏北部金湖凹陷下第三系阜宁组二段地层中丰富的多毛类虫管化石(咸水、半咸水的海相生物)时,曾提供不少现代龙介虫科的资料.国外奥地利维也纳盆地、法国巴黎盆地、英国伦敦盆地的第三纪地层中都有龙介虫科的化石根导,均产于海相层或半咸水的河口堆积中.
遥感在海洋中尺度涡漩研究中的应用及卫星照片实例解译
郑全安
1979, 1(2): 342-357.
摘要:
对海洋中尺度涡漩的观测与研究是海洋学工作者感兴趣的课题.早在1936年Iselin就对中尺度涡漩有过观测与记录,但当时他没能把所观测到的现象用“中尺度涡漩”这一术语来描述,而仅认为是一种大尺度的水温异常[7].经过十余年的观测与研究之后,Iselin于1948年首次指出了墨西哥湾流与陆坡水之间存在着反气旋式涡漩,并且涡漩与湾流密切相关[8].1955年Kawai等人发现了与黑潮相关联的反气旋式涡漩并讨论了这些涡漩的若干特征[10].1965年Hamon在35°S附近发现了由东澳大利亚流分离出来的直径达250公里的反气旋式涡漩[6].这是海洋中尺度涡漩研究的早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