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7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目录
2015年37卷2期目录
2015, 37(2): .
摘要:
2015年37卷2期封面
2015, 37(2): .
摘要:
《海洋学报》作者投稿须知
2015, 37(2): .
摘要:
2015年第2期整期打包下载
2015, 37(2): .
摘要:
论文
混合原油的甾萜类和多环芳烃标志物短期风化规律研究
贺世杰, 王传远, 韩彬, 于洪军
2015, 37(2): 1-1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01
摘要:
将胜利和塔西两种原油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置于人工气候箱进行风化模拟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检测风化样品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探讨和揭示短期风化作用对混合溢油常用的甾萜类和多环芳烃诊断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5 d的短期风化,在混源比例大于10%时,各系列混合油样的甾萜类生物标志物诊断指标与单一油品的相关诊断比值的差异性和混源油品比例值呈明显正相关.各系列混合油样中的常用萘及烷基萘等指标不适宜作为短期溢油来源鉴别的指标,但可以作为溢油是否发生混合的间接判定指标.根据常用的多环芳烃相关诊断指标,可将各系列油样的短期风化模式依据混源油品中塔西油田原油所占比例大致分为3类(20%~50%、10%和0%).多环芳烃系列诊断指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与混源油品比例有关,混源塔西油样的比例越高,PAHs系列指标的RSD%越大,稳定性越差.
菲律宾海北部四国海盆全新世沉积物源分析
韩卓尘, 高抒, 李艳平
2015, 37(2): 11-2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02
摘要:
对IODP333航次四国海盆北部地区C0011站位表层样品进行粒度和Sr-Nd同位素分析,并与前人发表的邻近海域同位素数据进行比较.经分离自生碳酸盐组分,四国海盆全新世沉积物呈现较好的陆源、火山源二端元组分特征.从地理位置看,四国海盆北部主要物质来源包括伊豆-小笠原海脊火山物质、日本列岛西南部的混合型沉积物以及由西向风或河流入海洋流输送而来的亚洲陆地沉积物,且日本列岛西南部对于该区域物质贡献最大.对四国海盆北部而言,与海盆中部沉积及日本海沉积相比,源自亚洲大陆的碎屑沉积物具有更多的贡献.沉积物中87Sr/86Sr与εNd、平均粒径的负相关关系反映了沉积物中陆源物质的相对贡献按时间顺序呈现增加、减小、增加、减少的多周期变化趋势.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陵水段峡谷沉积建造及勘探意义
张道军, 王亚辉, 赵鹏肖, 苏榆丰, 左倩媚
2015, 37(2): 25-35.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03
摘要: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为一大型轴向峡谷体系,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征,不同区段沉积充填和内部结构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陵水段位于峡谷西段,具有非常好的储层物性特征,是深水区峡谷勘探的重点区域.为了进一步精细刻画陵水段峡谷内部水道复合体的沉积充填及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本文借助新增加的三维地震资料和新钻井资料,通过峡谷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将峡谷充填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和SQ3,并通过古生物有孔虫化石带、钙质超微化石带及井-震结合确定了峡谷底界为中中新世晚期S40界面,陵水段峡谷自西向东依次识别出6种主要的内部充填结构,且将SQ3层序细分为5个次级层序(SSQ1~SSQ5);结合属性特征,精细刻画了陵水段峡谷内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及空间演化特征,并指出点砂坝在SSQ1层序最发育,且规模较大,横向上连片分布,将是下步勘探的有利储集体.
黄海南部野生银鲳和鮸鱼的耳石元素微化学研究
熊瑛, 刘洪波, 姜涛, 刘培廷, 汤建华, 仲霞铭, 杨健, 吴磊, 高银生
2015, 37(2): 36-4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04
摘要:
利用电子显微探针元素分析技术(EPMA)对黄海南部野生银鲳和鮸鱼的耳石进行了锶和钙沉积特征的初步分析.定量线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鱼类耳石的Sr/Ca之间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银鲳耳石Sr/Ca比,在耳石核心及相邻处为低值区(5.86±0.92);3段Sr/Ca高值区分别为近核心部(7.88±1.28)、第1龄处(9.44±1.82)及耳石边缘(7.91±1.38);揭示银鲳孵化和早期发育应需要盐度适中的生境,当龄鱼在后期的生长中需洄游经过两段高盐生境(其中之一在第1龄时).鮸鱼耳石Sr/Ca比波动表现为耳石核心处(7.72±0.97)高于其余部分,反映了鮸鱼孵化及初期发育阶段可能生活在高盐度生境,而当龄鱼随后阶段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则会洄游至盐度有所降低的生境中进行.
春季东海有害藻华高发区仔稚鱼时空分布
陈渊戈, 钟俊生, 徐兆礼, 陈佳杰
2015, 37(2): 44-5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05
摘要:
根据2011年春季(3月29日—5月27日)海洋综合调查,对东海有害藻华高发水域(28°15'36"~30°30'16"N、121°52'36"~123°15'6"E)的仔稚鱼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以及主要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27种,前几位优势种分别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鰕虎科sp.(Gobiidae sp.)、六丝钝尾鰕虎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该4种占据了总丰度的91.23%.优势种丰度和发育阶段组成的时空变化显示,日本鳀在调查期间有两次产卵小高峰,其仔鱼孵化后向岸漂流;小黄鱼和六丝钝尾鰕虎在此期间只有一次产卵高峰,其仔鱼在舟山群岛邻近水域进行保育.可以看出,调查水域及邻近水域是部分鱼类产卵,仔稚鱼保育、向岸漂流的场所或途径,是鱼类早期生活史中重要生境,一旦暴发有害藻华,补充群体将受到不良影响.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环境因子对几位优势种仔稚鱼的分布影响不大,推测产卵场位置和保育方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原位培养分离及其活性筛选
姜明国, 甘光华, 杨立芳, 李西妮, 杨桂柳, 庹利, 孙承航, 黄玲, 蓝金枝
2015, 37(2): 55-6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06
摘要:
为了发掘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的放线菌资源,本文利用原位培养装置,埋于根际土壤中俘获放线菌,30 d后取回实验室,采用平板涂布法对4个地点的原位培养样品于15种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株基于16S rRNA 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进行抗菌活性和产酶活性检测.共分离得到113株放线菌.对其中33株放线菌进行测序,结果表明20株属于链霉菌属,11株属于拟诺卡氏菌属,1株属于伦兹氏菌属,1株与拟诺卡氏菌属相似性最高为90%,很可能属于放线菌一个新属.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其中有7株、4株、18株、6株、10株、3株实验菌株分别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抑制作用;有55株、62株、24株、72株的实验菌株分别具有纤维素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胶原蛋白酶活性、酯酶活性.原位培养可以丰富对广西红树林根际土壤的认识,分离到了新种甚至可能是新属的放线菌,分离得到的部分放线菌菌株具有较高生物活性,为后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研究报道
2011年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尿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雪景, 石晓勇, 赵玉庭, 张传松
2015, 37(2): 65-7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07
摘要:
2011年春季(3-5月)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硅藻和甲藻赤潮暴发及演替过程中进行了3个航次的现场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对该海域尿素的含量变化、平面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尿素的含量在检出限~6.32 μmol/L范围内,平均浓度为(1.33±0.84) μmol/L,是该海域一种重要的溶解有机氮组分.其中,在DIN中所占比例8.73%~18.04%,在DON中所占比例5.63%~15.73%.赤潮的暴发对尿素含量和分布影响较大,能够影响并控制该海区尿素的实际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其中,硅藻赤潮暴发前后尿素和DIN含量下降百分比分别为36.67%和49.88%,甲藻赤潮暴发前后尿素和DIN含量下降百分比分别为8.78%和28.97%.硅藻赤潮期,尿素的高值区和叶绿素高值区一致,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海区;甲藻赤潮期,叶绿素的高值区对应着尿素低值区,赤潮区内尿素含量普遍降低至1 μmol/L以下,尿素是一种能够被研究海区甲藻类浮游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氮源.在调查海域大规模硅藻和甲藻赤潮暴发和演替期间,尿素的平面分布上未呈现明显的近岸低、远岸高的分布特点,与盐度数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该时期陆源输入不是影响该海域尿素分布的主要因素.
应用平衡分配模型评价渤海湾和莱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
李力, 王小静, 白亚之, 孙翌, 刘季花
2015, 37(2): 75-8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08
摘要:
为探讨渤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采集了渤海湾和莱州湾共72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测定了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萃取金属(SEM)、有机碳(TOC)等参数,应用平衡分配模型(EqP Model)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研究显示,有8个站点超过了EqP Model的毒性阈值,显示潜在生物毒性,而61%的站点应无生物毒性.本研究同时测定了沉积物的总含量,应用几种常用的沉积物质量基准进行了评价虽然有部分站点的Cu、Ni、Cr超过了基准值,但与渤海的背景值比较,这些基准值可能并不适用于评价渤海沉积物.研究显示,EqP Model可以更有效的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生物毒性,尤其针对我国近岸海域的沉积物,TOC和AVS含量偏低而重金属生物毒性偏高的情况可能普遍存在,更应积极考虑应用EqP Model进行重金属生物毒性的评价.
浮游植物水华对溶解态铝的清除机制:现场培养结果启示
王召伟, 任景玲, 金杰, 刘素美, 石金辉
2015, 37(2): 85-92.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09
摘要:
本文通过现场Al加富培养实验探讨浮游植物细胞生长过程对溶解态Al的清除机制.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N/P/Si加富组,N/P/Si/Al加富组和沙尘添加组.结果表明:对照组浮游植物细胞的比生长率为0.46 d-1,两个营养盐加富组的比生长率增加至0.68 d-1,沙尘添加组的比生长率介于两者之间.培养过程中营养盐含量不断下降,直至消耗殆尽.对照组和N/P/Si加富组中溶解态Al浓度缓慢下降,而N/P/Si/Al加富组中溶解态Al的浓度在指数增长期降低约40%,在衰亡期显著回升,沙尘添加组中溶解态Al的浓度随培养时间不断升高.利用草酸盐淋洗试剂区分指数增长期浮游植物细胞中Al的存在形态,对照组"细胞中总Al"和"细胞内结合态Al"的含量分别为(3.6±0.1)mg/g和(2.1±0.3)mg/g,而N/P/Si/Al加富组"细胞中总Al"和"细胞内结合态Al"的含量分别增加至(5.1±0.3)mg/g和(3.2±0.4)mg/g.浮游植物细胞的生长能够显著清除海洋中溶解态Al,其清除机制是细胞内吸收作用为主,细胞外吸附作用为辅.
基于氮稳定同位素的九龙江口鱼类营养级研究
廖建基, 郑新庆, 杜建国, 陈彬
2015, 37(2): 93-10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10
摘要:
采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3年6—8月九龙江口采集到的隶属于13目42科61属共71种鱼类的营养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口鱼类的δ15N值跨度较大,介于7.23‰~14.66‰之间.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基准生物估算出鱼类的营养级介于1.70~3.89之间,营养级最低与最高的鱼类分别为少牙斑鲆(Pseudorhombus oligodon)与多鳞鱚(Sillago sihama).与Fishbase同种鱼类的营养级数据进行比较,83.1%的鱼类的营养级均值处于Fishbase同种鱼类的营养级范围内,但81.7%的鱼类的营养级均值比Fishbase同种鱼类的营养级均值略低;与传统的胃含物分析结果比较,58.3%的鱼类的营养级在0.5个营养级的误差范围内.基于氮稳定同位素估算的鱼类营养级较低的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样品中低龄鱼及幼鱼比例较大有关.与其他方法相比,稳定同位素法在研究体型较小的幼鱼和低龄鱼营养级更具优势.鱼类营养级随其个体大小的变化明显,但存在种的差异性:不同体长的髭缟鰕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和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的营养级跨度较大,分别为1.54和1.43;而鳓(Ilisha elongata)等的营养级则跨度较小,这可能与不同鱼类的食性变化有关.
太平洋牡蛎中Cg-IL-17和Cg-TGF-β的表达及其免疫作用的研究
董洪亮, 刘乃国, 倪娜, 李彩玉, 郑静, 苗双
2015, 37(2): 104-11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11
摘要:
目的:探讨Cg-IL-17和Cg-TGF-β在太平洋牡蛎中表达的组织定位、免疫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实时定量PCR研究表明,Cg-IL-17和Cg-TGF-β在弧菌感染后的太平洋牡蛎的鳃、外套膜、心包液、唇须、消化道和闭壳肌中表达明显增强.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表明,Cg-IL-17和Cg-TGF-β在未染菌组牡蛎的消化道、消化腺、鳃、唇须、外套膜中都有表达;染菌组以上各组织中的Cg-IL-17和Cg-TGF-β表达量均有显著增高,而消化道、消化腺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闭壳肌中也均有微弱表达;感染弧菌前后两种基因在性腺中均未见表达.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两种基因表达量在唇须和外套膜中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g-IL-17和Cg-TGF-β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且都参与了太平洋牡蛎的固有免疫反应;消化道可能是牡蛎主要的免疫反应器官之一;Cg-IL-17和Cg-TGF-β在唇须和外套膜中可能存在调控关系或协同作用.
夏季闽江口和椒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陈剑, 张宇, 徐兆礼, 陈佳杰
2015, 37(2): 111-119.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5.02.012
摘要:
根据2008年9月在闽江口水域和2010年8月在椒江口水域的调查资料,对两个河口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优势种和生态适应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夏季闽江口海域和椒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区别及其组成受水团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椒江口受上升流的影响出现13个暖温带种,导致椒江口(44)水域浮游动物种类数要大于闽江口(36);闽江口海域夏季主要受到台湾暖流的影响,6个优势种全部为亚热带种,椒江口有7个优势种,包括4个亚热带种和3个暖温带种;从适温性上看,闽江口和椒江口均主要以亚热带种为主,椒江口由于上升流的原因出现较多数量的暖温带种,从适盐性上看,椒江口主要以近海种为主,闽江口主要以外海种为主,这是闽江口和椒江口浮游动物生态类群的主要差异;闽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到台湾暖流和沿岸流的影响,而椒江口主要受到浙江近海上升流和沿岸流的影响,通过对两个河口群落结构的比较和生态适应差异的分析,表明水团是各自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春季季风间期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王磊, 冷晓云, 孙庆杨, 王东晓, 张翠霞, 孙军
2015, 37(2): 120-129.
摘要:
于2013年3-5月通过走航取样分别对巽他陆架和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巽他陆架生物量较低,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083±0.043)μg/L,爪哇海的SS4站位生物量最低,仅为0.014 μg/L,浮游植物粒级组成上主要以Pico-级为优势,占80%以上;马六甲海峡自西北至东南存在明显的盐度梯度,在盐度最低的SM5站,叶绿素a生物量最高,达到1.080 μg/L;马六甲海峡站位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为(0.433±0.315)μg/L,同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较大.在海峡西北的SM1-SM4站与巽他海峡类似,主要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Pico-级浮游植物占60%~80%;在生物量最高的SM5站,同样以聚球藻为优势类群,而在海峡东南段的SM6和SM7站,虽然叶绿素a浓度相对于SM5略有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其他马六甲海峡站位和巽他陆架站位,此两个站位硅藻比例明显升高,均可达20%以上.从优势类群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和营养浓度的相关性可以看出,研究海区叶绿素a生物量与水体盐度呈现显著负相关 (p<0.050),说明陆源输入对研究海区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另外,硅藻生物量也与磷酸盐浓度 (p<0.050) 和硅酸盐 (p<0.010) 浓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聚球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的优势度会受到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影响而降低,但仍然是整个研究区域最优势的浮游植物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