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第17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风浪统计性质的实验研究──Ⅰ.波高与周期的统计分布
丁平兴, 孙孚, 孔亚珍, 杨智章
1995, 17(4): 1-10.
摘要:
本文为风浪统计性质实验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现代化的大型水槽,设计并进行不同坡度水底上的多种风浪实验,依据实验获得的大量实测资料,重点讨论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波高与周期的统计规律;并通过与理论结果的比较,得到了若干重要的结论.
海浪波高序列的长期相关性及自仿射结构
梅丽明, 沈正, 陈伯海, 王进忠, 雷方辉
1995, 17(4): 11-21.
摘要:
本文用尺度重整分析法对渤海实测海浪波高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波高序列满足H=0.65的Hurst律.由此得到结论:海浪波高并非相互独立的随机序列,而是具有长期相关性的随机序列.应用分形几何对波高序列的分析表明,波高序列的长期相关性在几何上有下述重要的结论:波高序列的离均累积值X(t)具有统计自仿射的几何相似结构,且其分维数D=2-H=1.35.
东海黑潮区域性变异的分析
汤毓祥
1995, 17(4): 22-29.
摘要:
基于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期间所获历史和现场观测资料,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东海黑潮区域性变异.结果表明:(1)与PN断面及其邻近海域的黑潮中段相比,台湾东北海域的黑潮南段,流轴有较大弯曲,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该海域黑潮的流速和流幅,以及它们的季节间变幅却比黑潮中段和北段小.(2)东海黑潮南段不仅流轴变化复杂,而且其左侧常有气旋性冷涡出现.而黑潮中、北段接壤区,既是黑潮向东流的转折处,又是黑潮锋面涡旋频繁发生的区域.可认为该两处海域是黑潮影响东海及其邻近海域的关键区段.(3)初步分析指出,地形是导致黑潮区域性变异的主要因素.此外,季风和密度场的变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热带气旋强度变化机制的位涡拟能诊断研究
何财福, 梁必骐
1995, 17(4): 30-40.
摘要:
分析表明,热带气旋(TC)区域平均的位涡拟能变化对应热带气旋强度变化是一致的.本文通过对切向波数域中位涡拟能收支的计算,分析讨论了影响TC强度变化的一系列因子.结果表明,平均非绝热加热随高度变化并通过气旋性涡度及科氏效应的作用是影响TC强度变化的重要因子,特别在强度突然加强阶段;当加热最大值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时有利于TC的形成及加强,而当加热的这种作用减小或最大加热出现在对流层中下层时TC将很快减弱.研究表明,TC环流的轴对称场和非轴对称场对TC强度变化起不同的作用.此外,对其他因子的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热量交换研究
吴迪生
1995, 17(4): 41-54.
摘要:
本文根据TOGA研究计划第1、2、3、8共4个航次考察结果,对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热量交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1987年埃尔尼诺事件发生前,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热量交换非常强烈,埃尔尼诺事件发生后,海-气热量交换反而减弱;在台风环流内,海-气热量交换也非常强烈.热带西太平洋对大气加热场的变化与海表面温度的变化并不一致;1986-1987年埃尔尼诺事件发生时,不但中太平洋水温异常增暖,同时西太平洋西部洋域表层水也在增暖;热带太平洋信风的加强对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建立和热带太平洋西风的爆发导致1986-1987年埃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似乎是至关重要的,西风爆发首先出现在中太平洋热带海域,然后逐渐往西扩展;西太平洋热带海域主要以潜热的方式把热量输送给大气.潜热加热效应在低纬度热带海洋上的极大值均与热带天气系统的活动有紧密联系.大气主要是从热带西太平洋洋域获得热量.
台风加(减)速运动的诊断预报方法及路径预报
仲荣根
1995, 17(4): 55-62.
摘要:
本文用1980~1986年20时欧洲中心的1000、850、700、500、300、200及100hPa共7层的网格点资料,挑选了进入南海的若干个台风个例对台风中心运动方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求出了台风前后12及24h的移速(V)、移向(θ)、移速差(ΔV)及移向差Δθ,分析得到,台风主要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阻力三力等的作用下运动.当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近于平衡时台风减速移动;当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不平衡时台风将加速运动.计算的12hΔV与实际的ΔV(≥5km/h)的符号相同者达90%,平均移向差Δθ为13°:计算的24hΔV与实际的ΔV的符号相同者达88%,平均移向差Δθ为15°.预报路径与实际路径比较接近.
海水中液-固界面上负离子分级交换吸附的研究 Ⅱ.交换吸附等温线和新的N-型曲线
王江涛, 张正斌, 刘莲生, 赵卫红
1995, 17(4): 63-68.
摘要:
本文研究了海水中钼(Ⅵ)与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水合氧化铁(赤铁矿、无定形氧化铁)和水合氧化锰(水锰矿、δ-MnO2)相互作用等温线,钼(Ⅵ)-粘土矿物体系所得是一种具有极大值的N-型等温线,钼(Ⅵ)-水合氧化物体系所得是具有一个拐点和两个台阶的“台阶型”等温线.这两类等温线在负离子交换吸附文献上均尚未见报道.N-型等温线的产生是因溶液中钼(Ⅵ)的复杂存在形式和负离子交换机理复合作用的结果.“台阶型”等温线的形成则是氧化物表面存在着几类能量不同的羟基分级交换吸附的结果.
灰色关联分析鉴别海面溢油
徐恒振, 周传光, 尚龙生, 李莉
1995, 17(4): 69-77.
摘要:
建立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海面溢油鉴别模式,给出了常见的14种油鉴别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值,提出了油种受风化和实验误差影响而造成其关联度不可辨识的模糊区的概念.任丘原油和0#轻柴油实验误差和风化的关联度模糊区分别为1≥r0i≥0.9805和1≥r0i≥0.9149,30#重柴油风化的关联度模糊区为1≥r0i≥0.9647,大庆原油和20#重柴油实验误差的关联度模糊区分别为1≥r0i≥0.9359和1≥r0i≥0.9363.使用油种的关联度模糊区域值和关联度的择近原则,可以鉴别常见的14种油.海面溢油案例的鉴别结果表明,本方法同Euclid贴近度聚类分析一样,较指纹谱图辨识法的准确度高.
胶州湾的第四系划分
吴桑云, 王文海, 蔡龙宝
1995, 17(4): 78-85.
摘要:
本文以钻孔岩心沉积物的岩性、孢粉与微体古生物组合特点、古地磁极性、14C测年数据、氨基酸含量及浅地层记录图谱变化等为依据,将胶州湾的第四系划分为大窑组(20~11kaBP)、海西组(11~8.5kaBP)、大沽河组(8.5~2.5kaBP)和胶州湾组(2.5~0kaBP),并与黄海、渤海及其沿海平原的晚第四纪地层进行对比.
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量计算和资源评价方法探讨
张富元
1995, 17(4): 86-93.
摘要:
本文对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量计算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参数,包括矿区面积、结核丰度、结核品位、结核含水率和海底障碍物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确定了多金属结核资源量计算方法及其选择依据,并对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针对太平洋CC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两种不同成因的多金属结核矿区,着重对结核水平分布连续性、单位面积资源量、结核丰度和品位的稳定性作了定量分析,并利用标准差对结核丰度和品位的变化作了统计分析.最后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对多金属结核矿区进行了综合性资源评价.文中尚强调镍等量在多金属结核资源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克立格法在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量计算和资源评价中应用
张富元
1995, 17(4): 94-100.
摘要:
本文对太平洋CC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两种主要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应用二维克立格法作了多金属结核资源量计算和资源评价,并与传统的算术平均法相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两种矿区的结核资源量和结核丰度、品位的变差函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S型矿区干结核量和镍等量金属量分别比R型矿区的高约60%和30%;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核资源量只相差±5%,但克立格法具有插值更合理、精度高并能提供变量空间分布结构方面信息的优点;文中建立镍等量-吨位曲线、镍等量-面积曲线,利用这些曲线可灵活确定矿区镍等量边界指标及相应的资源量和矿区面积;文中还提出应把镍等量作为矿区资源评价中丰度与品位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中太平洋西部毛颚类的分布
戴燕玉
1995, 17(4): 101-106.
摘要:
分析1979年1~2月、4~5月在中太平洋西部水域(0°~5°N,160°~165°E)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共记录毛颚类种类15种,并根据现场实测的水文资料,对该区毛颚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海区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柴油在底泥中的行为及其对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
庄栋法, 蔡子平, 陈孝麟, 吴省三, 唐森铭
1995, 17(4): 107-111.
摘要:
论述0号柴油在底泥中浓度和组分的变化及其对底栖生物群落中细菌、双壳类动物和底泥表层叶绿素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柴油后,进入底泥中柴油组分主要是高于C15的直链烷烃;细菌数量随污染油浓度增大而升高;实验开始底泥表层叶绿素a有所减少,而后明显增加;菲律宾蛤仔的重量:壳宽与污染油平均浓度成负的相关性.
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的生理效应 Ⅲ.三苯基锡和三丁基锡对金藻和扁藻呼吸作用的影响
高尚德, 吴以平
1995, 17(4): 112-117.
摘要: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0.8、1.0μg/dm3)的三苯基氯化锡(TPTC)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在不同温度(18、20、22、26、28℃)下,培养不同时间(12、24h)对扁藻(Platymonas sp.)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呼吸作用的影响,指出温度越高,2种有机锡的毒性越大;培养时间不同,2种藻呼吸速率发生不同的变化;扁藻对有机锡的耐受力大于金藻.
紫色无硫细菌在海湾扇贝育苗中应用
丁美丽, 李光友, 张夏梅
1995, 17(4): 118-120.
摘要:
在红石崖水产养殖公司扇贝育苗场,用16m3水体育苗池,进行了用紫色无硫细菌Rhodopseudomonas sp.作为海湾扇贝苗期饵料添加剂的生产性试验.取得显着效果,成活率和变态率分别提高21.7%和12.8%,1个16m3水体育苗池增产稚贝6.61×107个.
高基床顶墙波压强分布实验研究
卢无疆, 潘银法
1995, 17(4): 121-129.
摘要:
本文通过实验,论述了高基床顶墙与波浪相互作用的机理,提出顶墙水平及垂直分布压强变化规律和新见解,本文结果已被农业部渔港斜坡式防波堤规范采用.
辽东湾孤立桩柱上冰力的概率分布
史庆增, 王永刚
1995, 17(4): 130-136.
摘要:
根据水文气象资料求出了辽东湾四个测站的平整冰厚、平整冰抗压强度,进而在选用合理冰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计算了辽东湾海区孤立桩柱上的年极值冰力,并确定了冰力的概率分布模式:年极值冰力不拒绝威布尔、正态、对数正态和极值Ⅰ型分布.又根据冰力模型试验资料得到了孤立桩柱上冰力的短期分布规律:不拒绝极值Ⅰ型分布.
中国对虾池溶解氧的收支平衡状态
臧维玲, 戴习林, 朱正国, 徐桂荣, 李士华
1995, 17(4): 137-141.
摘要:
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 O'sbeck)为我国沿海养养殖的主要品种.为提高产量与经济效益,研究虾池溶解氧的收支平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至今此类研究报道较为罕见.本试验于1990年及1991年7-8月测定了杭州湾畔的历年产量高、效益好的金山潜径对虾养殖公司中国对虾池溶解氧的收支状况.据试验结果估算了虾池溶解氧收支平衡状,并提出了水质管理意见.
水动力数值模拟的发展方向
曹祖德, 李炎保
1995, 17(4): 142-148.
摘要:
水动力数值模拟是海岸工程、水运工程和环境工程中重要的模拟方法,它随着近代电子计算机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