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3年  第15卷  第5期

海洋水文
渤海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窦振兴, 杨连武, J.Ozer
1993, 15(5): 1-15.
摘要:
本模型以具有自由面的三维非线性Navier-Stokes方程为基本方程,经σ坐标变换得到模式方程。基于过程分裂法,将三维流动中的快过程与慢过程劈开,并对每部分选用适合其物理特性和数值行为的计算格式,然后耦联求解。应用本模型详细计算了渤海的三维潮运动。其中,潮波系统模拟获得理想的结果;采用十层模式计算了M2潮流,以较高的分辨率揭示了潮流的空间结构特征。最后本文给出了三维潮流预报的应用实例。
浅海热盐结构三层模式
杨殿荣
1993, 15(5): 16-26.
摘要:
浅海热盐结构三层模式是在浅海温盐跃层二层模式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它既保持了原模式的基本特点,又扩大了原模式的功能;它不仅能预报温盐跃层的深度,而且还能预报温盐跃层的其他全部要素,以及上下两个混合层的温度和盐度。数值试验结果与实际一致。最后,详细分析了制约温跃层强度变化的各项因子。
随机波群的模拟
徐德伦, 侯伟
1993, 15(5): 27-36.
摘要:
本文首先对平稳随机过程包络的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以给定波面位移谱和波面包络谱两者为靶谱的波群模拟方法。与Funke和Mansard(1980)提出的以波群群因子为靶的波群模拟方法(可能是迄今唯一的方法)相比,本法不仅在概念上比较合理,而且在手续上要简便得多,并能兼顾波群高度和长度两方面特征的模拟。大量模拟实例表明,在一定条件限制下,本方法模拟的结果比较令人满意。
黄、渤海盐度准三维数值预报模式
孙卫阳, 王宗山
1993, 15(5): 37-45.
摘要:
黄、渤海盐度的垂直结构具有典型的自模性,而其水平分布又受平流、水平扩散效应及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黄、渤海实测资料拟合了盐度垂直剖面的自模函数,并结合描述表、底层盐度及上均匀层厚度这三个特征量水平分布的方程,形成给出盐度三维结构的准三维模式。在模式中,综合考虑了海面风和热输入的强迫作用以及流场的平流、侧向混和及底层混和影响因素,同时还考虑了径流、蒸发及降水的作用,较客观地反映了盐度的三维分布及其变化的物理过程。试报结果分析表明,模式的功能较好,结果令人满意。
海浪能量谱的折绕射研究——Ⅱ.缓坡破碎带联合模型
蒋德才, 台伟涛, 楼顺里
1993, 15(5): 120-129.
摘要:
海浪自深水向海岸传播时,水深逐渐变浅,海浪传播的速度、波长、波高和波形也随之变化.当深度浅至一定程度时,通常发生不同形式的波浪破碎,形成水流涌上岸滩,继而流回水中。波破碎时,水质点水平速度增大,并伴有强烈的搅拌作用。因此,波破碎对水工建筑物的作用、泥沙搬运、环境保护、海区自净能力计算都是很重要的。
海洋气象
台风的结构变化与台风移动的关系
仲荣根, 张旭, 刘梅
1993, 15(5): 46-49.
摘要:
台风的结构变化与台风的移向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讨论了300hPa温度距平、200hPa散度及大气视热源与台风移向的关系。分析表明:台风未来24小时有沿着300hPa温度正距平中心轴线、200hPa最大辐散中心轴线以及大气视热源积分值[Q1]最大中心轴线移动的趋势。
太平洋海温的季节演变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唐佑民
1993, 15(5): 50-59.
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交叉相关场的EOF分解,考查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夏季降水和太平洋海温遥相关关键区的季节演变。然后分别就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旱、涝年份对应的前期和同期季节海温进行复自然正交函数(CEOF)的合成分析,得到了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旱、涝时太平洋海温振幅分布和传播结构的季节演变。并根据这些异常特征,讨论了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的长期预报。最后,利用非参数跃变检验诊断了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的跃变,并讨论了与太平洋海温季节跃变的联系。
北半球冬季冷涌及其反馈过程与东亚气旋爆发性发展的关系
张元箴, 吴洪, 张兴旺
1993, 15(5): 60-68.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东亚地区的实例,指出在冬季冷涌爆发后其反馈过程所产生的净科氏力项正值与海上动量辐合的相重地区,有利于急流加强增强斜压动力作用,在海洋加热场共同作用下可引起气旋爆发性发展。在气象炸弹出现后,又有利于寒潮爆发和再次出现冷涌,有时能引起又一个气象炸弹出现,两者之间可产生连锁反应。由此说明冬半年冷涌爆发与气旋爆发性发展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还可说明气象炸弹出现的时间和地区的集中性。
海洋物理
悬移质潮扩散的数值预测
舒良华, 姜太良, 方正
1993, 15(5): 69-78.
摘要:
结合有关经验公式,本文提出了考虑源、悬浮沙的沉降和再悬浮作用的二维悬浮沙潮流扩散数值模式,并利用ADI方法,在数值模拟潮流、水位场的同时,通过求解悬浮沙的二维扩散方程,预测埕岛油田开发工程排放悬浮物对周围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经分析表明计算效果良好。
海中准直光衰减系数与透明度盘深度的经验关系
李武, 梁懋钢, 陈涛
1993, 15(5): 130-135.
摘要:
我国海洋调查中使用的透明度盘,是一块直径30cm、漆成白色的木质或金属圆盘,国外一般称为“赛克圆盘”(secchi disc)。由于它制作简单,价格低,操作方便,在海洋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国际上使用它已有一百多年,我国的海洋工作者使用它测量“透明度盘深度”也有几十年历史,在我国的海洋调查中,用透明度盘测得的量称为“透明度”,单位用m表示。
海洋地质、地貌
黄河三角洲黄河海港附近沉积物和沉积序列
薛春汀, 李广雪, S.D.Nio, J.H.VandernBerg, A.VanGelder
1993, 15(5): 79-86.
摘要:
黄河海港附近上部4m沉积层序自下而上为:(1)1964年以前形成的河口沙坝沉积物;(2)1964~1972年形成的下三角洲平原(潮滩)和三角洲侧缘沉积物;(3)1972~1974年形成的决口扇和近河口分流河道充填沉积物;(4)1975~1984年分流河道废弃后形成的湖滩沉积物。这一层序显示平行海岸方向环境的垂向叠覆。这是黄河三角洲垂向序列的一个重要特征。
最近80年来中国的相对海平面变化
任美锷, 张忍顺
1993, 15(5): 87-97.
摘要:
本文搜集了32个验潮站的潮位记录,并对各站历年年平均海平面作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近20~80年来20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2个站的相对海平面下降。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全球性理论海平面上升,而主要是由于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及过量抽用地下水。因此,在沉降的三角洲和沿海平原上的验潮站,相对海平面上升;反之,在上升地块上的验潮站,则相对海平面下降。塘沽和吴淞两站的记录均已经地面沉降修正,不能用以计算该两地的相对海平面。由于特大的相对海平面上升(>10mm/a)均系过量抽用地下水所造成,为了预防和减轻今后海平面上升及其所引起的灾害,亟应采取严格措施,减小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Ba/Cu比值与海底扩张关系
张富元
1993, 15(5): 98-103.
摘要:
对南海海底扩张区44个不同类型的表层沉积物中Ba、Cu含量变化及其与粘土、火山碎屑矿物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及对沉积物Ba/Cu比值等值线平面分布趋势与海底扩张轴和转换断层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计算了南海海底扩张区沉积物中Fe、Mn、Cu、Co、Ni、Pb和Al的沉积通量,将计算结果与劳海盆(Law Basin)等海隆沉积物中这些元素的沉积通量相比较。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南海海底扩张区沉积物中Ba、Cu含量与火山矿物密切相关,沉积物Ba/Cu等值线分布趋向与海底扩张轴和转换断层走向相吻合,从而表明南海海底扩张区沉积物中Ba、Cu等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主要受海底扩张、海底断裂及由此而产生的海底火山活动所控制,沉积物的Ba/Cu比值可考虑作为研究南海海底扩张和海底火山活动的一个重要地球化学标志。
海洋生物、水产
南黄海和东海浮游介形类的生态特征
陈瑞祥, 林景宏
1993, 15(5): 104-111.
摘要:
根据国家海洋局1977年12月~1978年11月在28°~34°N、120°30'~127°E的广大海域逐月周年综合调查的资料撰写而成。文中着重阐述研究海域浮游介形类的种类多样性、数量分布及其季节更迭、生态类群的划分及与台湾暖流、黑潮暖流、黄海冷水团、黄海暖流、长江径流和沿岸流的相互关系。
天然对虾与养殖对虾维生素含量的比较
王安利, 王维娜, 刘存岐, 王所安
1993, 15(5): 112-117.
摘要:
1989年6~9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天然中国对虾与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养殖对虾体内的维生素含量进行了定期系统地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对虾与养殖对虾腹部的维生素C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前者比后者平均高出81.9%;随着天然对虾体长的增加,其头胸部的维生素C含量也不断上升,而自8月10日以后,养殖对虾头胸部的维生素C含量却随体长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但二者体内的B1、B2、B6、菸酸(NAc)、菸酰胺(NAm)和叶酸(FAc)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维生素C可能是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硅藻细胞壁亚显微结构研究——Ⅰ.中断条纹藻
刘师成
1993, 15(5): 118-119.
摘要:
本文用光镜(TLM)、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采自南海的中断条纹藻的壳面、环面、间插带和假隔片的微细结构,揭示了在光镜下无法分辨的中断条纹藻细胞壁的壳整结构。
海洋化学
胶州湾海水的密度
季荣, 陈国华, 张力军, 谢会祥
1993, 15(5): 136-141.
摘要:
海水密度是海水的一种重要的物理性质,海水密度与盐度及温度的关系对于物理海洋学、环境海洋学及海洋物理化学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海洋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要求更精确的海水密度与盐度及温度的关系。
海水中硼的示波极谱测定法
陈立义, 刘家欣, 余继宏, 吴沈红
1993, 15(5): 142-145.
摘要:
海水中微量硼的测定.通常是用分光光度法[1]和光谱法。硼在通常条件下不会产生极谱波。因此不能用极谱法直接测定硼。B(Ⅲ)与铍试剂Ⅲ可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