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0年  第2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划分变性水团边界的温盐点聚对照法与东海西部海区变性水团的分析
苏育嵩
1980, 2(1): 1-16.
摘要:
分析水团已有许多方法,其中多数是分析大洋水团问题的[3][4][5][6][7][8],用于浅海有一定困难;关于分析浅海水团问题、我国进行了一些研究[1][2],主要解决确定水团边界问题.其中“组成比例法”能比较定量地确定出水团边界的位量,但这个方法要求参加混合的水团要有明确的核心值.由于水团的核心值难于确定,特别是在不同季节调查海区范围经常变动的情况下,若把被调查海区内温盐的极值当作核心值来处理.必然影响到比例中点的相应变动,所确定的水团边界也就不准确了.
北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场变化因子与大气环流关系的初步研究
许乃猷, 张家诚, 赵溱
1980, 2(1): 17-32.
摘要:
近年来,海表温度在中长期天气预报上应用较广泛,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引深一步;同时,也为了开发海洋资源、航运和做好海温预报的需要,对影响海温距平场变化的因子进行研究,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用自然正交分解法,对北太平洋(纬度范围取10°S-50°N,见图2)1949-1975年共27年的月平均海表面温度(下简称海温)距平场进行分解.这种分解法的优点是:自然正交函数不是事先给定的固定函数形式,而是由历史资料本身决定.因此它能反映出海温距平场的最主要特点,同时收敛性也比较快.如此,就容易抓住影响海温距平变化的主要因子,而物理意义也比较明确.
海底、海面的边界反射对浅海环境噪声场的影响
尚尔昌
1980, 2(1): 33-42.
摘要:
关于海洋噪声谱级的理论,测量和分析以及相应噪声源的机理探讨已经有大量的工作;例如Knudson[6];EcKarf[2];Weng[10]和Piyyof[7]的工作.文〔1〕采用分层介质中的传播算子,推广了EcKarf的工作,建立了一般情况下由源特性及传播算子所表达的噪声场表示.目前关于传播条件--在浅海中特别是海底的反射特性--对环境噪声场特性的影响还较少有具体的结果.
河口硅酸盐物理化学过程研究——Ⅳ、河口活性硅转移机理的分析
李法西
1980, 2(1): 43-56.
摘要:
河水带下较多量的溶解硅酸盐(用“硅钼黄法”测出量称为“活性硅”),在河口处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溶解硅酸盐有没有一部分转移到非溶解相?是生物吸收转移为主还是无机化学转移为主?最后转移形成什么物质并归宿到何处?有多大部分重新参加硅的地球化学循环?如何循环?这些过程搞清楚,对研究硅在海洋中的地球化学、河口及近海海底沉积的形成与性质、港湾的淤积与变迁、生物的初级生产力以及河口各种水化学特征(进而涉及到河口各种污染物质的分布转移机理),都会有所帮助.它们一直是近十几年来国际上海洋化学工作者所注意的问题之一,然而直到现在仍然争论不休,没有取得一致见解.
水合氧化钛的结构及其在海水中的提铀性能
陈松, 廖文卓, 黄宣宝, 唐锦龙
1980, 2(1): 57-66.
摘要:
海水提铀的研究已将近有二十年的历史.由于海水体系复杂、且其中含铀量甚微(~3μg/l),致使其研究工作难度较大,目前,仍处在实验性阶段.水合氧化钛(或称“钛胶”)是一种提铀性能较好的,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无机提铀吸附剂(或称无机离子交换剂).它对海水中铀的吸附机制,无疑是个重要的,因而也是个为人们所重视的研究课题.这个问题的研究一般要从下述三方面着手:吸附剂的结构及其提铀性能;铀在海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其吸附动力学和机理问题.本文先就前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其它问题准备以后另文讨论.
关于东海残留沉积物的微体化石特征
汪品先, 闵秋宝, 卞云华, 章纪军
1980, 2(1): 67-78.
摘要:
海底残留沉积约占世界陆架面积的70%[3],而残留沉积中分布最广的是残留砂.有孔虫、介形虫等微体化石,其壳体大小与砂粒相当,而不同的属种又有特定的生活环境,因此它们在沉积过程中可以反映沉积条件,在搬运作用中又可看作指相颗粒.研究残留沉积物中微体化石的属种组合、保存状况、数量和大小等特点,应能为研究陆架残留沉积的产生与变化过程提供某种依据.关于陆架残留沉积的化石资料不少,但大多局限于脊椎动物,软体动物等大化石,而对有孔虫、介形虫等微体化石群的详细情况尚缺乏分析.
海州湾岸滩演变过程和泥沙流动向
王宝灿, 虞志英, 刘苍字, 金庆祥
1980, 2(1): 79-96.
摘要:
海岸是海与陆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滨海地带呈现出来的海岸地貌,是地质构造和海平面变化、波浪潮流等海水动力以及河流诸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的运动和变化,促使了岸滩的演变.海州湾是濒临黄海的一个开敞海湾,海州湾海岸是基沿--砂质海岸与淤泥质海岸的交汇地带.
东海表层沉积硅藻
金德祥, 程兆第, 林均民, 刘师成, 田存增
1980, 2(1): 97-110.
摘要:
1977年国家海洋局组织所属单位对东海大陆架进行了综合调查,采集了比较丰富的样品.有关资料报导了在东海大陆架有12种硅藻的记录,大陆坡11种,海槽区12种,如归并重复出现的种类,总计有20种硅藻.本文基本上用同一批材料对沉积硅藻的沉积问题,提出了我们的一些看法.
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多毛类动物地理学的研究
吴宝铃, 孙瑞平, 陈木
1980, 2(1): 111-130.
摘要:
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产资源,是我国的良好渔场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渔民的渔捞基地.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对我国神圣领土西沙群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多次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我们曾报告过113种浮游和底栖多毛类.根据1975-1976年补充调查的标本,又发现了过去未报告过的多毛类70种,截至目前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多毛类共有183种.本文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对我国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多毛类动物地理学做一初步分析.
宁波港附着生物生态的初步研究
黄宗国, 李传燕, 张良兴, 李福荣
1980, 2(1): 131-135.
摘要:
附着生物广泛分布在海洋、港湾、河口从及江河湖泊和水库中的船底、管道和水中一切设施的表面上.国内外对海洋附着生物的生态已做了不少的调查研究工作[3-7],对淡水附着生物生态研究的报导还不多[2].进行淡水或咸淡水的附着生态研究,对于比较研究海洋附着生物是很有意义的;我国有许多河港,所以更必须调查研究这些港湾的附着生物.自1974年3月至1975年2月,在宁波白沙浮码头分表、底两层挂板.这里离海不远,水位和水质都受到涨落潮水的影响.退潮时基本上是余姚和奉化两河流来的淡水,几乎测不出含氯量有显著增加,常年全年大潮含氯量0.10-11.57g/Kg,小潮0.03-0.55g/Kg.水色混浊,呈土黄色,透明度经常在0.1米以下.
刚臂式单点系泊系统在波浪作用下的链力分析
海工科研组
1980, 2(1): 136-147.
摘要:
第一个刚臂式单点系泊储油装置(SBS)于1974年在突尼斯建成,以后在各地又建成了很多个这类装置,据报导其使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1,2].为了发展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科学技术,在海洋石油研究所的协助下,我们对这种系泊系统进行了波浪模型试验研究,本文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单点浮筒多链系统的静力特性和波浪要素、水深等对链力的影响,还研究了减小中链力的措施.
问题讨论
关于布烈霍夫斯基赫侧面波公式符号的错误
吴承义
1980, 2(1): 148-151.
摘要:
D. C. Stickler[2]导出的Sommerfeld模型下点源反射波场统一表达式中的侧面波公式与бреховских[3]计算的公式相差一负号.stickler指出,后者是错的但错误的原因不清楚.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问题的几何关系示于图一,其中δ=sin-1c/c1=sin-1n,m=ρ1/ρ,c<c1.
研究报导
在太平洋发现的一个管水母新种
张金标
1980, 2(1): 152-155.
摘要:
1978年4月至5月和9月至10月,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太平洋调查,其中在西太平洋热带赤道水域16个站的浮游生物样品中有22个管水母前泳钟不同于双生水母科(Diphyidae)无棱水母属Sulculeolaria的已知种,经观察研究,确认是一个新的无梭水母,订名为热带无梭水母Sulculeolaaria tropica n. sp.,以表示本种模式种生境在热带水域.兹将新种记述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