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晓鹏, 高志强, 吴晓青, 王跃启, 宁吉才.
基于船载无人机的绿潮漂移速度估算与分析
. 海洋学报,
2021, 43(): 1-10.
doi: 10.12284/hyxb2021054
|
[2] |
黄松松, 王晶, 梅源, 张紫越.
基于光学遥感的安达曼海内孤立波传播速度特性研究
. 海洋学报,
2019, 41(7): 15-2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7.002
|
[3] |
李赶先, 龙建军, 马雯波.
含砂量变化影响海底沉积物压缩波速度的分析研究
. 海洋学报,
2019, 41(5): 70-7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5.007
|
[4] |
张田升, 吴自银, 赵荻能, 李守军, 尚继宏, 高金耀, 周洁琼, 刘洋, 朱超, 鲁号号.
南海礼乐盆地海底麻坑地貌及成因分析
. 海洋学报,
2019, 41(3): 106-12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9.03.011
|
[5] |
陈晓英, 张杰, 崔廷伟, 宋平舰.
基于高分四号卫星的黄海绿潮漂移速度提取研究
. 海洋学报,
2018, 40(1): 29-3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8.01.004
|
[6] |
刘晓瑜, 冯秀丽, 陈义兰, 唐秋华, 刘乐军, 路波, 焦鹏飞.
北黄海海底麻坑群形态的定量研究及控制因素
. 海洋学报,
2018, 40(3): 36-49.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8.03.004
|
[7] |
王利亚, 何宜军, 张彪, 刘保昌.
HY-2卫星扫描微波辐射计数据反演北极海冰漂移速度
. 海洋学报,
2017, 39(9): 110-12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7.09.011
|
[8] |
石盛玉, 程和琴, 郑树伟, 徐文晓, 陆雪骏, 姜月华, 周权平.
三峡截流以来长江洪季潮区界变动河段冲刷地貌
. 海洋学报,
2017, 39(3): 85-95.
|
[9] |
程永舟, 鲁显赫, 李小超, 易蕾, 胡有川.
斜向波作用下斜坡海床上管线三维冲刷不均衡性研究
. 海洋学报,
2016, 38(7): 126-134.
doi: 10.3969/j.jssn.0253-4193.2016.07.012
|
[10] |
陆雪骏, 程和琴, 周权平, 姜月华, 郭兴杰, 郑树伟, 吴帅虎.
强潮流作用下桥墩不对称“双肾型”冲刷地貌特征与机理
. 海洋学报,
2016, 38(9): 118-125.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9.012
|
[11] |
王彦, 邹志利.
沙坝海岸沿岸流速度剖面特征研究
. 海洋学报,
2014, 36(11): 120-13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11.014
|
[12] |
张洪生, 冯文静, 商辉.
非线性波传播的新型数值模拟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引入变换速度变量
. 海洋学报,
2007, 29(5): 161-173.
|
[13] |
韩西军, 曹祖德, 杨树森.
粉砂质海床上建筑物周围局部冲刷的系列模型延伸法研究
. 海洋学报,
2007, 29(1): 150-154.
|
[14] |
栾茂田, 王栋.
考虑土骨架加速度效应的海床动力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海洋学报,
2002, 24(6): 112-119.
|
[15] |
赵子丹, 薛晓春.
直立堤前海床的局部冲刷
. 海洋学报,
1998, 20(5): 136-141.
|
[16] |
高学平, 赵子丹.
立波作用下堤前冲刷特性及预报
. 海洋学报,
1995, 17(5): 140-146.
|
[17] |
秦崇仁, 肖波, 高学平.
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人工岛周围局部冲刷的研究
. 海洋学报,
1994, 16(3): 130-138.
|
[18] |
王伟, 徐德伦, 楼顺里.
海洋白浪与海面摩擦速度的直接同步测量及其结果分析
. 海洋学报,
1990, 12(5): 638-647.
|
[19] |
束星北, 赵俊生, 王祯祥, 孙洪亮, 顾学俊, 耿世江.
用单站测量确定近海内潮波的方向和速度
. 海洋学报,
1985, 7(6): 665-673.
|
[20] |
谢世楞.
直立式防波堤前的冲刷形态及其对防波堤整体稳定的影响
. 海洋学报,
1983, 5(6): 808-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