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齐富康, 边昌伟, 徐景平.
渤海海峡沉积物输运的参数化计算
. 海洋学报,
2020, 42(3): 83-96.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20.03.008
|
[2] |
田丰林, 任一丹, 何遒, 陈戈.
基于拉格朗日拟序结构的黑潮区域海流运输结构提取和分析
. 海洋学报,
2020, 42(5): 12-2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20.05.002
|
[3] |
王兆毅, 刘桂梅, 王辉, 王大奎.
吕宋海峡水交换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 海洋学报,
2016, 38(5): 1-13.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6.05.001
|
[4] |
王培涛, 高义, 于福江, 范婷婷.
基于数值模拟的渤海海域地震海啸危险性定量化研究
. 海洋学报,
2014, 36(1): 56-6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1.007
|
[5] |
张乃星, 孙旭, 曹丛华, 任荣珠, 陶卉卉, 孙滨, 王建勇, 侯继灵, 于洋.
渤海海峡冬季无机碳的立体分布特征及其源汇变化
. 海洋学报,
2012, 34(6): 94-101.
|
[6] |
吕新刚, 赵昌, 夏长水, 乔方利.
胶州湾水交换及湾口潮余流特征的数值研究
. 海洋学报,
2010, 32(2): 20-30.
|
[7] |
李海, 季顺迎, 沈洪道, 王瑞学, 岳前进.
海冰动力学的混合拉格朗日-欧拉数值方法
. 海洋学报,
2008, 30(2): 1-11.
|
[8] |
胡克林, 丁平兴, 朱首贤, 孔亚珍.
长江口附近海域台风浪的数值模拟——以鹿沙台风和森拉克台风为例
. 海洋学报,
2004, 26(5): 23-33.
|
[9] |
孙军, 刘东艳, 张晨, 钟华.
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Ⅰ.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 海洋学报,
2003, 25(5): 103-112.
|
[10] |
史久新, 乐肯堂, 崔秉昊.
南大洋凯尔盖朗海台区的流场结构及季节变化
. 海洋学报,
2002, 24(4): 11-22.
|
[11] |
刘秦玉, 杨海军, 贾英来, 甘子钧.
南海海面高度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
. 海洋学报,
2001, 23(2): 9-17.
|
[12] |
史峰岩, 朱首贤, 朱建荣, 丁平兴.
杭州湾、长江口余流及其物质输运作用的模拟研究Ⅰ.杭州湾、长江口三维联合模型
. 海洋学报,
2000, 22(5): 1-12.
|
[13] |
朱首贤, 丁平兴, 史峰岩, 朱建荣.
杭州湾、长江口余流及其物质输运作用的模拟研究Ⅱ冬季余流及其对物质的运输作用
. 海洋学报,
2000, 22(6): 1-12.
|
[14] |
侍茂崇, 陈春华, 黄方, 叶安乐.
琼州海峡冬末春初潮余流场特征
. 海洋学报,
1998, 20(1): 1-10.
|
[15] |
颜廷壮, 李鸿雁, 俞光耀.
福建沿岸上升流数值研究Ⅱ.台湾海峡上升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 海洋学报,
1997, 19(5): 12-19.
|
[16] |
王辉, 苏志清, 冯士筰, 孙文心.
渤海三维风生-热盐-潮致Lagrange余流数值计算
. 海洋学报,
1993, 15(1): 9-21.
|
[17] |
王建军, 黄宗国, 李传燕, 郑成兴, 林盛.
渤海海峡砣矶岛附着生物研究
. 海洋学报,
1988, 10(1): 86-92.
|
[18] |
王仁树, 刘旭世, 张立锟.
渤海海冰的数值试验
. 海洋学报,
1984, 6(5): 572-580.
|
[19] |
窦振兴, 罗远诠, 黄克辛, 张存智, 蔡广兴.
渤海潮流污染扩散的数值模拟
. 海洋学报,
1982, 4(6): 667-678.
|
[20] |
窦振兴, 罗远诠, 黄克辛, 张存智, 李龙章, 蔡广兴, 宁怀东.
渤海潮流及湖余流的数值计算
. 海洋学报,
1981, 3(3): 355-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