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WANG Baoqiang, XUE Junzeng, ZHUANG Hua, WU Huixia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fouling organisms at Yangshan Port[J]. Haiyang Xuebao, 2012, 34(3): 155-162. |
黄宗国, 蔡如星. 海洋污损生物及其防除[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4: 1-348.
|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Marine fouling and its prevention[M].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Annapolis, Maryland 1952: 1-381.
|
李洁民, 黄修明, 黎国珍, 等. 中国几个主要海港附着生物生态的研究[J]. 海洋与湖沼, 1964, 6(4): 371-408.
|
黄宗国, 李传燕, 张良兴, 等. 渤海湾附着生物生态[J]. 海洋学报, 1980, 2(3): 111-122.
|
李传燕, 黄宗国, 王建军, 等. 烟台港附着生物生态研究[J]. 海洋学报, 1990, 12(1): 107-114.
|
郑成兴, 黄宗国, 张良兴, 等. 琅玡湾附着生物和钻孔生物的初步研究[J]. 海洋学报, 1984(1): 81-89.
|
李传燕, 黄宗国, 张良兴, 等. 旅顺港附着生物生态的研究[J]. 生态学报, 1982, 2(2): 59-65.
|
李传燕, 黄宗国, 张良兴, 等. 连云港附着生物与钻孔生物的初步研究[J]. 海洋通报, 1982(5): 43-48.
|
黄宗国, 李传燕, 张良兴, 等. 舟山海区附着生物与钻孔生物生态研究[J]. 海洋学报, 1979, 1(2): 299-310.
|
黄宗国, 李传燕, 张兴良, 等. 宁波港附着生物生态的初步研究[J]. 海洋学报, 1980, 2(1): 131-135.
|
黄宗国, 李传燕, 张兴良, 等. 浙江南部沿岸附着生物与钻孔生物:Ⅰ.温州港附着生物初步报导[J].海洋学报, 1981, 3(4): 634-637.
|
李传燕, 林盛, 黄宗国, 等. 沙埕港污损生物生态研究[J].台湾海峡, 1994, 13(2): 111-117.
|
林更铭, 项鹏, 李炳乾, 等. 厦门港污损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J]. 海洋湖沼通报, 2010, 3: 65-72.
|
李传燕, 黄宗国, 郑成兴, 等. 汕头港污损生物生态研究[J]. 台湾海峡, 1996, 15(1):19-24.
|
严岩, 严文侠, 董钰. 湛江港污损生物挂板实验[J]. 热带海洋, 1995, 14(3): 81-85.
|
黄宗国, 蔡尔西, 蔡如星. 清澜港附着生物生态研究[J]. 海洋学报, 1982, 4(2): 75-82.
|
董钰.洋浦港海洋污损生物[J]. 南海海洋科学集刊, 1982, 3: 129-139.
|
黄宗国, 蔡如星. 榆林港的附着生物及其与厦门港的比较[J]. 厦门大学学报, 1962, 9(3): 163-174.
|
国家技术监督局. GB12763.6—2007 海洋调查规范: 海洋生物调查[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52-54.
|
刘锡兴, 尹学明, 马江虎.中国海洋污损苔虫生物学[M].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1: 101-448.
|
刘瑞玉, 任先秋. 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第四十二卷甲壳动物亚门蔓足下纲围胸总目[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94-497.
|
浙江动物志编辑委员会. 浙江动物志软体动物[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85-186.
|
黄宗国, 李传燕, 张良兴, 等. 长江口附着生物的分布[J]. 海洋与湖沼, 1981, 12(6): 531-537.
|
杨万喜. 嵊泗列岛岩相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杭州: 杭州大学, 1994.
|
王宝强, 田华, 薛俊增, 等. 洋山港海域水环境的周年变化[J]. 上海环境科学, 2011, 30(2): 60-64.
|
王宝强, 田华, 吴惠仙, 等. 白脊管藤壶对洋山港码头生态环境的形态适应分析[J]. 上海环境科学, 2011, 30(1): 18-22.
|
薛俊增, 王宝强, 庒骅, 等. 洋山港码头污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J]. 科技导报, 2011, 27(3): 6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