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珠江口黄茅海拦门沙演变及成因分析

贾良文 罗军 任杰

贾良文, 罗军, 任杰. 珠江口黄茅海拦门沙演变及成因分析[J]. 海洋学报, 2012, 34(5): 120-127.
引用本文: 贾良文, 罗军, 任杰. 珠江口黄茅海拦门沙演变及成因分析[J]. 海洋学报, 2012, 34(5): 120-127.
JIA Liangwen, LUO Jun, REN Jie.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a sand bar and its formation in the Huangmao Bay of the Zhujiang Estuary[J]. Haiyang Xuebao, 2012, 34(5): 120-127.
Citation: JIA Liangwen, LUO Jun, REN Jie.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a sand bar and its formation in the Huangmao Bay of the Zhujiang Estuary[J]. Haiyang Xuebao, 2012, 34(5): 120-127.

珠江口黄茅海拦门沙演变及成因分析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珠江口黄茅海河口湾围填海的累积环境影响研究"(2011B031100008);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0901034-01)。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a sand bar and its formation in the Huangmao Bay of the Zhujiang Estuary

  • 摘要: 采用1977,1994,2003,2010年4个年份的地形图,建立了DEM模型,结合二维水动力模型对近30多年来黄茅海拦门沙演变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30多年来黄茅海拦门沙平面上向海推移,范围缩小,在内坡和拦门沙顶冲刷,在外坡淤积;拦门沙的基本成因是其位于上溯流与下泄流控制区域之间的过渡带,该过渡带为明显的动力较弱的区域,泥沙较易在此处沉积;黄茅海大面积的围垦导致纳潮量减少、潮汐动力减弱、径流作用相对增强,使下泄流控制区扩大、上溯流控制区减小、过渡区下移,这是拦门沙冲刷外移和缩小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沙量减少加剧了拦门沙冲刷外移和缩小。
  • 李绍宁,等.珠江口黄茅海地貌发育现代过程初探 //珠江口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文集(二).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詹仲昌.黄茅海水文泥沙特性的初步分析 //珠江口海岸带与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文集(四).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吴超羽.黄茅海小尺度动力结构及其沉积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1995,32(2):86-95.
    杨雪舞.珠江黄茅海河口湾泥沙来源和运移过程分析[J].海洋通报,1993,12(6):53-61.
    杨雪舞.王文介.珠江黄茅海河口湾水动力沉积和泥沙运动的统计研究[J].海洋工程,1994(4):42-51.
    杨雪舞,于红兵.黄茅海河口湾现代动力地貌体系和沖淤过程分析[J].热带海洋,1997,16(1):49-59.
    吴加学,沈焕庭.黄茅海河口湾泥沙输移研究——兼论McLaren模型在河口的应用[J].泥沙研究,1999(3):26-31.
    罗丹.黄茅海沿岸滩涂发育及岸线变化遥感浅析[J].人们珠江,1998(3):45-48.
    李瑞杰,王昌杰.珠江口崖门出海航道回淤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2005,4(2):5-7.
    汤立群,梁建林.黄茅海围垦工程潮流泥沙变化数值模拟[J].泥沙研究,2008,4(2):9-15.
    罗军.十年至百年尺度黄茅海地形演变及成因研究.广州:中山大学,2010.
    梁向阳,梁家海,萧金文.珠江三角洲海岸变迁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4(26):283-29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41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142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12-19
  • 修回日期:  2012-05-0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