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蔡树群 苏纪兰 甘子钧 刘秦玉

蔡树群, 苏纪兰, 甘子钧, 刘秦玉.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J]. 海洋学报, 2002, 24(1): 1-7.
引用本文: 蔡树群, 苏纪兰, 甘子钧, 刘秦玉.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J]. 海洋学报, 2002, 24(1): 1-7.
CAI Shu-qun, SU Ji-lan, GAN Zi-jun, LIU Qin-yu. The numerical study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South China Sea upper circulation in summer[J]. Haiyang Xuebao, 2002, 24(1): 1-7.
Citation: CAI Shu-qun, SU Ji-lan, GAN Zi-jun, LIU Qin-yu. The numerical study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South China Sea upper circulation in summer[J]. Haiyang Xuebao, 2002, 24(1): 1-7.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636230);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项目(KZ951-B1-4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806)

The numerical study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South China Sea upper circulation in summer

  • 摘要: 通过利用一个分区性的正压-斜压衔接模式来探讨夏季南海的上层环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夏季期间,由于风生环流的不稳定性促使在东沙群岛附近的气旋涡的强度及位置发生变化,并间接导致黑潮侵入南海北部的程度变化以及气旋涡南侧的反气旋式环流、西沙群岛西南侧的气旋涡的强度和范围出现波动现象;在南海南部的北向西边界流由于离岸的西南季风所驱动在中南半岛中部沿岸脱离岸线往东北方向的流动,导致沿岸的水体大量流失而在沿岸形成一支南向补偿流并在西沙群岛西南侧诱生一气旋涡,而上述的离岸西边界流则作顺时针方向流动,从而在南海南部形成反气旋式大环流;在南沙海槽附近出现的局地气旋涡和万安滩附近的气旋涡分别受β效应、底形效应的作用而形成.
  • 蔡树群,苏纪兰,甘子钧,等.冬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J].海洋学报,2001,23(5):14~23.
    许建平,苏纪兰.黑潮水入侵南海的水文分析Ⅱ1994年8~9月期间的观测结果[J].热带海洋,1997,16(2):1~23
    方文东,郭忠信,黄羽庭.南海南部海区的环流观测研究[J].科学通报,1997,42(21):2 264~2 271.
    SU Ji-lan, XU Jian-ping, CAI Shu-qun, et al. Gyres and edd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A]. DING Yihui and LI Chongyin eds. Onset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ocean[C]. 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1999. 272~279.
    徐锡祯,邱章,陈惠昌.南海水平环流的概述[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37~145.
    刘先炳,苏纪兰南海环流的一个约化模式[J].海洋与湖沼,1992,23(2):167~174.
    蔡树群,苏纪兰.南海环流的一个两层模式[J].海洋学报,1995,17(2):12~20.
    曾庆存,李荣凤,季仲贞,等南海数值模拟月平均水平环流图[A]海洋环流研讨会论文选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27~16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39
  • HTML全文浏览量:  26
  • PDF下载量:  114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06-05
  • 修回日期:  2000-12-0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