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海底沉积物在应力-应变过程前后的微区变化特征

卢博 李传荣 黄韶健 李赶先

卢博, 李传荣, 黄韶健, 李赶先. 海底沉积物在应力-应变过程前后的微区变化特征[J]. 海洋学报, 2000, 22(4): 130-136.
引用本文: 卢博, 李传荣, 黄韶健, 李赶先. 海底沉积物在应力-应变过程前后的微区变化特征[J]. 海洋学报, 2000, 22(4): 130-136.
Lu Bo, Li Chuanrong, Huang Shaojian, Li Ganxian. The micro-area variance features of the seafloor sediment in stress-strain course back and forth[J]. Haiyang Xuebao, 2000, 22(4): 130-136.
Citation: Lu Bo, Li Chuanrong, Huang Shaojian, Li Ganxian. The micro-area variance features of the seafloor sediment in stress-strain course back and forth[J]. Haiyang Xuebao, 2000, 22(4): 130-136.

海底沉积物在应力-应变过程前后的微区变化特征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76286;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分析测试基金

The micro-area variance features of the seafloor sediment in stress-strain course back and forth

  • 摘要: 自1925年太沙基提出的“蜂窝状结构”概念以来,有关土和沉积物微结构分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1-3].高国瑞[4]则研究分析了我国沿海海相沉积物的微结构类型和工程性质,梁元博等[5]提出典型堆垒结构和颗粒孔隙取向的海洋沉积物微结构模式,卢博等[6-7]对南海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影响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提出的微结构分类研究,丰富了我国海底沉积物结构和微结构的微区分析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沉积物在应力一应变过程中的微区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为海底工程地质实践服务.
  • Terzaghi K. Erdbaumechanik aut Bodenphysika-Lischer Grundlage. Leipzig:Vienna, 1925. 1~399
    张宗祜.我国黄土类土显微结构的研究.地质学报,1964.44(3):357~369
    胡瑞林,李向全,管国琳等.粘性土微结构定量模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1~110
    高国瑞.中国海相沉积土微结构研究和工程性质.中国科学,B辑,1984,(9):849~856
    梁元博,卢博.海底沉积物力学性质影响声速的物理机制.海洋学报,1985,7(1):111~119
    卢博,梁元博南海陆架沉积物微结构研究.热带海洋研究(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 986 45~50
    卢博,李赶先,黄韶健.南海海底钙质土声学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地质意义.中国科学,D辑,1998,28(5):518~522
    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第四纪沉积地质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3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电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 123-8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82~8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81
  • HTML全文浏览量:  9
  • PDF下载量:  82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9-06-18
  • 修回日期:  1999-09-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