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动态研究
-
摘要: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丘、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的分布规律明显沿着末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人们称这些沙体地貌为流动沙波,它们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根据外陆架实侧底流数据,运用计算机数学模型方法计算,表明在细砂和中细砂大面积覆盖区,其海底沙波每年均以0.168~0.534m的速度向深海方向迁移,其移动速度相当缓慢,对海底工程实施不会造成直接危害。
-
钱宁,万兆惠.泥沙运动力学.北京:科学出饭社,1983 冯文科,薛万俊,杨达源.南海北部晚第四纪地质环境.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 吴正.风沙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王颖,B,迪拉瑞尔.石英砂表面洁构模式图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薛万俊.南海地流图(1:2 000 000).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集之三,广州:广东地质出版社,1987 鲍才旺.南海地形图(1:2 000 000).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集之二,广州:广东地质出版社,1987 业治铮.西沙群岛岛均类型划分及其特征的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5 冯文科.旁侧声呐在海底地貌凋查中的应用.中国地理学会1977年地倪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Damuth J E, Migrating sediment waves created by turbidity currents in the northen China seas Geology, 1987 王尚毅,顾元谈,郭传镇.河口工程数学模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13
- HTML全文浏览量: 22
- PDF下载量: 976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