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沿岸上升流的研究
-
摘要: 在粤东沿岸的夏季存在风生上升流,中心位置在20m以浅,该上升流的年际变化较大,1982年8月碣石湾外上升流流速为1.2×10-3cm/s,活性磷酸盐的垂直通量为1.5 mmol/(m2·d),初级生产力为1558mg/(m2·d).在上升流靠岸内侧,5m以浅范围的底层存在着贫氧现象,在上升流的中心区外,有海水垂向逆温现象,上升流区海水的理化特征:温度为22.13℃,盐度为34.19,溶解氧为3.72cm3/dm3氧饱和度为74.6%,pH值为8.14,活性磷酸盐为1.10 mmol/m3.
-
潘玉球等,浙江沿岸上升流锋区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海洋湖沼通报,1982,3;1-16 陈金泉等,关于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的研究,台湾海峡,1(1982),2;1-8. 胡敦欣等,关于浙江沿岸上升流的研究,科学通报,25(1980),3;131-133 许建平等,浙江近岸存在沿岸上升流的证据,海洋湖沼通很,1983,4:21-25. 邓松,七洲列岛南部海域上升流分析,南海海洋,1987,1;18-20. 雷鹏飞,浙江近岸上升流速度及其营养盐通t计算,海洋湖沼通报,1984,2;22-26. 播玉球等,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海洋学报,7(1985),4;401-411 曾流明,粤东沿岸上升流迹象的初步分析,热带海洋,5(1985),1:68-72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18
- HTML全文浏览量: 20
- PDF下载量: 1220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