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潘玉球 徐端蓉 许建平

潘玉球, 徐端蓉, 许建平.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J]. 海洋学报, 1985, 7(4): 401-411.
引用本文: 潘玉球, 徐端蓉, 许建平.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J]. 海洋学报, 1985, 7(4): 401-411.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 摘要: 本文应用1980-1981年的上升流专题调查资料和有关历史资料讨论了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特征、混合状况、位置变动的特点及其原因。本文认为,浙江沿岸锋和上升流锋的位置变动大致可归因于台湾暖流强度和位置的变动,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浙江沿岸的上升流还受到浙江近海海底地形特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Janowitz等提出的地形引起的上升流理论可以应用于浙江近海。
  • 胡敦欣等,关于浙江沿岸上升流的研究,科学通报,1980,3:131-133.
    潘玉球等浙江沿岸上升流锋区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海洋湖沼通报,1980,3,1-7.
    丁宗信,风对沂江沿岸海域夏季温盐垂直结构和上升流的影响,海洋与湖沼,14(1983),1:14-21.
    翁学传等,台湾暖流深层水变化特征的分析,海洋与湖沼,14(1983),4:357-366.
    Guan Bingxian and Mao Hanli,A note on circula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C,J,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1982),1,5-16.
    Iauowitz,G,S,and Pietrafesa,L,J.,The effects pf alongshore variation in bottom topography on a boundary current(topographically induced upwelling),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1(1982),2:123-14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45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154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3-08-10
  • 修回日期:  1984-12-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