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苏北海岸带的演变过程及苏北浅滩动态模式的初步探讨

耿秀山 万延森 李善为 张耆年 徐孝诗

耿秀山, 万延森, 李善为, 张耆年, 徐孝诗. 苏北海岸带的演变过程及苏北浅滩动态模式的初步探讨[J]. 海洋学报, 1983, 5(1): 62-70.
引用本文: 耿秀山, 万延森, 李善为, 张耆年, 徐孝诗. 苏北海岸带的演变过程及苏北浅滩动态模式的初步探讨[J]. 海洋学报, 1983, 5(1): 62-70.

苏北海岸带的演变过程及苏北浅滩动态模式的初步探讨

  • 摘要: 苏北海岸长达千里,除北部连云港地区为砂质山地港湾岸外,其余大部分为淤泥质平原海岸.第四纪以来,由于黄河的南北迁徙及长江口的南移,使苏北海岸的动态平衡不断遭受破坏.特别是1855年黄河改道入渤海后,苏北海岸中、南段(射阳河口至启东咀之间)的动态变化十分复杂.
  • 李本川、李成治,海洋科学,1980,3,12-17.
    耿秀山,海洋学报.3(1981),1,114-130.
    陈吉佘、恽才兴、徐海根、董永发.海洋学报,1(1979).1,103-111.
    李从先、郭蓄民、许世远、王靖泰、李萍.海洋学报,1(1979).2.252-268.
    耿秀山,地理学报,36(1981),4,423-434.
    任美愕,曾成开,海洋学报,2(1980).2,94-111.
    茂木昭夫·中鸠逞,海底砂洲の分布パターンについてのー试论.东北地理,25(1973).231-23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24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59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81-06-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