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盖永浩, 刘爱群. 地震震源参数及震源机制解在渤海湾的应用[J].海洋地质动态, 2007, 23(1):37-40.
[2] 刘光夏, 张先, 贺为民, 等. 渤海及邻区居里等温面的研究[J]. 地震地质, 1996, 18(4):398-402.
[3] 王华林, 王永光, 刘希强, 等.渤海及周围地区断裂构造与强震活动研究[J].地震研究, 2000, 23(1):35-43.
[4] 朱红彬, 邢成起, 李红, 等.华北构造区主要地震带分段与强震活动[J].地震学报, 2010, 32(6):705-717.
[5] 苗庆杰, 周翠英, 马玉香, 等.1969年渤海7.4级地震研究述评[J].华北地震科学, 2010, 28(1):8-15.
[6] 林怀存, 郭爱香, 华爱军.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J].高原地震, 1994, 6(1):47-54.
[7] 万桂梅, 汤良杰, 周心杯, 等.郯庐地震带在渤海海域渤东地区的构造特征[J].石油学报, 2009, 30(3):342-346.
[8] 高祥林.渤海中部郯庐地震断裂带的近期活动与渤海新近纪新生断裂[J].地质科学, 2006, 41(2):355-363.
[9] 陈祖安, 白武明, 林邦惠, 等.1966年以来华北地区一系列七级大震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6(3):373-381.
[10] 徐杰, 高战武, 孙建宝, 等.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区地质构造和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J].中国地震, 2001, 17(2):121-133.
[11] 周焕鹏, 盖殿广, 李霞.渤海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J].高原地震, 2000, 12(1):50-54.
[12] 杨港生, 赵根模.1969年渤海7.4级大震前后的区域地震活动图像[J].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1):39-43.
[13] 李西双, 刘保华, 华清峰, 等.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渤海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 2009, 27(3):332-341.
[14] 高战武, 徐杰, 宋长青, 等.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分段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 2001, 19(1):35-54.
[15] 王若柏, 顾国华, 徐杰, 等.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的地形变化研究[J].地震地质, 2004, 26(4):586-596.
[16] 陈国光, 徐杰, 高战武, 华北渤海湾盆地大震的构造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 2003, 21(2):7-15.
[17] 赖晓玲, 李松林, 孙译.渤海及邻区3 次7级以上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27(1):31-34.
[18] 刘蒲熊, 吕晓健.唐山地震序列空间分布复杂性原因研究[J].地震, 2011, 31(4):1-13.
[19] 魏光兴, 季同仁, 李秉锋.渤海地震序列及其特征[J].地震地质, 1984, 6(1):21-29.
[20] 魏光兴.关于渤海7.4级地震震源断层面的讨论[J].地震地质, 1980, 2(3):1-2.
[21] 周斌, 张英凯, 李继训.渤海及邻区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场合地震活动特征[J].西北地震学报, 2000, 22(3):333-337.
[22] 傅征祥, 刘杰, 刘桂萍.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中长期强地震危险性研究[J].中国地震, 2000, 16(4):334-341.
[23] 谢卓娟, 吕悦军, 彭艳菊, 等.渤海海域地震震源深度的分布特征[J].震灾防御技术, 2008, 3(3):311-320.
[24] Rhodes B, Tuttle M, Horton B, et al.Paleotsunami research[J].EOS Trans AGU, 2006, 87(21):205-209.
[25] 陈运泰, 杨智娴, 许力生.海啸、地震海啸与海啸地震[J].物理, 2005, 34(12):864-872.
[26] Hayir A. The effects of variable speeds of a submarine block slide on near-field tsunami amplitudes[J].Ocean Engineering, 2003, 30:2329-2342.
[27]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5.
[28]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 Ms≥4.7)[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9] 王健.渤海海域历史地震和海啸[J].地震学报, 2007, 29(5):549-557.
[30] 高焕臣, 闵庆方.渤海地震海啸发生的可能性分析[J].海洋预报, 1994, 11(1):63-66.
[31] 王培涛, 赵联大, 于福江, 等. 海啸灾害数值预报技术研究现状[J].海洋预报, 2011, 28(3):74-79.
[32] 刘晓东, 华祖林, 赵玉萍.基于四叉树网格的Godunov型二维水流数值计算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0(6):1-5.
[33] Leveque R J. Wave propagation algorithms for multi-dimensional hyperbolic systems[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1997, 131:327-335.
[34] 王培涛, 于福江, 赵联大, 等.越洋海啸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分析[J].海洋学报, 2012, 34(2):39-47.
[35] Mansinha L, Smylie D E. The displacement fields of inclined faults[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1, 61(5): 1433-1440.
[36] Okada Y. Surface deformation due to shear and tensile faults in a half-space[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85, 75(4):113-1154.
[37] 魏光兴, 季同仁.渤海地震的研究综述[J].地震学刊, 1990, 3:1-6.
[38] 张德元, 赵根模. 环渤海地区地震构造和大地震学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6:20-85.
[39] 董旭光, 周翠英, 华爱军.渤海海峡及邻区现代小震震源机制解分析[J].内陆地震, 1999, 13(1):7-15.
[40] 邓起东, 于贵华, 叶文华.地震地表破裂参数与震级关系的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2.
[41] 龙峰, 闻学泽, 徐锡伟.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断层的震级-破裂长度、破裂面积的经验关系[J].地震地质, 2006, 28(4):511-535.
[42] 李西双.渤海活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