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6卷 第8期
2014, 36(8): 1-1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01
摘要:
基于2012年5月、8月和10月3个航次水质环境调查资料,利用因子分析探讨南通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站位聚类分析进行了区域类别划分,并对各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南通近岸海域主要存在4种水质影响因素,总体表现为受近岸污染源的控制影响,其中F1(NO2--N、石油类)高值区位于冷家沙西北侧,是北上长江径流与外海水在冷家沙浅滩处相遇作用的结果;F2(DO、NO-3-N)体现了外海水进入的影响,其值由近岸向离岸逐渐增大;F3(COD、PO43--P)显示了河流输入的影响,F4(NH4+-N)体现了人为源的作用,两者高值区均分布于栟茶运河河口和长江口北侧。站位聚类分析显示,南通近岸海域可划分为5个类型区,其中A区(小洋口港近岸区域)受陆源河口排污影响,且所处水道尾部水文动力条件弱,污染严重;B区(烂沙洋海域)受西侧相邻的河口排污区和近岸污染影响,在主要潮汐通道的强动力作用下,污染程度较轻;C区(冷家沙区域)为B、D两区之间的潮滩区,受到B、D两区域污染的综合影响;D区(冷家沙南侧近岸海域)主要受近岸污染影响,为小庙洪和网仓洪的强动力控制区;长江入海携带污染物及水流扰动对E区(东南部离岸海域)有一定干扰。不同空间类型分区体现了区域动力地貌在海洋污染物分布中的强烈影响。
基于2012年5月、8月和10月3个航次水质环境调查资料,利用因子分析探讨南通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站位聚类分析进行了区域类别划分,并对各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南通近岸海域主要存在4种水质影响因素,总体表现为受近岸污染源的控制影响,其中F1(NO2--N、石油类)高值区位于冷家沙西北侧,是北上长江径流与外海水在冷家沙浅滩处相遇作用的结果;F2(DO、NO-3-N)体现了外海水进入的影响,其值由近岸向离岸逐渐增大;F3(COD、PO43--P)显示了河流输入的影响,F4(NH4+-N)体现了人为源的作用,两者高值区均分布于栟茶运河河口和长江口北侧。站位聚类分析显示,南通近岸海域可划分为5个类型区,其中A区(小洋口港近岸区域)受陆源河口排污影响,且所处水道尾部水文动力条件弱,污染严重;B区(烂沙洋海域)受西侧相邻的河口排污区和近岸污染影响,在主要潮汐通道的强动力作用下,污染程度较轻;C区(冷家沙区域)为B、D两区之间的潮滩区,受到B、D两区域污染的综合影响;D区(冷家沙南侧近岸海域)主要受近岸污染影响,为小庙洪和网仓洪的强动力控制区;长江入海携带污染物及水流扰动对E区(东南部离岸海域)有一定干扰。不同空间类型分区体现了区域动力地貌在海洋污染物分布中的强烈影响。
2014, 36(8): 12-1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02
摘要:
以东海陆架水体中溶解态多环芳烃(PAHs)含量为基础,引入颗粒相-水相间的物质吸附系数(Koc)计算悬浮颗粒物中PAHs有机碳归一化含量,结合陆架沉积物有机碳的年埋藏通量,估算东海陆架沉积物中PAHs沉积通量。结果显示:水体中溶解态的15种PAHs总含量为(701±392)ng/L,变化范围为412~1 032 ng/L,PAHs组成以3环为主。计算得到的悬浮颗粒物中15种PAHs有机碳归一化含量为20~28 μg/g,对应的PAHs沉积通量为150~210 t/a。估算结果与实测沉积物中PAHs含量和沉积通量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实验室模拟实验获取的化合物Koc值适用于东海颗粒相-水相间的分配模型,证实悬浮颗粒物有机碳含量在控制PAHs两相分布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该方法为海洋沉积物中PAHs沉积通量的估算提供一种新途径。
以东海陆架水体中溶解态多环芳烃(PAHs)含量为基础,引入颗粒相-水相间的物质吸附系数(Koc)计算悬浮颗粒物中PAHs有机碳归一化含量,结合陆架沉积物有机碳的年埋藏通量,估算东海陆架沉积物中PAHs沉积通量。结果显示:水体中溶解态的15种PAHs总含量为(701±392)ng/L,变化范围为412~1 032 ng/L,PAHs组成以3环为主。计算得到的悬浮颗粒物中15种PAHs有机碳归一化含量为20~28 μg/g,对应的PAHs沉积通量为150~210 t/a。估算结果与实测沉积物中PAHs含量和沉积通量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实验室模拟实验获取的化合物Koc值适用于东海颗粒相-水相间的分配模型,证实悬浮颗粒物有机碳含量在控制PAHs两相分布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该方法为海洋沉积物中PAHs沉积通量的估算提供一种新途径。
2014, 36(8): 19-29.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03
摘要:
对南海珠江口盆地Site4B站位柱状沉积物可溶有机质中正构烷烃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海底以下65~70 cm、80~85 cm和85~90 cm存在明显的似成熟烃类分布。在气相色谱质谱图上(GC-MS),该处存在明显的UCM分布;在烃类分布上,该处以可溶有机质中高碳数正构烷烃奇偶优势趋于消失为特征,CPI为1.15~1.45。同时,整个剖面其他层段沉积有机质中可溶烃类仍以典型的近/现代沉积有机质输入为标志。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及该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发现事实,推断Site4B站位海底以下65~70 cm、80~85 cm和85~90 cm烃类异常可能系深部烃类微渗漏所致。
对南海珠江口盆地Site4B站位柱状沉积物可溶有机质中正构烷烃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海底以下65~70 cm、80~85 cm和85~90 cm存在明显的似成熟烃类分布。在气相色谱质谱图上(GC-MS),该处存在明显的UCM分布;在烃类分布上,该处以可溶有机质中高碳数正构烷烃奇偶优势趋于消失为特征,CPI为1.15~1.45。同时,整个剖面其他层段沉积有机质中可溶烃类仍以典型的近/现代沉积有机质输入为标志。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及该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发现事实,推断Site4B站位海底以下65~70 cm、80~85 cm和85~90 cm烃类异常可能系深部烃类微渗漏所致。
2014, 36(8): 30-3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04
摘要:
对取自桑沟湾北部和南部养殖海域2个站位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研究,测定了它们的总碳(TC)、有机碳(TOC)、无机碳(TIC)含量,估算了海源有机碳(Ca),结合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对碳的来源和埋藏通量(B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桑沟湾碳埋藏基本处于平稳期;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中国工业革命兴起,湾内营养水平提高,大量天然小型贝类繁殖及残骸埋藏使桑沟湾碳埋藏量有大幅度突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工养殖活动兴起及到90年代大规模养殖后,天然贝类繁殖受抑制且伴随养殖产品的不断收获,使此期间碳埋藏量又处于平稳期。20世纪60年代前BFCa/BFTOC和BFCa/BFTC的比值分别在20%和4% 以下波动,其后随养殖活动增加呈显著增大趋势;但BFTOC/BFTC比值基本在40%以下范围内波动。并将该区与取自黄海中部一柱状沉积物的BFTIC/BFTC比值作对比,桑沟湾BFTIC/BFTC比值基本在60%~98%之间远高于黄海中部(约15%)的比值,桑沟湾TIC与TC含量高比值使仅应用TOC或Ca含量估算碳埋藏通量可能带来巨大误差。
对取自桑沟湾北部和南部养殖海域2个站位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研究,测定了它们的总碳(TC)、有机碳(TOC)、无机碳(TIC)含量,估算了海源有机碳(Ca),结合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对碳的来源和埋藏通量(B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桑沟湾碳埋藏基本处于平稳期;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中国工业革命兴起,湾内营养水平提高,大量天然小型贝类繁殖及残骸埋藏使桑沟湾碳埋藏量有大幅度突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工养殖活动兴起及到90年代大规模养殖后,天然贝类繁殖受抑制且伴随养殖产品的不断收获,使此期间碳埋藏量又处于平稳期。20世纪60年代前BFCa/BFTOC和BFCa/BFTC的比值分别在20%和4% 以下波动,其后随养殖活动增加呈显著增大趋势;但BFTOC/BFTC比值基本在40%以下范围内波动。并将该区与取自黄海中部一柱状沉积物的BFTIC/BFTC比值作对比,桑沟湾BFTIC/BFTC比值基本在60%~98%之间远高于黄海中部(约15%)的比值,桑沟湾TIC与TC含量高比值使仅应用TOC或Ca含量估算碳埋藏通量可能带来巨大误差。
2014, 36(8): 39-48.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05
摘要: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具有包裹结构和孔洞结构,并且含有丰富的生物遗迹。利用电子探针对位于不同结构单元(包裹结构和基质)的自生碳酸盐矿物和钙质生物壳体进行了Mg/Ca和Sr/Ca分析,结果显示:自生碳酸盐矿物Mg/Ca变化范围为0.50~39.19 mmol/mol,平均为12.50 mmol/mol,Sr/Ca变化范围为0.06~2.90 mmol/mol,平均为0.53 mmol/mol;钙质生物壳体Mg/Ca变化范围为1.14~84.57 mmol/mol,平均为24.57 mmol/mol,Sr/Ca变化范围为0.77~1.84 mmol/mol,平均为1.08 mmol/mol。Mg/Ca和Sr/Ca的关系显示自生碳酸盐矿物均具有低到中等的Mg/Ca、低Sr/Ca的特征,没有明显分组现象;但是钙质生物壳体却根据其在岩石中的结构位置呈现明显的分组现象,基质钙质生物壳体具有高Mg/Ca、中等Sr/Ca的特征,包裹的钙质生物壳体具有低Mg/Ca、中等Sr/Ca的特征。根据碳酸盐矿物和钙质生物壳体的Mg/Ca特征,认为基质钙质生物壳体是在甲烷渗漏环境下钙化的,无机碳酸盐矿物的出现影响了其Mg/Ca;而包裹的钙质生物壳体是在非甲烷渗漏环境下钙化的,由于生物扰动、灌洗等作用以包裹团块的形式保存在碳酸盐岩中。依据Sr/Ca在成岩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推测最初形成的基质钙质生物壳体可能具有较现在高的Sr/Ca。研究结果在甲烷渗漏信息地球化学指标提取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具有包裹结构和孔洞结构,并且含有丰富的生物遗迹。利用电子探针对位于不同结构单元(包裹结构和基质)的自生碳酸盐矿物和钙质生物壳体进行了Mg/Ca和Sr/Ca分析,结果显示:自生碳酸盐矿物Mg/Ca变化范围为0.50~39.19 mmol/mol,平均为12.50 mmol/mol,Sr/Ca变化范围为0.06~2.90 mmol/mol,平均为0.53 mmol/mol;钙质生物壳体Mg/Ca变化范围为1.14~84.57 mmol/mol,平均为24.57 mmol/mol,Sr/Ca变化范围为0.77~1.84 mmol/mol,平均为1.08 mmol/mol。Mg/Ca和Sr/Ca的关系显示自生碳酸盐矿物均具有低到中等的Mg/Ca、低Sr/Ca的特征,没有明显分组现象;但是钙质生物壳体却根据其在岩石中的结构位置呈现明显的分组现象,基质钙质生物壳体具有高Mg/Ca、中等Sr/Ca的特征,包裹的钙质生物壳体具有低Mg/Ca、中等Sr/Ca的特征。根据碳酸盐矿物和钙质生物壳体的Mg/Ca特征,认为基质钙质生物壳体是在甲烷渗漏环境下钙化的,无机碳酸盐矿物的出现影响了其Mg/Ca;而包裹的钙质生物壳体是在非甲烷渗漏环境下钙化的,由于生物扰动、灌洗等作用以包裹团块的形式保存在碳酸盐岩中。依据Sr/Ca在成岩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推测最初形成的基质钙质生物壳体可能具有较现在高的Sr/Ca。研究结果在甲烷渗漏信息地球化学指标提取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2014, 36(8): 49-64.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06
摘要:
本文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角毛藻Chaetoceros calcitrons 3种硅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硅藻的培养过程中,其挥发性成分除了壬醛及醇类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外,大多数不饱和醛类的含量在不断增加,烷烯烃类物质在不断减少,而乙酸乙酯、2-甲基-2-丙酸甲酯这类酯类化合物在角毛藻衰败期会显著富集。通过对代表性饵料硅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可为海水养殖过程中微藻投喂种类、投喂时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海洋硅藻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本文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角毛藻Chaetoceros calcitrons 3种硅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硅藻的培养过程中,其挥发性成分除了壬醛及醇类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外,大多数不饱和醛类的含量在不断增加,烷烯烃类物质在不断减少,而乙酸乙酯、2-甲基-2-丙酸甲酯这类酯类化合物在角毛藻衰败期会显著富集。通过对代表性饵料硅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可为海水养殖过程中微藻投喂种类、投喂时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海洋硅藻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2014, 36(8): 65-7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07
摘要: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是我国大型拖网渔船队的重要捕捞对象。准确预报中心渔场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工作。本文根据2003—2009年我国船队在东南太平洋海域捕捞智利竹筴鱼的渔捞日志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SSH)等海洋环境因子,利用主成分和BP神经网络方法对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到累计贡献率在90%以上样本的主成分,综合考虑模型测试的精度与速度,基于原始样本和经PCA处理后的主成分分别建立了BP模型,其最优BP模型结构分别为5:10:1和3:7:1。研究结果表明,经PCA处理后的主成分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结果和测试结果上均要优于用原始样本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两者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7%和60%。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是我国大型拖网渔船队的重要捕捞对象。准确预报中心渔场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工作。本文根据2003—2009年我国船队在东南太平洋海域捕捞智利竹筴鱼的渔捞日志数据,结合海洋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SSH)等海洋环境因子,利用主成分和BP神经网络方法对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到累计贡献率在90%以上样本的主成分,综合考虑模型测试的精度与速度,基于原始样本和经PCA处理后的主成分分别建立了BP模型,其最优BP模型结构分别为5:10:1和3:7:1。研究结果表明,经PCA处理后的主成分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结果和测试结果上均要优于用原始样本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两者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7%和60%。
2014, 36(8): 72-8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08
摘要:
管水母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的重要类群,通常可作为海流或水团的指示种,其分布受温度、盐度和食物的影响。本文根据2011年4月在东印度洋海域(5°S~5°N,80°~98.5°E)26个站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管水母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管水母37种,以热带大洋广布种和赤道种为主,其中扭形爪室水母Chelophyes contorta、巴斯水母Bassia bassensis、双小水母Nanomia bijuga和短深杯水母Abylopsis eschscholtzi是调查海域的优势种。依据调查站位设置及环境特征,将调查海域分东部断面、赤道断面和西部断面3个区域。各个调查站种数变化范围为2~14种,东部和西部断面的种类较丰富,而赤道断面近岸区种数低,离岸区种数增多。管水母的平均丰度为(1.04±0.58)个/m3,分布不均匀,东部断面和西部断面的丰度比赤道断面高,特别是赤道断面近岸区丰度在1.0个/m3以下。调查海区的管水母属于比较典型的热带大洋性生态类群。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东部和西部断面的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二者与赤道断面的相似度均较低。调查海域管水母种类和丰度的分布受水文和生物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双小水母Nanomia bijuga可作为东部断面和赤道断面近岸区沿岸水团的指示种,锥体浅室水母Lensia conoides和褶玫瑰水母Rosacea plicata可作为西部断面100 m以下涌升水团的指示种。
管水母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的重要类群,通常可作为海流或水团的指示种,其分布受温度、盐度和食物的影响。本文根据2011年4月在东印度洋海域(5°S~5°N,80°~98.5°E)26个站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管水母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管水母37种,以热带大洋广布种和赤道种为主,其中扭形爪室水母Chelophyes contorta、巴斯水母Bassia bassensis、双小水母Nanomia bijuga和短深杯水母Abylopsis eschscholtzi是调查海域的优势种。依据调查站位设置及环境特征,将调查海域分东部断面、赤道断面和西部断面3个区域。各个调查站种数变化范围为2~14种,东部和西部断面的种类较丰富,而赤道断面近岸区种数低,离岸区种数增多。管水母的平均丰度为(1.04±0.58)个/m3,分布不均匀,东部断面和西部断面的丰度比赤道断面高,特别是赤道断面近岸区丰度在1.0个/m3以下。调查海区的管水母属于比较典型的热带大洋性生态类群。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东部和西部断面的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二者与赤道断面的相似度均较低。调查海域管水母种类和丰度的分布受水文和生物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双小水母Nanomia bijuga可作为东部断面和赤道断面近岸区沿岸水团的指示种,锥体浅室水母Lensia conoides和褶玫瑰水母Rosacea plicata可作为西部断面100 m以下涌升水团的指示种。
2014, 36(8): 82-9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09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海洋红藻龙须菜,研究热激胁迫后龙须菜的生长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甘露醇、丙二醛、藻胆蛋白含量,以及 HSP70、PE、GR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结果显示,0.1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的处理组生长速率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及对照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和ΦPS Ⅱ均随高温逆境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荧光参数NPQ随着高温逆境时间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处理组各项荧光参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处理组的抗氧化酶(SOD和POD)的酶活显著高于对照组;甘露醇及藻胆蛋白含量均在0.1 mg/L处理组最高,在第三天达到最大值,而丙二醛含量则在0.1 mg/L处理组最低,在第三天达到最小值;处理组 HSP70、PE、GR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0.1 mg/L处理组各基因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表明24-表油菜素内酯能提高龙须菜的抗高温能力,且0.1 mg/L处理组效果最好。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海洋红藻龙须菜,研究热激胁迫后龙须菜的生长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甘露醇、丙二醛、藻胆蛋白含量,以及 HSP70、PE、GR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结果显示,0.1 mg/L 24-表油菜素内酯的处理组生长速率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及对照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和ΦPS Ⅱ均随高温逆境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荧光参数NPQ随着高温逆境时间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处理组各项荧光参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处理组的抗氧化酶(SOD和POD)的酶活显著高于对照组;甘露醇及藻胆蛋白含量均在0.1 mg/L处理组最高,在第三天达到最大值,而丙二醛含量则在0.1 mg/L处理组最低,在第三天达到最小值;处理组 HSP70、PE、GR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0.1 mg/L处理组各基因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表明24-表油菜素内酯能提高龙须菜的抗高温能力,且0.1 mg/L处理组效果最好。
2014, 36(8): 91-10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10
摘要:
利用2010—2011年度3个季节的调查资料以及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现存量(以叶绿素a浓度表征)的上下行控制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在叶绿素高值区,三航次营养盐含量均比整个海区平均值偏低,且春季呈现三季节最低的磷酸盐(PO4-P)和硅酸盐(SiO3-Si)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48和8.96 μmol/L)以及最高的氮磷比(DIN/P 为43.3),为该海域春季甲藻赤潮频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夏季叶绿素高值区的硅氮比(Si/DIN)相对整个调查区较高,而春季和秋季却相近,这与夏季藻华种类主要是硅藻相一致。春、夏两季叶绿素高值区的悬浮物浓度(TSS)在时空比较上均显著低值。浮游动物高值区分布与叶绿素高值区分布虽不完全重合,但有交叉或两者相邻。GA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各环境因子变化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变化的贡献可达70%以上,且主要影响因子为盐度和营养盐,而与TSS、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温度三因子的直接相关性不显著(p>0.05)。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盐度与DIN、PO4-P、SiO3-Si、TSS等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说明盐度对叶绿素变化的影响可能体现了营养盐和光照条件等因子的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的上行效应是浮游植物现存量的主要控制作用,而光照条件和浮游动物生物量与浮游植物现存量虽然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联系,但非决定性控制因素。
利用2010—2011年度3个季节的调查资料以及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现存量(以叶绿素a浓度表征)的上下行控制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在叶绿素高值区,三航次营养盐含量均比整个海区平均值偏低,且春季呈现三季节最低的磷酸盐(PO4-P)和硅酸盐(SiO3-Si)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48和8.96 μmol/L)以及最高的氮磷比(DIN/P 为43.3),为该海域春季甲藻赤潮频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夏季叶绿素高值区的硅氮比(Si/DIN)相对整个调查区较高,而春季和秋季却相近,这与夏季藻华种类主要是硅藻相一致。春、夏两季叶绿素高值区的悬浮物浓度(TSS)在时空比较上均显著低值。浮游动物高值区分布与叶绿素高值区分布虽不完全重合,但有交叉或两者相邻。GA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各环境因子变化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叶绿素变化的贡献可达70%以上,且主要影响因子为盐度和营养盐,而与TSS、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温度三因子的直接相关性不显著(p>0.05)。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盐度与DIN、PO4-P、SiO3-Si、TSS等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说明盐度对叶绿素变化的影响可能体现了营养盐和光照条件等因子的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营养盐的上行效应是浮游植物现存量的主要控制作用,而光照条件和浮游动物生物量与浮游植物现存量虽然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联系,但非决定性控制因素。
2014, 36(8): 101-110.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11
摘要:
从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病毒EhV99B1的基因组中克隆了丝氨酸蛋白酶(Sp)基因(GenBank登录号:KC161207),对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通过亲和层析法获得了纯化的重组Sp。结果表明:EhV99B1-Sp基因的ORF为1 110 bp,编码368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9.5 kDa;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EhV86-Sp的同源性很高,核苷酸及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和97%,而与其他物种Sp序列的同源性仅为28%~32%,说明其可能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预测的二级结构特征显示EhV99B1-Sp的蛋白结构域中具有典型的LTAGHC(组氨酸活性位点区域)和 AICNGDSGGPLF(丝氨酸活性位点区域)两个丝氨酸蛋白酶催化活性位点的氨基酸基序,是一个两次跨膜蛋白;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低温诱导表达,得到分子量为60 kDa的重组蛋白,经鲤鱼肌肉丝氨酸蛋白酶(MBSP)抗体检测证实为Sp,且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EhV99B1-Sp在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及其功能与应用奠定基础。
从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病毒EhV99B1的基因组中克隆了丝氨酸蛋白酶(Sp)基因(GenBank登录号:KC161207),对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通过亲和层析法获得了纯化的重组Sp。结果表明:EhV99B1-Sp基因的ORF为1 110 bp,编码368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9.5 kDa;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EhV86-Sp的同源性很高,核苷酸及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和97%,而与其他物种Sp序列的同源性仅为28%~32%,说明其可能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预测的二级结构特征显示EhV99B1-Sp的蛋白结构域中具有典型的LTAGHC(组氨酸活性位点区域)和 AICNGDSGGPLF(丝氨酸活性位点区域)两个丝氨酸蛋白酶催化活性位点的氨基酸基序,是一个两次跨膜蛋白;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低温诱导表达,得到分子量为60 kDa的重组蛋白,经鲤鱼肌肉丝氨酸蛋白酶(MBSP)抗体检测证实为Sp,且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EhV99B1-Sp在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及其功能与应用奠定基础。
2014, 36(8): 111-116.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12
摘要: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健康大黄鱼和患溶藻弧菌病大黄鱼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蛋白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溶藻弧菌病大黄鱼组织中MIF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MIF在健康大黄鱼头肾、脾、肠各组织中均无表达;MIF在溶藻弧菌病大黄鱼各组织中高表达,表达强度从弱到强依次是肠、脾、头肾,MI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64%、92%。推测MIF在大黄鱼溶藻弧菌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健康大黄鱼和患溶藻弧菌病大黄鱼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蛋白进行了检测,以研究溶藻弧菌病大黄鱼组织中MIF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MIF在健康大黄鱼头肾、脾、肠各组织中均无表达;MIF在溶藻弧菌病大黄鱼各组织中高表达,表达强度从弱到强依次是肠、脾、头肾,MI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64%、92%。推测MIF在大黄鱼溶藻弧菌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 36(8): 117-121.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13
摘要:
采用核型分析和AFLP技术对真鲷、黑鲷及其杂交子代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真鲷、黑鲷和杂交子代均含有48条染色体,核型分别为2n=2st+46t,NF=48、2n=4m+4sm+2st+38t,NF=56和2n=30m+8sm+2st+8t=48,NF=86,杂交子代核型与其父、母本种均不一致。两对AFLP选扩引物组合在真鲷、黑鲷和杂交子代中共扩增到278个条带,其中黑鲷特异性条带93 条、真鲷特异性条带108条;杂交子代中分别出现了21 条父本种(黑鲷)特异条带和67条母本种(真鲷)特异条带,另出现了15 条非双亲条带。杂交子代与真鲷、黑鲷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113、0.350和2.180、1.050,表明杂交子代总体上更偏向于母本种。染色体核型和AFLP条带分析结果表明真鲷(♀)×黑鲷(♂)所获得的杂交子代为含有48条染色体的异源二倍体,且父、母本遗传物质在杂交中发生了部分重组,杂交子代表现出一定的偏母系遗传特性。
采用核型分析和AFLP技术对真鲷、黑鲷及其杂交子代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真鲷、黑鲷和杂交子代均含有48条染色体,核型分别为2n=2st+46t,NF=48、2n=4m+4sm+2st+38t,NF=56和2n=30m+8sm+2st+8t=48,NF=86,杂交子代核型与其父、母本种均不一致。两对AFLP选扩引物组合在真鲷、黑鲷和杂交子代中共扩增到278个条带,其中黑鲷特异性条带93 条、真鲷特异性条带108条;杂交子代中分别出现了21 条父本种(黑鲷)特异条带和67条母本种(真鲷)特异条带,另出现了15 条非双亲条带。杂交子代与真鲷、黑鲷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113、0.350和2.180、1.050,表明杂交子代总体上更偏向于母本种。染色体核型和AFLP条带分析结果表明真鲷(♀)×黑鲷(♂)所获得的杂交子代为含有48条染色体的异源二倍体,且父、母本遗传物质在杂交中发生了部分重组,杂交子代表现出一定的偏母系遗传特性。
2014, 36(8): 122-129.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14.08.014
摘要:
应用浮游植物特征光合色素的分析方法,研究了2011年枯水期钦州湾浮游植物的结构组成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枯水期含量较高的浮游植物光合色素按含量高低依次为叶绿素a、岩藻黄素、叶绿素b、青绿素和多甲藻素,其他特征光合色素的含量很低。经CHEMTAX对光合色素转化计算,枯水期普遍检出的浮游植物类群为硅藻、青绿藻和甲藻,是枯水期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其生物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36±2.38)μg/L、(0.87±0.53)μg/L、(0.13±0.14)μg/L,变化范围为0.18~7.45 μg/L、0.10~1.80 μg/L和0.02~0.60 μg/L。硅藻、青绿藻和甲藻占枯水期浮游植物生物量比例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59%±21%、30%±16%、6%±4%,占比变化范围为29%~96%、1%~53%和0.4%~14%,其他藻类所占比例很低。河口和外湾靠外海域两个区域以硅藻为优势类群,内湾及外湾近岸硅藻和青绿藻共同为优势类群。河流营养盐输入量和比例的不同决定了钦州湾河口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大面积贝类养殖导致了内湾至外湾近岸海区硅藻比例的降低,而外湾水温的增加引起暖水性硅藻大量增长成为优势类群,在温度进一步增加和营养盐持续输入等条件下存在会发生硅藻赤潮的风险。
应用浮游植物特征光合色素的分析方法,研究了2011年枯水期钦州湾浮游植物的结构组成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枯水期含量较高的浮游植物光合色素按含量高低依次为叶绿素a、岩藻黄素、叶绿素b、青绿素和多甲藻素,其他特征光合色素的含量很低。经CHEMTAX对光合色素转化计算,枯水期普遍检出的浮游植物类群为硅藻、青绿藻和甲藻,是枯水期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其生物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36±2.38)μg/L、(0.87±0.53)μg/L、(0.13±0.14)μg/L,变化范围为0.18~7.45 μg/L、0.10~1.80 μg/L和0.02~0.60 μg/L。硅藻、青绿藻和甲藻占枯水期浮游植物生物量比例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59%±21%、30%±16%、6%±4%,占比变化范围为29%~96%、1%~53%和0.4%~14%,其他藻类所占比例很低。河口和外湾靠外海域两个区域以硅藻为优势类群,内湾及外湾近岸硅藻和青绿藻共同为优势类群。河流营养盐输入量和比例的不同决定了钦州湾河口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大面积贝类养殖导致了内湾至外湾近岸海区硅藻比例的降低,而外湾水温的增加引起暖水性硅藻大量增长成为优势类群,在温度进一步增加和营养盐持续输入等条件下存在会发生硅藻赤潮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