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20卷 第5期
1998, 20(5): 1-12.
摘要:
根据1994年8月28日至9月7日韩国“Onnuri”号海洋调查船获得的CTD资料及在调查期间投放的11个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分析研究了东海东北部黑潮水的分离及其与陆架水的相互作用,进而探讨了夏季的对马暖流的形成过程。
根据1994年8月28日至9月7日韩国“Onnuri”号海洋调查船获得的CTD资料及在调查期间投放的11个卫星跟踪漂流浮标资料,分析研究了东海东北部黑潮水的分离及其与陆架水的相互作用,进而探讨了夏季的对马暖流的形成过程。
1998, 20(5): 13-22.
摘要:
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斜压陆架模式,研究夏季径流量、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团、风场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数值试验基本再现了夏季长江冲淡水低盐水舌伸向东北的现象和渤、黄、东海的环流结构。长江径流量只影响近口门附近冲淡木朝东南方向扩展势力和整个冲淡水扩展范围的大小。台湾暖流深受底形的影响,流动路径稳定,且不受自身强度的影响,又主流远离长江口,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不大。黄海冷水团产生的余流在长江口海区阻碍着冲淡水沿岸向南扩展,在远离长江口海区诱导冲淡水向东南运动。总的黄海冷水团的作用是使长江冲淡水低盐水舌伸向东北。黄海冷水团越强,这种作用就越明显。夏季风场在冲淡水转向东北的过程中作用显着。
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斜压陆架模式,研究夏季径流量、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团、风场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数值试验基本再现了夏季长江冲淡水低盐水舌伸向东北的现象和渤、黄、东海的环流结构。长江径流量只影响近口门附近冲淡木朝东南方向扩展势力和整个冲淡水扩展范围的大小。台湾暖流深受底形的影响,流动路径稳定,且不受自身强度的影响,又主流远离长江口,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不大。黄海冷水团产生的余流在长江口海区阻碍着冲淡水沿岸向南扩展,在远离长江口海区诱导冲淡水向东南运动。总的黄海冷水团的作用是使长江冲淡水低盐水舌伸向东北。黄海冷水团越强,这种作用就越明显。夏季风场在冲淡水转向东北的过程中作用显着。
1998, 20(5): 23-29.
摘要:
依非线性海浪模型,在二阶近似下,利用特征函数展开技术和直接求矩的方法,导出了定点波面位移及其对时间的一阶和二阶导数的联合分布。由此联合分布,导出了二阶非线性近似下的波面极大值分布。它由线性意义下的海浪频谱及所考虑的二阶级。波相互作用所确定。当忽略非线性影响时,文中给出的波面极大值分布退化为Cartwright和Longuet-Higgins所导出的分布。
依非线性海浪模型,在二阶近似下,利用特征函数展开技术和直接求矩的方法,导出了定点波面位移及其对时间的一阶和二阶导数的联合分布。由此联合分布,导出了二阶非线性近似下的波面极大值分布。它由线性意义下的海浪频谱及所考虑的二阶级。波相互作用所确定。当忽略非线性影响时,文中给出的波面极大值分布退化为Cartwright和Longuet-Higgins所导出的分布。
1998, 20(5): 30-43.
摘要:
一种斜压多重移动套网格台网模式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被应用于海洋环境预报。本文第一部分已描述了模式方程组和数值方法。本文继续概述模式网格、变分调整初始化和预报试验结果。最外粗网格域固定,内部细网格域随台风中心轨迹移动。模式中,粗细网格变量采用双向耦合。平衡方程和方程,理想台风场和变分调整方案被用于台风模式初始化。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资料同化方法,即用第6h台风报和弱约束变分原理调整初始场,被应用于提高预报结果。最后本文给出预报试验结果。预报误差统计显示本模式对台风路径预报具有相当能力,而且可以提供海面风和气压场较好的预报。本模式已经与海浪模式联结,得到满意的波高预报结果。
一种斜压多重移动套网格台网模式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被应用于海洋环境预报。本文第一部分已描述了模式方程组和数值方法。本文继续概述模式网格、变分调整初始化和预报试验结果。最外粗网格域固定,内部细网格域随台风中心轨迹移动。模式中,粗细网格变量采用双向耦合。平衡方程和方程,理想台风场和变分调整方案被用于台风模式初始化。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资料同化方法,即用第6h台风报和弱约束变分原理调整初始场,被应用于提高预报结果。最后本文给出预报试验结果。预报误差统计显示本模式对台风路径预报具有相当能力,而且可以提供海面风和气压场较好的预报。本模式已经与海浪模式联结,得到满意的波高预报结果。
1998, 20(5): 44-54.
摘要:
本文利用1974年1月到1996年12月重分析(NOAANCEP-NCARCDAS-1)全球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及同期赤道太平洋各海区SST资料,研究了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全球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及对SST的响应,在南北两个半球有很好的一致性。全球副热带高压强度的变化与超前3个月SST的正相关最为显着。对SST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主要在南北纬30°之间的低纬,低纬地区局地SST对副热带高压也有强烈的影响。从10°到30°纬度,对SST的响应分别落后于赤道2~9个月。在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响应表现为波列特征,对暖SST及冷SST的响应波列基本相反,但对暖SST的响应更为显着。海温和副热带高压的月际持续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副热带高压9-10月的相关障碍可能与NinoC区SST8-9月的相关障碍低点有关。
本文利用1974年1月到1996年12月重分析(NOAANCEP-NCARCDAS-1)全球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及同期赤道太平洋各海区SST资料,研究了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全球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及对SST的响应,在南北两个半球有很好的一致性。全球副热带高压强度的变化与超前3个月SST的正相关最为显着。对SST响应最强烈的区域主要在南北纬30°之间的低纬,低纬地区局地SST对副热带高压也有强烈的影响。从10°到30°纬度,对SST的响应分别落后于赤道2~9个月。在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响应表现为波列特征,对暖SST及冷SST的响应波列基本相反,但对暖SST的响应更为显着。海温和副热带高压的月际持续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副热带高压9-10月的相关障碍可能与NinoC区SST8-9月的相关障碍低点有关。
1998, 20(5): 55-60.
摘要:
本文研究了儿茶酚胺类和金属离子对海湾扇贝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外加10-4-10-6mol/dm3的肾上腺素,10-5mol/dm3的去甲肾上腺素和L-多巴具有十分显着的诱导能力;外加10-15mmol/dm3K+和Ca2+处理幼虫一段时间后,对其变态有明显促进作用。实验研究了最适浓度下肾上腺素、L-多巴和KCl不同处理时间对幼虫变态的影响,表明幼虫对肾上腺素和L-多巴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而对KCl则表现出对时间和剂量较强的依赖性。
本文研究了儿茶酚胺类和金属离子对海湾扇贝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外加10-4-10-6mol/dm3的肾上腺素,10-5mol/dm3的去甲肾上腺素和L-多巴具有十分显着的诱导能力;外加10-15mmol/dm3K+和Ca2+处理幼虫一段时间后,对其变态有明显促进作用。实验研究了最适浓度下肾上腺素、L-多巴和KCl不同处理时间对幼虫变态的影响,表明幼虫对肾上腺素和L-多巴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而对KCl则表现出对时间和剂量较强的依赖性。
1998, 20(5): 61-64.
摘要: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止海洋生物污损的要求,人们试图用具有特殊表面性能的涂层取代有毒涂层来减弱或消除海生物的附着。本文通过对含有机硅防污涂层表面能的测量计算,探讨了涂层表面能各分量对附着生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能低色散分量的含有机硅涂层上,随涂层与水的相互作用力分量减小,绿藻和玻璃海鞘的污损增加。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止海洋生物污损的要求,人们试图用具有特殊表面性能的涂层取代有毒涂层来减弱或消除海生物的附着。本文通过对含有机硅防污涂层表面能的测量计算,探讨了涂层表面能各分量对附着生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能低色散分量的含有机硅涂层上,随涂层与水的相互作用力分量减小,绿藻和玻璃海鞘的污损增加。
1998, 20(5): 65-69.
摘要:
本文首次研究了镧-脯氨酸和镧-苯丙氨酸络合物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络合物对球等鞭金藻细胞繁殖及叶绿素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浓度范围为5-20mg/dm3时,至第6天细胞数分别提高10.8%~17.2%,11.5%-20.5%(P<0.05);叶绿素浓度分别提高31.7%-37.5%,44.7%~48.4%(P<0.05),其中以浓度为10mg/dm3的实验组最高。镧的氨基酸络合物对球等鞭金藻的作用效果与镧相比是等同的。
本文首次研究了镧-脯氨酸和镧-苯丙氨酸络合物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络合物对球等鞭金藻细胞繁殖及叶绿素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浓度范围为5-20mg/dm3时,至第6天细胞数分别提高10.8%~17.2%,11.5%-20.5%(P<0.05);叶绿素浓度分别提高31.7%-37.5%,44.7%~48.4%(P<0.05),其中以浓度为10mg/dm3的实验组最高。镧的氨基酸络合物对球等鞭金藻的作用效果与镧相比是等同的。
1998, 20(5): 70-74.
摘要:
采用条件分配系数Kd作为量度污染物颗粒活性强弱的基准,结合234Th-238U不平衡确定的颗粒物停留时间以及水体的停留时间,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用于预测具有不同Kd值的污染物在厦门湾的归宿,该模型最终确定了某一污染物进入该海域后迁出至沉积物与离开该海域进入外海水之相对份额大小。污染物质的最终归宿通常依赖于其本身的化学性质、环境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及水动力作用,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是不合适的。
采用条件分配系数Kd作为量度污染物颗粒活性强弱的基准,结合234Th-238U不平衡确定的颗粒物停留时间以及水体的停留时间,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用于预测具有不同Kd值的污染物在厦门湾的归宿,该模型最终确定了某一污染物进入该海域后迁出至沉积物与离开该海域进入外海水之相对份额大小。污染物质的最终归宿通常依赖于其本身的化学性质、环境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及水动力作用,忽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是不合适的。
1998, 20(5): 75-82.
摘要:
江苏中南部沿岸潮滩现代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有孔虫为混合埋葬群,由原地生活分子和外海的异地分子混合而成,其特点是分异度偏高、丰度变化大、壳径偏小、壳体机械破坏较明显,富含壳径细小的浮游有孔虫。这些特点反映出埋葬群在形成过程中辐射沙洲区强大潮流的搬运作用。在搬运、沉积和埋葬过程中有孔虫壳体经受机械分选和破坏作用。埋葬群与生态环境因素和埋葬环境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江苏中南部沿岸潮滩现代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有孔虫为混合埋葬群,由原地生活分子和外海的异地分子混合而成,其特点是分异度偏高、丰度变化大、壳径偏小、壳体机械破坏较明显,富含壳径细小的浮游有孔虫。这些特点反映出埋葬群在形成过程中辐射沙洲区强大潮流的搬运作用。在搬运、沉积和埋葬过程中有孔虫壳体经受机械分选和破坏作用。埋葬群与生态环境因素和埋葬环境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1998, 20(5): 83-89.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成矿背景的综合分析,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随机BP算法,建立能够反映控矿因素的地质因子与结核分布参数间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研究海底多金属结核的分布。本文对BP算法加以改进,提高了BP网络的收敛速度,加强了BP网络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开发出人工神经网络的软件包,该软件包能够快速估算矿区内每个位置结核的丰度值,且具有较高的容错性。
本文通过对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成矿背景的综合分析,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随机BP算法,建立能够反映控矿因素的地质因子与结核分布参数间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研究海底多金属结核的分布。本文对BP算法加以改进,提高了BP网络的收敛速度,加强了BP网络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开发出人工神经网络的软件包,该软件包能够快速估算矿区内每个位置结核的丰度值,且具有较高的容错性。
1998, 20(5): 90-92.
摘要:
通过夏、冬两季真鲷仔、稚、幼鱼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表明,夏、冬两季3种消化酶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蛋白酶的活性冬季比夏季低1个数量级;淀粉酶的活性冬季比夏季低1倍左右;脂肪酶的活性冬季高于夏季,且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结果表明,3种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外,冬季脂肪酶的高活性对鱼苗的生长、成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夏、冬两季真鲷仔、稚、幼鱼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表明,夏、冬两季3种消化酶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蛋白酶的活性冬季比夏季低1个数量级;淀粉酶的活性冬季比夏季低1倍左右;脂肪酶的活性冬季高于夏季,且一直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结果表明,3种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外,冬季脂肪酶的高活性对鱼苗的生长、成活具有重要意义。
1998, 20(5): 93-100.
摘要:
本文根据国家海洋局1977年12月至1978年11月在28°-34°N,120°30'-127°E海域69个站逐月用小型浮游生物网(孔径64μm)自底至表垂直拖曳的805份样品,研究束毛藻(Trichodesmium)周年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若干环境因子(温、盐度和黑潮等流系等)的关系。
本文根据国家海洋局1977年12月至1978年11月在28°-34°N,120°30'-127°E海域69个站逐月用小型浮游生物网(孔径64μm)自底至表垂直拖曳的805份样品,研究束毛藻(Trichodesmium)周年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若干环境因子(温、盐度和黑潮等流系等)的关系。
1998, 20(5): 101-108.
摘要:
在不同紫外辐射波段下,南极棕囊藻(Phaeocystis antarctica)细胞的生长率、叶绿素a、细胞内DMSP含量和DMS释放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UV-B对南极棕囊藻细胞生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有抑制效应,UV-B还可加快DMSP分解成DMS和丙烯酸的分解速率,而UV-A对该藻细胞的DMSP合成有强烈的抑制效应。鉴于在每年春季极地海洋浮游植物繁殖期间,南极棕囊藻在南极海冰带海洋浮游植物种群结构中占有的优势地位,以及该藻是极地海洋浮游植物中DMS的主要释放者,推测南极“臭氧空洞”所增加的紫外辐射可能会对南极海域的DMS释放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不同紫外辐射波段下,南极棕囊藻(Phaeocystis antarctica)细胞的生长率、叶绿素a、细胞内DMSP含量和DMS释放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UV-B对南极棕囊藻细胞生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有抑制效应,UV-B还可加快DMSP分解成DMS和丙烯酸的分解速率,而UV-A对该藻细胞的DMSP合成有强烈的抑制效应。鉴于在每年春季极地海洋浮游植物繁殖期间,南极棕囊藻在南极海冰带海洋浮游植物种群结构中占有的优势地位,以及该藻是极地海洋浮游植物中DMS的主要释放者,推测南极“臭氧空洞”所增加的紫外辐射可能会对南极海域的DMS释放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1998, 20(5): 109-113.
摘要:
综合分析黑潮、南海暖流、黄海冷水团、对马暖流、闽浙沿岸流、粤东沿岸流、季风和径流对中国近海影响的季节性差异,从而导致中国近海浮游介形类的群落生境地理位置随之进行季节性的变迁。本文选择差异甚大的夏、冬两季进行分析。
综合分析黑潮、南海暖流、黄海冷水团、对马暖流、闽浙沿岸流、粤东沿岸流、季风和径流对中国近海影响的季节性差异,从而导致中国近海浮游介形类的群落生境地理位置随之进行季节性的变迁。本文选择差异甚大的夏、冬两季进行分析。
1998, 20(5): 114-119.
摘要:
为观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剖面、监测水中污染物及研究近岸海区泥沙的迁移和沉积,研制了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ASSM).总结了设计时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及解决关键技术的方法。应用此系统观测长江口悬浮泥沙,得到典型悬浮泥沙浓度剖面。
为观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剖面、监测水中污染物及研究近岸海区泥沙的迁移和沉积,研制了声学悬浮泥沙观测系统(ASSM).总结了设计时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及解决关键技术的方法。应用此系统观测长江口悬浮泥沙,得到典型悬浮泥沙浓度剖面。
1998, 20(5): 120-125.
摘要:
用声学设备探测水体中悬浮泥沙浓度及其变化的关键问题是对观测数据进行标定。通过分析在长江口海域现场观测得到的声学后向散射强度数据和水样泥沙实测值,提出了三种将声学观测数据转换为泥沙浓度的现场标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特征时刻标定所得数据与实际值相比离散性较小,统计误差约为20%.该方法比同步采水标定更为简便实用。
用声学设备探测水体中悬浮泥沙浓度及其变化的关键问题是对观测数据进行标定。通过分析在长江口海域现场观测得到的声学后向散射强度数据和水样泥沙实测值,提出了三种将声学观测数据转换为泥沙浓度的现场标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特征时刻标定所得数据与实际值相比离散性较小,统计误差约为20%.该方法比同步采水标定更为简便实用。
1998, 20(5): 126-135.
摘要:
以Navier-Stokes方程为基础,经代数坐标变换导出模式方程,然后在该坐标系下将三维流场进行垂直分层,并在每一层内积分模式方程。在数值模拟求解方面,采用分步、特征差分近似与Galerkin集中质量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在实际应用方面,对广西廉州湾潮流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
以Navier-Stokes方程为基础,经代数坐标变换导出模式方程,然后在该坐标系下将三维流场进行垂直分层,并在每一层内积分模式方程。在数值模拟求解方面,采用分步、特征差分近似与Galerkin集中质量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在实际应用方面,对广西廉州湾潮流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
1998, 20(5): 136-141.
摘要:
对不规则波作用下直立堤前海床的局部冲刷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由于波浪作用导致床面的底沙运动,从而造成提前海床的局部冲刷,即所谓的“相对粒沙”的情况。报导了;(1)堤前海床面为水平、堤下无基床情况下的堤前局部冲刷,以及堤下有明基床时基床尺度对堤前局部冲刷的影响;(2)堤前海床面为斜坡面时堤前的局部冲刷,以及当堤下有明基床时基床尺度对堤前局部冲刷的影响;(3)从波浪作用下床面边界层的理论分析出发,对于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离堤面愈远处的冲刷坑深度愈小的事实给出了解释。
对不规则波作用下直立堤前海床的局部冲刷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由于波浪作用导致床面的底沙运动,从而造成提前海床的局部冲刷,即所谓的“相对粒沙”的情况。报导了;(1)堤前海床面为水平、堤下无基床情况下的堤前局部冲刷,以及堤下有明基床时基床尺度对堤前局部冲刷的影响;(2)堤前海床面为斜坡面时堤前的局部冲刷,以及当堤下有明基床时基床尺度对堤前局部冲刷的影响;(3)从波浪作用下床面边界层的理论分析出发,对于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离堤面愈远处的冲刷坑深度愈小的事实给出了解释。
1998, 20(5): 142-146.
摘要:
近年来,膜分离材料及膜分离技术是一个相当受重视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领域[1,2]。反渗透法是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
近年来,膜分离材料及膜分离技术是一个相当受重视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领域[1,2]。反渗透法是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