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 第10卷 第4期
1988, 10(4): 389-398.
摘要:
本文通过对黄、东海沿岸7个站1975年10月—1976年9月的日平均潮位、气压和风的资料进行谱分析,发现在2—60天周期范围内,海面低频振动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大于12天周期范围内;3天周期也有明显的峰值;黄海各站冬季的海面变化大于夏季;黄、东海沿岸在冬季有一低频振动由北向南传播,在我们研究的海区,气压是引起海面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沿岸风应力.本文还对大气强迫力产生海面变化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通过对黄、东海沿岸7个站1975年10月—1976年9月的日平均潮位、气压和风的资料进行谱分析,发现在2—60天周期范围内,海面低频振动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大于12天周期范围内;3天周期也有明显的峰值;黄海各站冬季的海面变化大于夏季;黄、东海沿岸在冬季有一低频振动由北向南传播,在我们研究的海区,气压是引起海面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沿岸风应力.本文还对大气强迫力产生海面变化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1988, 10(4): 399-407.
摘要:
本文使用二维非线性模式作了长江口海域潮流场数值模拟,该海域系半日潮为主,故仅考虑M2和S2两个主要分潮,时间步长为310秒,空间步长为5海里,计算和现场观测值拟合得很好,分析1/12T—T的整个潮流场表明,存在两个不同的潮流系统,即外海(122°E以外)的顺时针向潮流和长江口门附近的往复潮流(122°E以内),涨潮流历时小于落潮.
本文使用二维非线性模式作了长江口海域潮流场数值模拟,该海域系半日潮为主,故仅考虑M2和S2两个主要分潮,时间步长为310秒,空间步长为5海里,计算和现场观测值拟合得很好,分析1/12T—T的整个潮流场表明,存在两个不同的潮流系统,即外海(122°E以外)的顺时针向潮流和长江口门附近的往复潮流(122°E以内),涨潮流历时小于落潮.
1988, 10(4): 408-418.
摘要:
本文根据深水单一波系波高分布数学模式,应用概率统计理论有关定理,分析、推导了风浪与涌浪合成的混合浪特征量波高相互间的关系式,使用实测资料对模式和关系式进行了验证,符合程度良好,模式可直接应用于海浪预报和海洋工程波浪设计.
本文根据深水单一波系波高分布数学模式,应用概率统计理论有关定理,分析、推导了风浪与涌浪合成的混合浪特征量波高相互间的关系式,使用实测资料对模式和关系式进行了验证,符合程度良好,模式可直接应用于海浪预报和海洋工程波浪设计.
1988, 10(4): 419-436.
摘要:
用湿静力能和总合水量方程代替位温方程,采用Lilly的修正形式卷夹方程,并考虑水平流场作用,建立了包括水汽、液态水和辐射的湿混合层模式,研究定常条件下混合层厚度、云底高度、混合层内各物理量以及它们的湍流通量对各种参数和外参数的响应,并利用此模式,采用AMTEX'75资料研究东海上大气混合层的热力结构和各物理量随海面温度、大尺度散度等的变化规律,并与加利福尼亚沿海大气混合层的一些特性进行比较.
用湿静力能和总合水量方程代替位温方程,采用Lilly的修正形式卷夹方程,并考虑水平流场作用,建立了包括水汽、液态水和辐射的湿混合层模式,研究定常条件下混合层厚度、云底高度、混合层内各物理量以及它们的湍流通量对各种参数和外参数的响应,并利用此模式,采用AMTEX'75资料研究东海上大气混合层的热力结构和各物理量随海面温度、大尺度散度等的变化规律,并与加利福尼亚沿海大气混合层的一些特性进行比较.
1988, 10(4): 510-515.
摘要: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HFB-1A型海洋遥测浮标首创连续工作325天的新记录,为我国研制、使用和管理海洋浮标积累了宝贵经验,能否更好地利用浮标所测得的资料,使它在海洋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资料可靠性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十分重要,日本林重昭等[2]曾进行过船体自身多点比测工作,探讨船体对观测气温、风速的影响.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HFB-1A型海洋遥测浮标首创连续工作325天的新记录,为我国研制、使用和管理海洋浮标积累了宝贵经验,能否更好地利用浮标所测得的资料,使它在海洋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资料可靠性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十分重要,日本林重昭等[2]曾进行过船体自身多点比测工作,探讨船体对观测气温、风速的影响.
1988, 10(4): 437-444.
摘要:
经研究表明,黄河水中钙含量是我国河流水中含量最高的,其含量为0.0439g/kg,Ca/Cf‰比值为0.549,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Ca量为2.2×1012g,在调查海区中,钙具有很好的保守性.通过河水与海水混合实验表明,水体中有机物分解,会使水中的钙含量增加,这种影响主要在低盐区,因此黄河水中钙的含量可能随着有机物及其分解情况而变化,调查区域水体中Φ值的平均值为0.474±0.003,其变动的原因可能主要受水体中有机物的影响.整个调查区水体中碳酸钙都处于过饱和状态,其值在450%—370%之间.
经研究表明,黄河水中钙含量是我国河流水中含量最高的,其含量为0.0439g/kg,Ca/Cf‰比值为0.549,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Ca量为2.2×1012g,在调查海区中,钙具有很好的保守性.通过河水与海水混合实验表明,水体中有机物分解,会使水中的钙含量增加,这种影响主要在低盐区,因此黄河水中钙的含量可能随着有机物及其分解情况而变化,调查区域水体中Φ值的平均值为0.474±0.003,其变动的原因可能主要受水体中有机物的影响.整个调查区水体中碳酸钙都处于过饱和状态,其值在450%—370%之间.
1988, 10(4): 445-451.
摘要:
本文根据1984年2月—1985年2月在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综合调查的资料,以季节收支法计算台湾海峡西海域溶解氧的海-气交换系数和交换速率,当秋冬季氧的交换系数出现负值、交换速率与现场现象产生矛盾时,本文用各季节自然增氧与耗氧速度的平衡运动趋势予以解释,最后,根据所计算出的氧交换系数估算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溶解氧的海-气交换通量,得出了氧在本海域从海水向大气的释放量比从大气溶入海水的量大得多的结论.
本文根据1984年2月—1985年2月在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综合调查的资料,以季节收支法计算台湾海峡西海域溶解氧的海-气交换系数和交换速率,当秋冬季氧的交换系数出现负值、交换速率与现场现象产生矛盾时,本文用各季节自然增氧与耗氧速度的平衡运动趋势予以解释,最后,根据所计算出的氧交换系数估算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溶解氧的海-气交换通量,得出了氧在本海域从海水向大气的释放量比从大气溶入海水的量大得多的结论.
1988, 10(4): 452-459.
摘要:
本文采用层析分类一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水中的石油烃、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本法主要是用有机溶剂萃取、回流、层析柱分离和气相色谱测定的方法.该法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微量有机污染样品的分析,而且能以此来评价所测区域的有机物污染状况,同时对于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采用层析分类一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水中的石油烃、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本法主要是用有机溶剂萃取、回流、层析柱分离和气相色谱测定的方法.该法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微量有机污染样品的分析,而且能以此来评价所测区域的有机物污染状况,同时对于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1988, 10(4): 460-469.
摘要:
本文叙述了用碳同位素质谱、毛细管气相色谱和三维全扫描荧光法等现代分析方法测定的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特征,从有机地球化学的观点探讨了东海长江口邻近海域(30°06'—31°30'N,122°30'—124°30'E)有机沉积物的来源,结果表明,该区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长江口陆源植物和近海洋浮游生物,且长江陆源物从河口向海迅速减少,其中大部分沉积在123°E以西附近,这与其他海洋地质学家的研究结果相符.
本文叙述了用碳同位素质谱、毛细管气相色谱和三维全扫描荧光法等现代分析方法测定的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特征,从有机地球化学的观点探讨了东海长江口邻近海域(30°06'—31°30'N,122°30'—124°30'E)有机沉积物的来源,结果表明,该区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长江口陆源植物和近海洋浮游生物,且长江陆源物从河口向海迅速减少,其中大部分沉积在123°E以西附近,这与其他海洋地质学家的研究结果相符.
1988, 10(4): 470-480.
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东海及南海北部海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航磁和钻探等资料,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西缘断裂和北卫—神孤断裂西侧海域盆地的基底大地构造性质和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类型及演化特征均有所不同:西北部海域盆地的基底是华南加里东构造带伸向海域的部分,东南部海域的东海陆架盆地,老第三系至下中新统具有地槽型的沉积特征,晚第三纪至早更新世时期的造山运动接连发生,盆地中央部分上中新统一上新统也被挤压成一系列的长垣型褶皱和逆断层的伴生,很显然,这里是台东纵谷以西的台湾喜山褶皱构造带向北东方向伸向海域的部分,该带继续向北东方向可延伸到日本西南海域的五岛列岛和朝鲜海峡的对马岛一带.
本文综合分析了东海及南海北部海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航磁和钻探等资料,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西缘断裂和北卫—神孤断裂西侧海域盆地的基底大地构造性质和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类型及演化特征均有所不同:西北部海域盆地的基底是华南加里东构造带伸向海域的部分,东南部海域的东海陆架盆地,老第三系至下中新统具有地槽型的沉积特征,晚第三纪至早更新世时期的造山运动接连发生,盆地中央部分上中新统一上新统也被挤压成一系列的长垣型褶皱和逆断层的伴生,很显然,这里是台东纵谷以西的台湾喜山褶皱构造带向北东方向伸向海域的部分,该带继续向北东方向可延伸到日本西南海域的五岛列岛和朝鲜海峡的对马岛一带.
1988, 10(4): 516-520.
摘要:
海洋沉积物的放射性研究是海洋环境科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沉积化学、地质年代学和水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对本国沿海及近海海域沉积物的放射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但对远洋沉积物的放射性研究较少,至于南极沿岸沉积物的放射性研究尚未进行,为了探讨放射性的全球分布特征,我们对南极长城湾沉积物的放射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海洋沉积物的放射性研究是海洋环境科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沉积化学、地质年代学和水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对本国沿海及近海海域沉积物的放射性进行了部分研究,但对远洋沉积物的放射性研究较少,至于南极沿岸沉积物的放射性研究尚未进行,为了探讨放射性的全球分布特征,我们对南极长城湾沉积物的放射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1988, 10(4): 481-489.
摘要:
本文在1982—1983年渤海综合调查资料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渤海初级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环境因子与初级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渤海有机生产能力和渔业生产前景作出了评价,研究表明,渤海水域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其初级生产力为112g C/m2·a,每年的初级生产量为1000万吨有机碳,鱼虾贝类产量约为100万吨,水产品可捕获量在50万吨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可作为渤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础资料.
本文在1982—1983年渤海综合调查资料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渤海初级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环境因子与初级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渤海有机生产能力和渔业生产前景作出了评价,研究表明,渤海水域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其初级生产力为112g C/m2·a,每年的初级生产量为1000万吨有机碳,鱼虾贝类产量约为100万吨,水产品可捕获量在50万吨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可作为渤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础资料.
1988, 10(4): 490-491.
摘要:
本文材料是1985年1月从福建海岸带底栖生物调查中获得的,共计3条标本.沙蚕科是环节动物门多毛纲中一个很重要的科,有关沙蚕科的分类,过去已报道过40个属,但围口节膨大,扩展为领状的只有环唇沙蚕属,我们的标本围口节与环唇沙蚕属相似,但吻上附属物和刚毛的结构则与环唇沙蚕明显不同(表1),根据上述重要特征的显著差异,我们建立了新属——滑刺沙蚕属Laevis Pineris gen.nov.描述如下.
本文材料是1985年1月从福建海岸带底栖生物调查中获得的,共计3条标本.沙蚕科是环节动物门多毛纲中一个很重要的科,有关沙蚕科的分类,过去已报道过40个属,但围口节膨大,扩展为领状的只有环唇沙蚕属,我们的标本围口节与环唇沙蚕属相似,但吻上附属物和刚毛的结构则与环唇沙蚕明显不同(表1),根据上述重要特征的显著差异,我们建立了新属——滑刺沙蚕属Laevis Pineris gen.nov.描述如下.
1988, 10(4): 492-500.
摘要:
福建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上生活着4种滨螺,它们是租糙滨螺Littorina scabra、短滨螺Littorina brevieula、粒结滨螺Nodilittorina milleorana和塔形结滨螺N.pyramidaIis pyramidalis.其中,粗糙滨螺在河口区沿岸分布范围最广(垂直和水平分布),年平均栖息密度最高,塔形结滨螺的垂直分布上限高于其他3种滨螺,干燥是影响滨螺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波浪作用增强则可提高滨螺的垂直分布上限.随季节差异,不同潮区滨螺的栖息密度也出现变化.盐度差异则是影响滨螺在河口区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
福建九龙江口硬相潮间带上生活着4种滨螺,它们是租糙滨螺Littorina scabra、短滨螺Littorina brevieula、粒结滨螺Nodilittorina milleorana和塔形结滨螺N.pyramidaIis pyramidalis.其中,粗糙滨螺在河口区沿岸分布范围最广(垂直和水平分布),年平均栖息密度最高,塔形结滨螺的垂直分布上限高于其他3种滨螺,干燥是影响滨螺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波浪作用增强则可提高滨螺的垂直分布上限.随季节差异,不同潮区滨螺的栖息密度也出现变化.盐度差异则是影响滨螺在河口区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
1988, 10(4): 501-509.
摘要: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提出了逆流场中波要素变化的全过程预报模式,对逆流中破碎前的波要素变化,建议以波作用量守恒原理用三阶Stokes波进行计算,随着相对逆流流速的增大,波浪将发生破碎.文中给出了计算破碎时临界相对流速值和最大可能波高值的诺模图,并与试验值作了比较,二者是吻合的,文中还讨论了逆流中破后波的形态及若干性质,并基于试验资料,提出了计算破后波要素的经验公式.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提出了逆流场中波要素变化的全过程预报模式,对逆流中破碎前的波要素变化,建议以波作用量守恒原理用三阶Stokes波进行计算,随着相对逆流流速的增大,波浪将发生破碎.文中给出了计算破碎时临界相对流速值和最大可能波高值的诺模图,并与试验值作了比较,二者是吻合的,文中还讨论了逆流中破后波的形态及若干性质,并基于试验资料,提出了计算破后波要素的经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