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6年  第8卷  第2期

海洋水文
从混合变性过程看水团隶属函数的建立
李凤岐, 苏育嵩, 喻祖祥, 王凤钦
1986, 8(2): 131-141.
摘要:
将研究海区中的水团,视为论域中的模糊子集。用关于海水中保守浓度的混合理论,来讨论水团在混合变性过程中隶属函数的可能形式,可为变性水团隶属函数的建立提供依据。本文的结果可推广应用于浅海,文中给出了实例和讨论。
东海东北海域环流的数值研究
李龙章, T.Ichiye
1986, 8(2): 142-150.
摘要:
本文用二维正压非线性模式研究东海东北海域(包括朝鲜海峡)的流型。该海域的环流主要为海底地形所支配。科氏效应对环流的变动很重要,β效应则是次要的。作为研究该海域的第一步,风应力未予考虑。该海域的海流在夏季比冬季强,朝鲜海峡一带尤为明显,这与所观察到的对马海流输运的年变化是一致的。在附录中导出了带底应力的应涡守恒方程,并用以分析该海域东北和东南部的流场,以便与数值结果进行比较。
杭州湾M2潮的数值模拟
李身铎, 胡辉, 黄丽萍, 赵书钦
1986, 8(2): 232-241.
摘要:
本文采用ADI方法,取海底拖曳系数k=0.67×10-3,对杭州湾M2潮进行数值模拟,算得逐太阴时潮位和潮流以及其调和常数。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基本一致。本区的M2潮具有自东向西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潮汐振幅和潮流最大流速均在湾顶附近最大,分别为2.40米和2.3米/秒左右;湾口南部为最小,分别为0.8米和1.0米/秒左右。高(低)潮时及最大流速发生时间湾顶比湾口各推迟2及1.5—2太阴时。潮流椭圆长轴方向基本与湾形走向相吻。文中还给出杭州湾海面涨落过程透视图。
海洋气象
1975年7号台风结构的进一步分析——Ⅱ.温度和湿度场分析
丁一汇, 张键, 刘月贞
1986, 8(2): 151-160.
摘要:
本文是7507号台风结构进一步分析的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台风温度场和湿度场分布。分析发现台风是从一个具有暖心的扰动发展而来,最大增温中心的高度在成熟期最高(300—250hPa)。在初期,台风上空有一个干层,一旦台风迅速增长,干层即被破坏,台风中心区出现相当深厚的饱和层,同时在台风西部和西北部不断有从大陆来的干空气侵入台风外区。台风的眼壁初期坡度较小,以后在12km以下变成垂直,这与对流活动有密切关系。对流不稳定在台风发展期已大部分释放完,很快地趋近湿中性层结。另外,水汽辐合在台风南北半部有明显不同,北半部以辐散为主,南半部以辐合为主,最强的水汽辐合在边界层中,尤其在近地面层。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东南亚夏季季风期气压场云场中期变化特征
王景毅, 陶礼文, 解思梅
1986, 8(2): 161-167.
摘要:
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了1981、1982年夏季,30°N—30°S、70°—150°E范围内气压场、云场中期变化特征。结果指出,东南亚夏季季风期内,气压场存在6—9天、2周、4—6周三种主要中期振荡。与此对应,地面气压场表现为三种典型的特征向量场分布形势,其中第一特征向量场代表季风环流形成,维持基本气压配置形势;第二、第三特征向量则是叠加在基本场上的扰动气压场,这是导致季风爆发、中断的气压场配置形势。上述三种类型可以反应出原场的60%以上的总信息量。云场分析表明,季风期内云量场也存在三种主要形式,其一为东北—西南部云量变化符号相反;其二为东、西部之间及南、北部之间云量的相反变化趋势,这些变化特征是季风强,弱及在东西或南北之间进退的反应。天气分析证实,上述变化往往从南部开始。因此,这一结果对我国夏季热带天气预报及降水中期预报有参考意义。
海洋化学
长江口颗粒态铝及悬浮铝硅酸盐
曾秀山, 张功勋, 汤荣坤, 林建云
1986, 8(2): 168-171.
摘要:
本文用Lumogallion萤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长江口水中颗粒态铝两种存在形态的含量。提出了悬浮铝硅酸盐的直接称重法,并与铝校正法作了比较。
东海陆架近岸区底部界面附近的SO42-
王成厚
1986, 8(2): 172-177.
摘要:
本文研究结果认为,东海陆架近岸区底部上覆水中的SO42-浓度,在夏季丰水期普遍低于表层间隙水中的浓度,并由此产生指向上覆水的SO42-负通量;秋季的情况正好相反。其原因与季节性的淡水稀释、硫的化学成岩以及生物扰动等因素有关。
铀酰络离子在水合氧化钛上的吸附作用——Ⅰ.化学热力学特性
傅文通, 骆炳坤, 庄万金, 刘石玉, 陈连志
1986, 8(2): 178-183.
摘要:
本文研究了水合氧化钛在NaCl-NaHCO3溶液和海水中对铀酰络离子吸附的热力学特性。测定吸附等温线和各种pH值的吸附密度,估算了各组分对吸附密度的贡献、吸附自由能△Gads,i、静电吸引能△Gcoul,i和化学吸附势能△Gchem,i。并且计算了平均自由能△Gads、吸附焓变△Hads和吸附熵变△Sads。由此得出结论:这是一种自发的吸热的络合吸附过程。
太平洋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小值形成机理的探讨
刁焕祥
1986, 8(2): 184-189.
摘要:
以水温为控制因素的一定强度的水文学跃层是氧最小值形成的基本原因;处于t,σt最大垂直梯度之下的平流层,流速缓慢补氧量小,而生化及无机氧化作用耗氧量偏大;原与大气保持过平衡的氧,经过漫长时间的赤字支出而含量减少,逐渐形成了太平洋水域氧的垂直分布最小值。根据氧及有关参数垂直分布比较研究,作者提出了氧最小值成因模式。
海水中碘的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砷(Ⅲ)-铈(Ⅳ)-番木鳖碱直接法
王尊本, 郑朱梓
1986, 8(2): 249-250.
摘要:
测定海水中碘含量的方法很多,利用砷(Ⅲ)-铈(Ⅳ)氧化还原体系的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是其中之一。Dubravčič[1,2]用亚铁离子抑制该反应,生成的高铁离子用KCNS显色,然后以测得的吸光度的对数值对碘含量作图得标准曲线。此法的缺点是要制作高碘含量和低碘含量两条标准曲线,而且受氯度、酸度、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较严重,使得标准曲线经常变动。后来,Barkley等[3]用番木鳖碱作抑制剂,通过测定经不同反应时间后剩余量的铈(Ⅳ)与番木鳖碱形成的红色络合物的吸光度求出反应速率常数,并以多次测得的反应速率常数对碘含量作图绘制标准曲线。此法虽克服了前法标准曲线容易变动的弱点,但操作十分繁琐,而且水样和试剂的用量都比前法大得多。
海洋地质、地貌
冲绳海槽柱状样中放射虫的地层和古气候意义
陈文斌
1986, 8(2): 190-196.
摘要:
本文研究了冲绳海槽四个站位柱状岩芯中的放射虫。所有样品均为本所近几年来进行东海沉积调查时所取。站位的水深为602—1900米,柱状样长1.7—2.4米(取样站位见图1)。其中笔者对两个柱子(7015,补7)的放射虫作了全群定量分析。在另外两个柱子中,则仅对某些有环境和地层意义的特定分类单位进行了定量分析。共鉴定放射虫149属,238种。根据这些放射虫的分布规律,特别是通过对“放射虫气候指数”(即Tr值)的计算,探讨了冲绳海槽约15万年以来的气候演变和沉积层序的划分。
江苏北部旧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形成及其侵蚀改造
虞志英, 陈德昌, 金鏐
1986, 8(2): 197-206.
摘要:
旧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是黄河在苏北夺淮入海期间形成的。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及沉积钻孔等,揭示了这一水下三角洲的形成及演变过程,并对“五条沙”进行了论证。本文对水下三角洲所在海区的潮流及波浪动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动力强度平面分布的定量表示方法,并将这一分布图式与沉积物的抗冲性指标加以对比。据此指出,水下三角洲南北两侧的水动力作用强度有明显差别,从而对水下三角洲两侧海滩剖面特征及岸线夷平过程的特点,做出了动力学的解释。
郯庐断裂与渤海、黄海的成因联系
吕炳全, 师先进
1986, 8(2): 207-214.
摘要:
本文用有限元平面应力分析法对郯庐断裂区的地质构造应力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合补偿盆地模式探讨了郯庐断裂与渤海和黄海的成因联系。
海洋生物、水产
厦门港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初步研究
黄加祺, 许振祖, 李应仁
1986, 8(2): 215-222.
摘要:
厦门港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可分为移动显著和不显著二种类型。前者还可分为“白天下降、夜晚上升”,“黎明黄昏上升、白天午夜下降”及“白天上升、夜晚下降”三种类型;后者可分为上层分布、下层分布及上下层均匀分布三种类型,其中以“白天下降、夜晚上升”及上层分布两种类型最为常见。大部分不同性别的个体昼夜垂直移动无明显差别。昼夜垂直移动随年龄而增加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影响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外界因素中,光最为主要,盐跃层有明显阻碍作用。
渤海黄盖鲽的年龄与生长
孟田湘, 任胜民
1986, 8(2): 223-231.
摘要:
本文对渤海黄盖鲽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探讨,材料取自于1982年4月—1983年5月渤海基础调查逐月的拖网渔获物。以耳石轮纹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耳石边缘宽、窄带出现频率和耳石边缘增长率I=R-rn/rn-rn-1的周年变化表明耳石轮纹的窄带主要形成于1—3月。分析了年轮形成与性成熟及水温的关系,求出黄盖鲽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Wt=3.20×10-5Lt2.9048;耳石半径与体长的关系为:R=5.43×10-3+1.71×10-2L-1.20×10-5L2;其生长可用Von-Ber 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
Lt=L[1-e-k(t-t0)]
Wt=W[1-e-k(t-t0)]2.9048
其中L=418mm、W=1316g t0=-0.7475 k=0.252。拐点位置在t=3.48龄处。对生长速度、生长加速度、生长指标、相对增长率的计算反映了生长过程的变化。为了使逆算体长更符合理论值,计算了标准耳石半径和标准轮距,并据此逆算了各龄鱼的体长。
霉菌对金属材料腐蚀的研究
梁子原, 林燕顺, 叶德赞, 姚瑞梅
1986, 8(2): 251-254.
摘要:
本实验选用10种霉菌(即黄曲霉、黑曲霉、聚多曲霉、土曲霉、焦曲霉、产黄青霉、拟青霉、树脂枝孢霉,球毛壳、木霉)系属防霉试验指示菌,也是常见海洋附着霉菌[1,2]. 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中营养度甚低,为使试验霉菌在较接近自然的寡营养条件下,有利附着和利用被试验的金属物,本实验采用无机盐培养液:硝酸铵0.15%、磷酸氢二钾0.1%、氯化钾0.025%、硫酸镁0.05%、硫酸亚铁0.0002%,用自来水配制并将pH调至7,6.8kg 30分钟灭菌.将上述培养液250ml置于300ml三角瓶中.然后,加入10ml经蔡氏培养6天,用100份无菌水加0.005份吐温-80制作而成的10种混合霉菌孢子悬浮液.并作实验对照.
海洋物理
定程法测量海洋沉积物悬浮液声衰减
龚建章
1986, 8(2): 242-248.
摘要:
本文尝试用脉冲定程法测量海洋沉积物悬浮液声衰减。借用泥沙粒度分析中所用的沉降法,对每个样品测量7种不同粒径范围下的声衰减与体积浓度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文献[1]在考虑海洋沉积物悬浮液声衰减时引入悬浮粒子的形状系数k是必要的。并由k值粗浅地讨论了该海区沉积物的特征。
平面参量发射换能器
高宗发, 林铭乐, 徐其昌
1986, 8(2): 255-262.
摘要:
参量差频声源具有低频、宽带,高指向性及低旁瓣的优点。非常适用于海底剖面仪及低频、高分辩率的目标探测中,在海洋水下通讯及水下导航中也有应用。